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溶洞上硬建橋 區議員質疑為地產商跪低 建築師:港人唔可以做水魚

溶洞上硬建橋 區議員質疑為地產商跪低 建築師:港人唔可以做水魚

(獨媒特約報導) 造價17億、被諷為「天價長城」的行人天橋將續闖財會,項目不僅因破壞明渠環境、阻截通風走廊等問題在民間激起反彈,更使五大專業學會罕有一致反對。朱凱廸元朗團隊昨日(24日)聯同元朗區議員等發起遊行抗議,並邀請專業人士召開論壇。區議員杜嘉倫講述過往民間曾提倡於明渠上建公園,被政府指技術上不可行,今卻力推天價橋,質疑是為地產商讓路;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副主席解端泰亦指,要解決路面擠迫問題有很多比17億建橋更好的方法,請香港人「唔可以做水魚」。

工程需砍伐37棵樹,國際樹木學會樹藝師蘇鳳珍指,斬去已紮根多年的大樹有如「偷走咗時間」,強調補種方案無法維持現時的大樹功能。

IMG_8430
元朗區議員杜嘉倫

元朗區議員杜嘉倫批評,政府17億天橋方案聲稱為解決路面擠塞問題,惟現實是人流主要集中在元朗大馬路近開心廣場一帶,在明渠上建天橋根本無助解決問題。他質疑政府提出方案,只為了樓盤廣告上可寫上「行人天橋直達朗屏站」,幫地產商賣樓。

杜提到,關於明渠上蓋建設,區議會已討論多年。很久以前因明渠氣味問題未解決,在民間曾有不少覆蓋的建議方案,如在上面興建單車徑、球場、公園等,同時增加商業及文化活動,不但不減休憩空間,更有望真正達致分流的效果。然而當時政府因明渠兩側不宜打柱墩、水道安全等技術問題,指覆蓋明渠並不可行;想不到多年後,路政署竟建議一條覆蓋明渠、違背居民意願的天橋:「咁當年又反對?!咁大地方,起幾大個公園、球場都得喇!」

IMG_8559
明渠轉入大馬路近輕鐵站一帶人流明顯增多

IMG_8433
元朗區議員麥業成

元朗區議員麥業成亦指,工程現址因有溶洞,需深入地底100米致造價昂貴,「係咪一定要咁起?」又指區內社區中心建造費不到2億,與其要效能不大的天橋,相信居民「寧願要多幾座社區中心」。

IMG_8458
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副主席解端泰

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副主席解端泰以個人名義到來分享,論壇前曾實測,自己慢慢從朗屏站邊拍照邊觀察,走到教育路時亦不過12分鐘;他指建天橋後走到教育路的預計時間是8分鐘,即僅能節省不多於4分鐘。

他表示就算要「合埋眼洗咗17億」,都有太多方法去處理人流問題。他舉例指擊壤路出現人車爭路情況,其實可善用該處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也能研究以紅綠燈、協調巴士停站路線、改善行人路面積等方法,令市民不再集中一點過馬路,便能改善「擠迫」的情況。

他指若聽取五大專業學會方案,可節省8億,「可以做好多惠及社區嘅野」:「你哋遊行個口號錯咗,唔係『元朗人唔做水魚』,係香港人唔可以做水魚。」

IMG_8551
國際樹木學會樹藝師蘇鳳珍(左一)與元朗區議員杜嘉倫(左二)及參與論壇的街坊合影

國際樹木學會樹藝師蘇鳳珍形容明渠為「元朗天空之鏡」,並分析指兩旁大部分建築物只有4層樓高,天橋建於此處將是「龐然大物」,絕對會影響通風。她以自己居住的將軍澳為例,指「地面除咗跑步、放狗幾乎無人行」,認為若將元朗建成「天橋之城」、把市民引離路面,只會消滅小店,破壞社區。

IMG_8541

IMG_8403

她指環境保護處建議的報告中,擬砍伐的樹木都比較粗,「補種」的新位置卻只有花槽般的大小,故只能再種幼小很多的樹;她指就算能種回原來品種,待它們重新長大至現時大小也需要多年時間,形容砍樹等於「偷走咗時間」,斥當局所謂補償不過「偷換概念」。

她又強調,明渠現時空氣及溫度調節良好,「係大樹嘅功能,唔係樹仔、花槽嘅功能」。

IMG_8528
蔣同學

15歲的蔣同學發表意見,表示十分喜愛明渠兩旁空間,「好涼好舒服」,怒轟「政府有無理解過元朗人想要乜野?」他憂慮17億天價先例既開,各區亦可藉辭通過造價不合理的大白象工程。

蔣同學會後接受獨媒訪問,指自己其實居於屯門,但家人及朋友的生活範圍都離不開元朗。他指自己自小就愛在明渠兩旁玩耍、看魚,「啲樹睇住我大,好似我嘅監護人咁」。

他指朋友們都反對項目,但自覺不是議員、大人物,「出聲都無用」而放棄行動,他卻覺得「一個人或微不足道,但可以同大家聚埋一齊,就有機會爭取到更好嘅社區」。

IMG_8411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

路政署現正向立法會申請逾17億,在元朗明渠上蓋興建長約540米的行人天橋,連接朗屏站及教育路,工程需砍伐37棵樹。立法會工務小組早前以3票之差通過,周五將續於財委闖關。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表示,目前尚欠8票方能拉倒方案,惟民建聯、工聯會堅持建橋,故正積極爭取獨立的建制派議員支持,包括新界西的何君堯、商界(第二)廖長江及金融界的陳振英等,籲民眾續向他們展示民意,「佢地無必要同市民過唔去」。

記者:梁敏德、梁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