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有自殺傾向聾人出院翌日墮樓亡 家屬斥醫院無手語翻譯 涉醫療疏忽

有自殺傾向聾人出院翌日墮樓亡 家屬斥醫院無手語翻譯 涉醫療疏忽

(獨媒特約報導)有自殺傾向及抑鬱症病歷的聾人陳先生(化名)於今年4月入住葵涌醫院,留院兩星期,期間沒有獲安排手語翻譯,主診醫生疑未有了解清楚病情便讓陳先生出院,陳先生於出院後不足20小時,即於住所墮樓身亡。死者的妹妹陳小姐(化名)認為事件為嚴重醫療疏忽,斥醫院涉歧視聾人,並表明會追究責任。

醫生稱藥物一星期後才起作用 惟堅持讓病人出院

死者陳先生今年58歲,10年前首度因抑鬱入院,過去十年曾覆診兩次,今年再度病發,於4月21日經門診轉介至瑪嘉烈醫院,後於21歲女兒陪同下入住葵涌醫院,當時有一名手語翻譯員協助,轉述陳「不能睡覺、感到痛苦及不能工作」,惟醫生未有問及壓力來源及有否自殺念頭。陳小姐指,哥哥患有失眠、頭痛及自殺傾向,太太於2017年在家中猝逝,他又欠下巨額債務,此後經常出現幻覺及「見到鬼」,相信是主要壓力來源。

陳小姐指,陳先生的女兒曾於父親入院期間致電院方了解病況,得知醫院並沒有安排手語傳譯員,僅以紙筆溝通,主診醫生又指陳先生非常希望出院上班,及擔憂偏瘦的女兒進食不穩,形容他「精神OK」。主診醫生於4月27日向陳先生女兒指,陳先生可於29日出院,惟同時表明藥物於一星期後才會發揮作用。陳小姐曾反對出院決定,院方強調病人可出院,又表示沒有陳先生的手語傳譯員的電話。陳先生於5月6日下午3時出院,7日上午10時於家中墮樓身亡。

陳小姐
死者妹妹陳小姐(化名)

陳小姐批評院方只不斷強調病人「食得幾好,瞓得幾好」,完全沒有主動向家人查詢病歷,令女兒誤以為爸爸的情況穩定;她交涉其間亦曾遭職員冷落稱「都唔差在嗰幾個字啦」。她指,哥哥只有小學學歷,文字表達有困難,認為今次的悲劇為人為疏忽,「佢哋(聾人)嘅生命唔重要咩?」她希望社會正視問題,關注聾人及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及遭遇。

郭家麒批醫院懶搵手語翻譯 涉殘疾歧視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事件為指極嚴重的醫療事故,他指葵涌醫院「講一套做一套」,早前表示病人家屬可透過視像會議與病人會面,理應亦可安排視象手語翻譯,惟實無相關安排。他又不滿主診醫生單方面稱病人可以出院,連於網上找尋手語傳譯「都懶得去做」,開出抗抑鬱藥、抗精神分裂藥等重劑量的藥物,重申醫院管理層必須負上責任,「不能再容忍多一個陳先生」。

IMG_2804 (1)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

團體「龍耳」創辦人邵日贊稱,陳先生的事件令自己至今仍未能入睡,他認為聾人的日常生活不便,若再有抑鬱症,負擔將會是雙倍。他表示現時網上有61名獲認可的手語翻譯員名單,質疑院方不主動尋求協助,呼籲市民主動關注聾人的困難。郭家麒指,今日內將會向醫院管理局、平等機會委員會及死因裁判庭查詢,調查醫院職員有否干犯《殘疾歧視條例》。

記者:湯璧瑜、麥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