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電影工業的無名英雄:燈光與機工組

香港電影工業的無名英雄:燈光與機工組

電影幕後
拍攝電影時,每部攝影機都有多個機工支援。

(獨媒特約報導) 若不是早前有主流媒體報道香港電影九大屬會將於2013年開始陸續加人工,矛頭直指燈光及機工會,大概不會有人留意這班默默在背後支撐電影工業的技師。然而「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記者早前聯絡到相關電影工作者Y(化名),他不僅對行業環境娓娓道來,更明確表示,加價百分之五十絕不是如報章所寫般貪婪,而是「有苦自己知」。

在香港,屬於機工組的員工比西方為多,「無論是grip(軌道員)還是camera crew(攝影組),都是屬於機工,因為行業跟隨了日本式分法,而不像外國般每項工作皆分得清清楚楚」。他們是以一組工作九小時的方式出糧,每組薪金港幣770元。如果超時,則再以每小時計算。通常每部攝影機有五個機工,現時正在香港拍攝的七部戲,其中三、四部電影都使用三部攝影機。

Y估計整個香港電影業大概有一百四十多名現職機工人員,而主力做攝影組的則大約有七、八十個。1997至2007年期間,因為SARS等情況,行業十分不景氣,因此沒有新人入行,出現斷層。現時的機燈組要不是四五十歲的師傅,就是新入行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近年有好多人都回了大陸或進電視台工作,所以做來做去都是這一百多個人了」。如果沒有電影開拍,他們就會生活艱苦,相反,若同時有多部電影進行拍攝,求過於供,「連續工作二十多個小時也只是等閒事」。

工作不穩定是這行的「死症」。例如Y去年一月至四月根本「無工開」,因為當時全港只有兩部戲進行拍攝。表面上外人會以為電影從業員薪金高昂,「但其實每個月只開工十多日,一年只能做十個月,甚至不能預計自己的收入情況」。更甚,這一行業保障很少,無強積金,而保險好多時不覆蓋他們的工作範圍。網民Ng 指,扎鐵工每日工資為1700元,但機燈組作為散工卻「每每需要管理上百萬器材而且有時危險程度卻高過其他工種」,日曬雨淋一樣要工作。他們的工作性質不準時、不「放飯」、每日超時(日做十八小時經常發生),在這樣不公平既工作環境下,「機燈組只是想得到合理工資水平。因為很多情況下,機燈組無得SAY NO 唔去做」。

電影幕後
看電影時,觀眾可曾意識到梁朝偉身旁曾出現有這麼長的吊臂,還有控制它的技術員?

機燈組拍攝完畢,還要搬運、檢查和保養器材。同樣是行內人的Lee(網名),提到機燈組的辛酸實況便大動肝火:「香港電影,有開工,無收工,訓都無的訓,你班X頭,收工拍拍屁股就返歸去~可憐的機燈,齋收器材都收幾個鐘,我們不是住拍戲的主景,我們都有自己的家,當你d x頭叫收工係晚上11點,我們燈光組收同點都要4個鐘,返到屋企幾點?跟手話開7點~這些叫人道」?

從前電影好景,Y接一部戲可以連續開工三四個月,一年做兩三部就已經足夠生活。香港經濟最差那十年,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告訴他們,「希望我們共度時艱,因此我們一直都沒有加人工」。而事實是其他電影工種卻暗地裡一直在加,「現在連茶水阿姐都貴過我地!」從事燈光組的「池糖」在高登討論區開帖,表示強烈不滿:「再講,連梳(頭)化(妝)都加到2000,(裝)管(理)1500,場務都9XX嘅時候,我地叫咩? 唔係話佢地人工高,但呢啲部門收呢個價嘅時候,我地機燈組算咩?傻的嗎?」Y又分享,機器組在廣告拍攝能賺取高達每組1500元,他們「只是提出電影一組加至1100元,距離廣告價錢其實還是有差距」。

不是行內人的網民Nick Cheuk認為,機燈組在「電影界根本勞力付出和收入都不合比例」,「如果連個導演都唔尊重d crew的尊業,俾返個咁上下的糧,咁就唔好拍了」。他又舉例,為了確保電影質素,「外國有規定演員費不能超過整個製作費的三份一」,技術人員的表現影響電影的質素,電影質素影響票房,「香港要是真想同西片鬥,就應該向更成熟的電影工業制度學習」。留在電影業這班幕後都是有心人,同樣為本地電影業作出專業的貢獻,他們不應該獲得同樣的尊重嗎?

文:Kent Ip、方鈺鈞
圖:《聽風者》《寒戰》製作特輯

相關報導:煽動輿論 打壓電影技術員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