立即捐款

膠災事件突顯新媒體威力

P8077604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於八月七日發怖了《香港新媒體與社會運動》研究。

(獨媒特約報導)最近的膠粒污染和大浪西灣事件,都充分顯示出新媒體對社會運動有著一定的影響。社區發展動力培育於昨日發佈了《香港新媒體與社會運動》研究,該研究嘗試了解網民的特徵和探討新媒體在社會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場有學者指出,新媒體能有效散播訊息,若網絡廿三條通過,會「嚴重影響香港的言論自由」。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CDI)於上月底透過香港人網、OurTV.hk及高登討論區以問卷的方式成功訪問了245位網民。回應者以高學歷的單身中年男性為主,當中約有七成人不支持政府政策,有大部分受訪者更自我歸類為思想左傾人士。CDI發展總監巫堃泰指,有五成六的受訪網民認為新傳媒比傳統傳媒更可靠,而指出網絡媒體較能推動社會參與則有七成三人。曾參與社會運動的回應者認為,關注和參與社運的最重要因素為議題本身與自身的關係,至於政治明星的影響則是十分少。受訪者當中,因政治明星而參與社運的則只有6.3%。最後,研究亦分析了由三人組成的聚焦小組的意見,三位難得願意接受會面的網民均認為新舊媒體結合和互補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社交媒體業界人士陳溢謙以膠粒事件帶出新媒體的重要性,「整件事是由網上發起,再由傳統媒體報導,到最後政府終於後知後覺,出來發表聲明。根據我簡單的統計,網上依家已有九千幾個相關的POST,但傳統媒體就只有二百幾個報導。」

邵家臻指出新媒體比舊媒體的散播力強大很多,他以雞蛋仔伯伯的事為例。當臉書上的人紛紛把雞蛋仔伯伯的故事散播開去時,網民就會感覺到事件的重要性;同時,又會留意自己鄰舍內相近的車仔檔會否有鄰似的經歷,新媒體從而令網民更投入這件新聞當中;相反,傳統媒體的散播力量並不樂觀。「因為從報紙接收信息時,通常只是一個人。」

研究當中,CDI分析了香港人網的動員模式, 解構網民由第一層的思想預備層,進階到離線行動層的模式。邵家臻表示,「惡搞是網絡動員中很重要的元素。」萬一「網絡廿三條」通過,邵認為這將會嚴重影響香港的言論、思想自由。而陳溢謙都反對「網絡廿三條」:「新媒體中的創新內容就是令信息更突出、更有效果的關鍵。網絡廿三條的成立會令到成件事好死。政府根本是用石頭撼自己的腳,又話支持創意產業,又唔俾人有創意,係倒自己的米。」

P8077601
陳溢謙表示,政府若通過「網絡廿三條」,是扼殺創意空間,打倒支持創意產業的說法。

P8077602
邵家臻認為新媒體比舊媒體的散播力強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