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59D塞車車程長達3小時 運輸署辯稱行車慢不屬擠塞 屯碼民協四子倡交通多樣化

259D塞車車程長達3小時 運輸署辯稱行車慢不屬擠塞 屯碼民協四子倡交通多樣化

屯敘記者:阿丁
攝影:Joanna

從家裏出發到觀塘,需要提早多少出門?半小時?一小時?對於屯門居民來説,答案是未知,因為這視乎當時幾條公路交通擠塞與否。以屯門碼頭為例,若乘搭巴士,需先乘搭任何一輛巴士至屯門公路轉車站,再轉乘259D,快則一小時,慢則三小時,路程快慢全靠運氣;若乘搭鐵路,則要轉乘4次,預計行程時間達83分鐘。屯門碼頭的交通為何如此不便?交通路線又是如何規劃的?屯敘訪問了四位民協屯門區議員,包括楊智恒(蝴蝶)、甄紹南(兆禧)、周啟廉(湖景)、黃虹銘(悅湖)探討屯門碼頭的交通問題,發現區內交通問題實際上牽連甚廣。

20200506_100045
民協屯門區議員:周啟廉(湖景)、甄紹南(兆禧)、楊智恒(蝴蝶)、黃虹銘(悅湖)

交通工具選擇少 其他選項問題多

四位議員先簡介了屯門交通問題面對的首要困難,即居民可選擇的交通工具不足,造成巴士公司及港鐵瓜分特定路線的局面。乍看之下屯門有各種交通工具,但若以價格和行程時間衡量,主要來往市區路線只有極少選擇符合成本效益,例如由從屯門北前往中環,九巴960或961巴士路線幾乎是必然選擇,否則乘搭鐵路無論價錢和時間成本均較高。黃虹銘多次重申民協主張屯門交通多樣性,因此提出恢復屯門碼頭來往中環渡輪服務及鼓勵其他巴士公司或小巴公司開設新路線。

20200506_100339
屯門區議員甄紹南

自從2000年屯門來往中環渡輪服務停辦後,居民便少了一個前往港島的快捷交通選項。多年來不少民間聲音提倡重辦渡輪服務,但小輪公司一直面對成本高昂問題,政府又以區內已有來往屯門及港島的巴士路線為由不認真看待建議。黃虹銘解釋:「屯門是新界西最有條件提供渡輪服務的一區,單看地理位置,渡輪路線可直達中環,當年取消服務的理由是乘客減少,但20年後的今天,屯門人口已隨著區內屋苑落成而增加,未來還會不斷上升。假如交通工具單一化,只會令居民(因交通擠塞而)難以預測交通時間。」

甄紹南隨後補充:「針對渡輪價格昂貴問題,主要是因船公司成本較高,但其中主要成本為支付給碼頭的泊位費,屯門碼頭是私營模式,船公司需支付以上千萬泊位費才能投得航線。相反,中港碼頭不用支付如此高昂的泊位費,因此成本較低。政府應考慮以公營模式營運碼頭,必然有助降低渡輪服務價格。」因此恢復渡輪服務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20200506_100252
屯門區議員黃虹銘

至於交通工具多樣化的重要性,黃虹銘如此説明:「無論是邨巴、城巴、九巴、小巴、港鐵或渡輪服務,我們都希望引入,令區內有多樣性交通選項,這樣這些交通服務才會有競爭,從而不斷改善服務。現時資源主要集中在九巴、城巴及港鐵,令他們不顧居民需要隨意設計路線。」甄再次補充:「正如最近疫情爆發,九巴乘機減少班次,但做法完全不合理,班次隨乘客減少而減少,車上乘客之間的距離則沒有變化,無助抗疫。他們亦有提出經營困難的原因,但假如有其他競爭者,九巴亦不可能以此為由減少班次,乘客會紛紛轉乘邨巴等其他交通工具。」

面對交通服務單一的問題,議員們只能堅持反映居民意見及不斷提出建議,例如津貼專營巴士服務及渡輪服務,為私營公司提供更大誘因參與競爭,可惜多年來政府都未有重視,甚至早已實施的交通津貼計劃亦遲遲未全面涵蓋所有邨巴,居民只能苦苦等待希望的曙光,同時默默承受政策帶來的惡果。

何謂交通擠塞? 官民標準不一

交通問題的一大焦點當然是交通擠塞與否,但政府與居民及區議員對交通擠塞的理解竟有極大差距。「以皇珠路為例,皇珠路每天堵車,他們(指政府官員,下同)也能看見,居民更加是親身感受,但他們會告訴你這不算堵塞,而是正常狀況。我們的理解是慢車已算是交通擠塞,但這種狀況他們卻不接受,(認為)必須要完全停駛,且不包括交通意外,交通評估上才算是交通擠塞。」楊智恆議員引述運輸處對區內路段交通擠塞的回應,語氣無奈。

可是,《屯敘》翻查政府文件,由交通諮詢委員會於2014年12月發佈的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中有提及,行車速度是反映交通擠塞程度的指標,更直指中區部分交通擠塞最嚴重的路段錄得每小時約10公里的平均行車速度,可見行車緩慢根本應算作交通擠塞,而非運輸處回應中超乎常理的嚴格定義。

以上問題不但反映運輸處敷衍回應區議員問題,亦顯示該處逃避問題的處事方式。運輸處連對客觀事實的認知都可扭曲,更莫説規劃各區道路的抽象藍圖以應對區內實際需要。

20200506_095954

議員慨嘆無實權 政府擅於耍花招

政府部門熟知行政程序,往往有不同手段繞過區議會執行政策,區議員有時亦對此無可奈何。政府曾趁著區議會換屆的空窗期突然落實措施,議員即使成功連任亦無法阻止。甄紹南議員提及2015年底的經歷,仍然難掩心中憤慨:「印象非常深刻,2016年之前的聖誕節,59A(巴士路線)就這樣被他們(運輸署)縮短了(編按:59A路線原本由屯門碼頭駛至深水埗欽州街,後被縮短至葵涌道葵芳邨),就趁著選舉交接期間,我12月尾才得悉此事,而且是從巴士站的告示上看到,事前完全沒有諮詢,事後亦沒有知會。」

眾所周知,區議會一直缺乏實權,對所有政策沒有決策權,只被政府當作諮詢架構,反映居民意見。相反,政府欲推行任何政策時,則可選擇性將政策放到區議會諮詢,諮詢後亦可選擇性採納意見,兩者權力完全不對等,加上政府部門各種行政手段,最終令民生政策完全違背民意。

更過分的是,政府甚至刻意製造困局,令事情往他們設想的方向發展。「59A後來變成一小時一班,成為了我們所說的『怪獸線』。」記者不禁追問為何會詭異地改為一小時一班,甄才透露令人髮指的真相:「他們原本希望取消該路綫,但後來我們不斷投訴反對,結果他們改為一小時一班,實際上是為應付我們的投訴,而一小時一班令乘搭的居民減少,日後便可藉乘客量少為由取消路綫。」官僚系統如此操作,除了漠視民意,更是自掘墳墓。需知政府的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為貪圖一時便捷而取巧玩弄行政權力,如同腐敗的毒瘤不斷在制度中滋長,終會迎來爆發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