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專訪】人權藝術獎得主蕭偉恒 以創作回應社會

【專訪】人權藝術獎得主蕭偉恒 以創作回應社會

(獨媒特約報導)曾獲第五屆香港人權藝術獎、WMA大師攝影獎及第21屆ifva藝術家新秀獎等的蕭偉恒,在10年多的攝影創作生涯中,都在探索攝影於社會及歷史的脈絡,而大多數作品都離不開社會議題。

蕭偉恒的希望,是以創作回應社會。

47390796_1953846868067746_5096311754237935616_o_vRfi1_1200x630cropcenter
《打開大公報》,蕭偉恒,2018

他去年獲2018年香港人權藝術得獎冠軍作品《打開大公報》,記錄了2017年七一遊行時,遊行隊伍經過《大公報》宣傳螢幕的情況,與《大公報》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港的廣告成強烈對比。這是一份以狹縫攝影技術所創作的作品,即是透過影片模式進行攝影,再於不同秒數,選取其中闊度只有一條線的空間,再組合成一張相片,最終使平時靜止的相片,以動態方式呈現。

蕭偉恒認為,這種媒體間的互換是攝影本質的變化,「你永遠唔會知道本質係咩嘢」。這是對本質的探索、是相片與影片間的融合,而更重要的是蕭偉恒透過相片中的一個狹窄空間,記錄了不同人經過那一個空間的情況。由於不同人的速度不一,會使其影像變型,情況就如現今社會、政治扭曲的狀況。

在這個無限循環的影片中,其實亦反映了蕭偉恒近年對遊行的感覺:每年只是不停重複這件事情,它是無盡以及沒有成果的,「政府給予我們權力去示威遊行,那又如何?他不理會我們,有這個權力也是沒有意義的。」

由中一就開始接觸攝影的蕭偉恒,坦言起初都是誤打誤撞之下加入了攝影學會,與很多攝影入門者一樣,都是拍花草樹木、風景等。然而直到高中時期,萌生起當攝影記者的念頭,希望用攝影記實。

IMG_4184

直到升上大學,他開展了第一份記實攝影作品—《牛下開飯——徙置屋邨的最後風景》,而這份作品亦成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

2009年,牛頭角下邨清拆,蕭偉恒與大學老師、資深攝影師吳文正等,花了兩年時間、每星期至少用4至5天日子到牛頭角下邨,拍下其最後面貌、記下街坊的故事。雖然作品當時引起很大迴響,然而蕭偉恒認為大眾都把光環聚焦在他們這班創作者身上而非街坊。

他坦言像「抽了街坊水」,開始反思有沒有真正幫到街坊,「影完輯相會唔會唔拆牛頭角下邨?唔會。街坊又係咪真係唔想走? 唔係,因為環境惡劣,住屋細小,只不過普羅大眾會覺得少左間鋪,希望最後去影番幾張相嘅心態。」

蕭偉恒其後的作品繼續與社會相關,他指自己亦是社會上的一份子,創作應有社會責任而不是只為滿足個人,「有公眾就有責任,唔係自high,當你接觸群眾某程度有社會責任,而依種責任就係講出你既睇法,比個空間人諗嘢, 好哲理性。」

以攝影討論社會議題,無可避免觸及香港人身份政治。

蕭偉恒的另一幅作品《窗口對外》,攝於香港東北邊界其中一個軍事遺跡,從射擊的窗口對外看,清晰看見對面就是深圳,這個軍事基地要防範或是攻擊的對像的正正是內地。

《門常開》則是對政府的一種諷刺。他指政府以前設立公民廣場,曾揚言樂意聽取市民意見,建立政府與市民互信的價值。

在剛過去的3月在城市大學舉行作品展的蕭偉恒,當然亦感受到香港的創作自由被收窄,他直言「仲有得做咪做,我有嘢想講咪講,我相信我嘅作品都唔係太直接。」

對於近日政府建議修訂《逃犯條例》,蕭偉恒認為「某程度係製造白色恐怖,大陸唔喜歡你,就可以作一個罪行將你帶上大陸,對創作的人,不其然會或多或少多了顧慮」。他認為部份創作人或會因此而不敢再創作涉及內地敏感議題的作品。

IMG_4187

記者:文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