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低碳想創坊回應財政預算案

低碳想創坊回應財政預算案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今天發表了《2024-25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低碳想創坊認為相對於巴黎氣候協議控制氣溫上升1.5度,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5%的目標,以及在去年COP28聯合國氣候會議上130多國2030年前達致可再生能源三倍的承諾,香港這份預算案提出的措施都是力度太少,進度亦過於緩慢,也看不出如何支持《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對2035年碳減半和2050年碳中和,以及2035年可再生能源佔發電燃料組合的7.5-10%,2050年達到15%等主要目標的落實。低碳想創坊對此深表失望。

事實上,低碳想創坊於預算案公眾諮詢時提出了六點訴求,包括投資離岸風能計畫,公佈氣候預算細節,增加氣候適應開支,資助評估全港氣候風險,大型基建風險及綠色金融成效,可是沒有一項得到正面回應。而司長在今年預算案提出了一些氣候相關措施,低碳想創坊希望就以下措施作出評價:

一)建築物太陽能發電:預算案提出「太陽能發電(photovoltaic)建築先導計劃」,在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首先試行,並探討在政府建築物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事實上,這個計劃是回應去年10月底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上,提及要裝置大廈外牆太陽能板。當時低碳想創坊在Facebook上發文,引用了太陽能創新故事,指出外國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早已成熟。可是,四個月後只是得到上述答案,既沒有擴充至所有樓宇的打算,亦沒有作出任何財務承諾、路線圖和時間表,令人失望。此外,去年施政報告提及的船灣淡水湖浮動太陽能發電裝置亦沒有載入環境及生態局、發展局(工務科)或水務署的預算,令人懷疑相關計劃是否會落實。低碳想創坊認為離岸風能計劃自從去年被擱置以來杳無音訊,政府亦沒有投資計劃,如今太陽能發展的資助如此緩慢,難以說服公眾香港如何達到2035年和205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二)可持續披露準則:港交所將強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於2025年在其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披露與氣候相關的信息。而今次預算案指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證監會將制訂路線圖及願景宣言,協助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可持續匯報和分析相關數據。低碳想創坊歡迎預算案的有關措施,認為可持續披露銜接國際標準是世界趨勢,香港理應跟隨,然而,對於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證監會似乎仍需要時間制定路線圖,是否能夠配合港交所的時間表存在疑問。而且,有關措施是否涵蓋非上市公司,希望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證監會儘早澄清。

三)轉型融資:預算案提出為鼓勵亞太地區利用香港進行轉型融資,而擴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的資助範圍至轉型債券及貸款,呼應了由金管局和證監會發起成立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於上月提出2024年重點推進轉型融資的工作。然而,對於轉型融資的定義和標準,世界各地仍然未有一致定論。儘管轉型融資儼然成為了全球私人氣候融資的重要課題,但如果欠缺嚴謹定義和合規準則的融資方案,可能會導致『漂綠』風險的增加,反而會使市場投資者對相關投資產品失去信心,影響香港意欲成為綠色金融中心,相關財金部門必須及早關注並進行研究工作。

四)氣候適應:在預算案沒有回應的氣候措施中,低碳想創坊對於欠缺氣候適應措施的資助尤其感到失望。自從去年預算案已拿不出新的氣候適應措施及相關預算,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包括極端酷熱、超強颱風、世紀暴雨等災害依賴公共財政應對,既欠缺對最新形勢的評估,也沒有提高相關的預算,令人憂慮政府是否有足夠財政應對氣候災害。

縱觀今年的預算案在欠缺對應全球減碳目標的情況下,繼續聚焦於綠色金融和綠色科技的資助,是沒有總體方向,難以預計成效的措施。何況,預算案對氣候適應付諸闕如,而對本地可再生能源仍只是小規模地推行,既難以對應巴黎氣候協議控制氣溫上升1.5度的目標,也沒法支持《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落實,委實令人憂慮和失望。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