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活體移植添挑戰 醫生救治亦忐忑

活體移植添挑戰 醫生救治亦忐忑

嘉賓:香港移植學會主席、資深腎科專科周啟明醫生、接受兩次腎臟移植病人伍妙敏

究竟活體移植器官挑戰有多大?現任香港移植學會主席、資深腎科專科周啟明醫生在節目中透露,他十年前犯下了一個錯誤,令他差點走進幽谷;另一方面,兩度接受兩位小女孩捐腎的受贈者內心亦曾掙扎,心情七上八落。周醫生指出,其實活體移植挑戰比遺體捐贈更大。

周醫生提到曾安排一名女病人做植入導管手術準備作腹膜透析之用,沒想到他竟然失手,剪穿了病人的腸,當刻內心極之難受。但他決定坦誠去面對自己過失,幸得到病人的諒解,及後病人成功換腎,康復後更誕下可愛女兒。周醫生體會到這些錯誤,都是學習的機會,令他於人生路上不斷成長。

於香港,遺體捐贈的數字仍然偏低,活體捐贈成為了病人另一個延續生命的選擇。周醫生認為要一個健康、無病無痛的人去承受一個如捐腎的大手術,對醫生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捐贈者的風險、難度都遠比遺體捐贈高。而且,若病人不止患有腎衰竭,同時有其他長期病困擾,如何治理病患的優先次序,亦是一大考驗。

35年前患有末期腎衰竭的伍妙敏分享了兩次腎臟移植的經歷。她被稱為「四個腎的女人」,因病人自己原身有兩個腎,而移植的腎則放在下腹,所以共有四個腎,而兩次腎臟移植都是由病人兩位妹妹活體捐贈。在考慮接受捐贈時,除了身體上的痛楚外,她內心亦經歷了極多的掙扎和憂慮,對於至親捐贈者亦曾有愧疚的感覺。但手術過後,令她反思必須要積極生活,才不會辜負兩個妹妹的大愛付出。此外,她多年來積極參與器官捐贈的推廣活動,並參與腎病病患的義務工作。

對於香港器官捐贈數字偏低,兩位均認為市民對器官捐贈認識不足,就以「腦幹死亡」為例,絕大部份市民不明白是怎樣的一回事,當市民的至親不幸離世,被鑒定腦幹死亡時,要他們捐出至親的器官,他們一時刻實在難以理解和接受。所以進一步向社會推廣器官捐贈,令更多病人受惠是如斯重要 。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移植「辛」突破》由不同器官移植受贈者組成的香港移植運動協會製作,把有關器官移植的資訊一一向觀眾講解;節目亦會談及移植大數據、國際希望故事、移植錦囊等,當中亦會邀請醫生、護士和病人接受訪問。節目逢星期一晚上9時至10時在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cibs.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