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治短評:論李天命對馮敬恩/陳文敏的批評

政治短評:論李天命對馮敬恩/陳文敏的批評

(1)

我中學時對哲學的興趣是由三本書引起,一本是勞思光先生的《哲學淺說新篇》,一本是唐君毅先生的《人生之體驗》,另一本是李天命的《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後來也有讀李天命的詩集《寒武紀》,也有說《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存在主義概論》等著作。中學時讀覺得很具啟發性,後來再讀才知道哲學的世界遠比李天命的世界浩瀚。話雖如此,李天命年青時的反叛經歷很有意思,相信對中學生或部份大學生有很好的啟蒙。雖然我不認同李天命的立場,但我不希望單單因為他的立場而拒絕分析,因此作幾點簡單的回應。

(2)

李天命認為只要謊話是真假夾雜,說謊與泄密之間就沒有矛盾。如果說謊包括故意的斷章取義(如果心理學家Paul Ekman的著作會將隱瞞事實視為說謊的一種),那麼李天命的說法的確有根據,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的講法有問題。然而,雖然馮敬恩反駁李國章的原因有誤,又從何推論出他是「大話精」?從李天命的文章中,我讀不出這推論來。

「對於被指『大話精』及沒誠信,馮反駁稱若自己說謊,就不構成泄密,若指摘他泄密,則是肯定了他講的內容屬實。」(《明報》2015年10月3日報導)
李天命的分析基礎大概就是出於這一個反駁。可是,要判定一個人是否「大話精」,要做的其實是驗證他說的是否事實;如與事實不符,也要看其原因是他故意還是無知。從被批評者的「反駁」是否成立去判定他是否「大話精」,這種思路本身就很奇怪。有校委會成員指馮斷章取義,也有指他說謊,無論如何要判定他是否「大話精」,都必需提出事實來(會議內容),指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然而,校委會基於「保密協議」而沒有提出證據,李天命的回應也當然沒有,李天命對馮的嘲諷完全沒有合理根據,而只是基於一個不相干謬誤。

沒有確實根據說言之鑿鑿地以不同方法(打油詩等)高調嘲諷別人,這不是輕佻是甚麼?

(3)

李天命指「陳文敏之強調左派攻擊他是因他可能出任大學副校長,屬訴諸動機的謬誤。以此推演說干預院校自主,且是所有大學的自主,過於推論。」「 恰恰犯上了上綱作大的謬誤。」從思考方法上,我認為這批評成立,尤其若左派的攻擊有根有據,訴諸動機並不能作為抗辯理由;由突然密集攻擊推論到是左派干預院校自主的策略,也是過於推論。然而,首先陳文敏《政治干預大學自主和言論自由》已反駁左派引述教資會報告來批評港大法律學院之謬(成不成立則另作別論),文章的第一句沒有用作抗辯理由;另外,李天命固然可以說陳文敏過於推論,但陳的推論其實不過是一個跡象論證(Arguments from sign)。跡象論證的強度不高,例如有種種跡象指出自己的另一半可能有外遇,就算你看到多少跡象,也不可能判定另一半有外遇。然而,雖然論證不強,但也不能抹殺其可能性,即不能說其結論為錯。

李天命指報章有權就大學的副校長任命提意見,這點我絕對同意。然而,究竟左派報章背後有沒有政治意圖,其評論的公正性有沒有受到其政治意圖影響,以李天命的論證要求,相信我們這輩子也找不到答案,因為局外人、普羅大眾根本無可能獲得足夠的資訊來滿足李天命的論證要求。我們不能判定,也不能抹殺可能,普羅大眾永遠能夠活在這種含糊不清的大環境下,在無形的各種愚弄與操控中身不由己。我們跟陳文敏一樣,只能用跡象論證。

是否基於這種可能性來行動,多少需要常識(或李天命說的「賦能進路」)與信任。如果看到數千個自己有機會被打劫的跡象仍認為「自己有可能被打劫」這想法是過於推論、上綱作大,於是不作防備,那是失去常識,不是擁有「智劍」的人所為,李天命有沒有思考過這問題?另外,信任是在灰色地帶中的指引,如被一間公司(ABC電話行騙公司)騙了十數次仍不生戒心,我會說這個人不是太好人就是太笨。左派報章是否可信﹖不同人大概有不同答案,但至少要有個答案。邏輯以外,李天命又有沒有以「賦能進路」來思考以上問題呢﹖我不知道,但很想知道。

(4)

如果我可以建議李天命讀一本書,我會建議他用心讀《李天命的思考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