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朱國強稱國際學校導致本地殺校 要求限制本地生入讀

朱國強稱國際學校導致本地殺校 要求限制本地生入讀

(獨媒報導)香港出生率不足加上移民潮,適齡學生數字下跌而導致部分小學面臨殺校。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教育界朱國強稱部分國際學校違反規定超額收取本地生,「間接造成縮班殺校」,要求仿效內地做法,限制本地生入讀國際學校。教育局長蔡若蓮指不應簡化問題,即使限制本地生讀本港國際學校,「是否會返公營系統呢?」她認為有機會將學生迫到鄰近國家,或大灣區的國際學校,不利香港吸引人才。

香港現時有54間國際學校,提供約4,6萬個學位,非本地生人數佔約七成。教育局在回覆朱國強早前書面提問時表示,留意到在疫情期間,部分非本地學生或跟隨家人返回原居地生活, 導致國際學校流失率或較往常為高。

無標題
朱國強

點名英基違規 取消經常性資助

教育局表示在2021至2022學年,有3間國際學校未能符合非本地生收生比例;2022至2023學年升至有4間。另外,有三間國際學校連續兩年收生比例未符合約要求。教育局更點名英基學校協會,指政府逐步取消向其發放的經常性資助安排,指英基連續兩學年的非本地收生百分比,分別只有67%及65%,已去信提醒學校須落實改善措施。

在今早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教育界議員朱國強再追問,他指國際學校「本業」是滿足因工作或投資而來港的非本地家庭需求,「唔係一買一賣,取錄出得起錢,但無外國籍嘅本地生」。他批評國際學校違規收取本地生,將收生困難問題推給本地學校,又指國際學校「間接造成縮班殺校」,問教育局「點解唔學新加坡同內地,限制本地生讀國際學校?」

蔡:唔畀本地生讀,佢會返公營系統?

教育局長蔡若蓮回答指,保留國際學校收本地生的學額,原意是培養本地學生「多元國際視野」,她指國際學校學費「由家長親自承擔」,局方沒有任何資助。她反問即使「唔畀本地生讀國際學校,佢是否會返公營系統呢?呢個係一個疑問,唔應該簡單講」。蔡若蓮指有可能「迫咗佢哋去鄰近國家,或大灣區啲國際學校」,現時香港急需人才,問題要「認真諗」。

無標題
蔡若蓮

李梓敬要求教育局「旁聽」國教課

新民黨李梓敬則質疑教育局將監察國民教育質素的責任推給學校,要求教育局利用遙距「旁聽」國民教育課,確保教師沒有偏離教育局原則。

無標題
李梓敬

蔡若蓮指國民教育是全港參與,靠師生間所有活動互相配合,如果只靠教育局遠程觀課,「點都會睇漏」。她強調若有教師故意教錯、態度有問題,或備課不夠認真,局方對操守都有嚴格要求。財委會副主席易志明亦插咀,指李梓敬要求設立的監察系統未必有效,因為「課餘都可以講錯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