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拒絕與接受委任之間-温和路線的喪鐘

拒絕與接受委任之間-温和路線的喪鐘

接受委任還是拒絕委任,一個多星期以來均有不同聲音、論點。關於拒絕委任已有相當多的理據,在此我亦不再贅述。唯有一點建議,衷心希望主張「接受任命」的立法會議員,提出更多理據去說服香港市民,如何利用僭建議席賦予的身份、地位及資源,延續這一場社會運動。

被問及對「臨立會」的看法,個人意見是「拒絕任命」。但更重要是,當非親中派議員拒絕委任以後,我們還有甚麼方法反映民間意見,以及運用甚麼身份於國際上實行後續行動。

其中一個說法,為以「十八區區議會聯席」作為基礎,在未來作為主要平台作交流及討論重要議題。區議會絕大部分議席均為民選議席,某程度上確實可反映香港人意見。同時,以現有議席、資源更進一步作整合拓展,理應比僭建的臨時立法會有更大說服力。但作為政府的咨詢機關,到底政府會否如昔日殺「市政局」般取締區議會,則不得而知。

另一說法,就是籌組另一平台,作為香港的民意機關。實行之時亦會有不同困難,如:如何公平公正地選出民意代表?主辦方能否冒上風險籌組投票制度?機關的主要工作及在哪運作?資源從何來?實際操作上,不僅有極大困難,港府更不可能承認此機關。參與投票的人,會否被港府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恫嚇?從而令參與人數大大減少,使其國際認受性更為減弱。此舉不但兵行險著,失敗之時更有機會進一步打擊抗爭陣營的士氣,使在港的反對聲音更為薄弱。

這些都是「拒絕委任」者嘗試提出,不完美、可討論的方向。筆者當然知道,即使大家團結一致推行替代方案,與暴政分庭抗禮之路依然荊棘滿途;但可惜的是,「主留派」至此刻連具體方案都沒有提出過,只是重覆「寸土必爭」、「兄弟爬山」云云,然後支吾以對。至於如何爭、怎樣爬,普羅大眾根本不得而知。

尋求破局機會,乃每一位民主陣營議員應做之事。既然過往功績未能說服香港人,政治人物更應該向普羅大眾講述執意「接受委任」之緣由。對於坊間形容抗爭派「夾住泛民」等論調,恕筆者不敢苟同:如若泛民主派深信主流民意為接受「臨立會」的議席,抗爭派如何「唱反調」也無補於事。

踏在主權移交以來的一大分岔口上,香港人確實沒有再次分裂的本錢。向著同一個目標,固然不止一條道路,但先決條件是,我們需要有共同的目標。有沒有「當家作主」的意志,將決定香港未來的道路。

筆者可不是全然悲觀的:中共一年以來的高壓,說明溫和路線往後根本沒有空間。有人選擇繼續溫和,冥頑不靈,其實並不影響民主進程。重點不是實際上有沒有人妥協,而是我們深信,妥協者終會被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