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首十個月4,790棵樹倒塌創5年新高 發展局:明年將有計分制建議

首十個月4,790棵樹倒塌創5年新高 發展局:明年將有計分制建議

【獨媒報導】香港今年接連受颱風及暴雨影響,多區出現水浸、塌樹。發展局周三(8日)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稱,截至今年10月底,本港已有4,790棵樹木倒塌或嚴重折斷,較去年的1,320棵大幅上升,亦是近5年的新高。其中洋紫荊的數目最多,達485棵。其次是台灣相思及黃槿,分別有421棵與316棵。局方表示正研究路旁樹木的合適性及可持續性的準則及計分制度﹐預計2024年有初步建議。

洋紫荊佔最多

本港今年9月起相繼受到強烈颱風蘇拉、「百年一遇」黑雨及颱風小犬影響。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提出書面質詢,問到近年的因颱風及暴雨影響而倒塌或嚴重折斷的樹木數目及品種。署理發展局局長林智文書面回覆稱,2023年截至10月底有4,790棵樹木倒塌,較去年的1,320棵高倍增﹐亦是近5年的新高。在最高10種倒塌的樹木品種當中,洋紫荊佔最多,達485棵。其次是台灣相思,達421棵;第三則是黃槿,達316棵。其餘分別為合歡、銀合歡、 大花紫薇、黃鐘木、宮粉羊蹄甲、血桐及羊蹄甲屬﹐全部均錄得過百棵倒塌。

DSC_8001
資料圖片

陳恒鑌提到部份樹木品種的「效果不理想」,舉例指銀合歡會在郊區迅速蔓生,妨礙本地樹木的自然更替,詢問政府會否在在綠化計劃中剔除該品種,或者清除樹木。局方強調提倡「植樹有方﹒因地制宜」原則,在栽種樹木時,應選擇能配合該環境並發揮設計上的功能,以及可持續地健康生長的品種,局方已制定《街道選樹指南》及推出作業指引,推介種植原生品種供部門參考。

發展局亦反駁銀合歡並非在《指南》所介紹的品種之列,為外來入侵物種,樹枝很脆弱,容易在強風下折斷或倒塌,構成危險。政府部門在進行日常植物管理工作時會移除銀合歡,以免對生態或公眾安全造成影響。

DSC_7501
資料圖片

2025年完成路旁樹木倒塌風險評估

對於有不少路旁樹木的根部被石屎圍封,導致其根部生長不良,以及根部與樹冠的生長因不成正比而增加倒塌風險。發展局就指,去年9月已成立專責小組,檢視現有的樹木管理指引及相關的執行工作,今年初已提出10項改善措施,當中包括為更多現有道路旁相對大型樹木進行風險評估。

局方續稱,在評估中需要全面檢討用以釐定現時路旁樹木的合適性及可持續性的準則及計分制度,有系統地識別長遠而言有潛在風險的樹木,並為不同情況制訂護理或分階段移除方案等跟進措施,預計於2024年內可就計分制度和準則得出初步建議,而整個研究將於202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