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南亞族裔失業率跑贏大市 指抗疫支援措施以中文為主難知悉

南亞族裔失業率跑贏大市 指抗疫支援措施以中文為主難知悉

(獨媒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失業率維持6.4%,南亞少數族裔的就業情況亦更嚴峻。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轄下的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的調查指,逾三分一受訪者在疫情爆發後失業;過半受訪者未受惠於政府抗疫支援措施,其中四成人不知悉抗疫支援措施。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解釋,多數有關就業及抗疫援助的資訊以中文為主,令少數族裔難以尋求政府支援。

DSC08477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中心建議,政治應向少數族裔推廣食物銀行服務,提供語言支援及南亞食物。

三成人疫下被炒 四成人曾接受食物銀行服務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轄下的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於本年7月至9月間訪問83名的南亞人士,發現近七成受訪者(68.7%)就業狀況受影響,包括超過三成(31.6%)人被解僱、一成七人難以尋找工作、一成六人被迫減少工作等。

另外,超過一半(56%)受訪者稱沒有受惠於政府抗疫支援措施,其中近四成人(37.8%)稱沒聽聞有關措施;而在曾受惠的受訪者中,近八成人認為政府的一次性抗疫資助無助自己解決經濟需要。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亦指,在全部受訪者中,超過四成(41.4%)人曾接受其中心的食物銀行的援助服務。

DSC08469
尼泊爾裔女士Rina

其中一名受訪者,尼泊爾裔女士Rina表示,自己原於酒店擔任房務員,月入1.8萬元,為一家四口的經濟支柱;她於7月被解僱,現只能從事散工,收入大減一半,但每月仍需負擔5千元租金,只能向親友借款渡過難關。她表示,由於自己被解僱,未能受惠於保就業計劃,在疫情期間只領取過關愛基金的一次性支援,需接受食物銀行援助。

服務性行業僱員最易失業 僱主傾向聘請本地人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指,尼泊爾婦女的失業率高企,因她們主要從事廚房雜務及售貨員等工作,而服務性行業受限聚令等防疫措施的影響較大。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程序幹事曾嘉俊則指,因言語溝通問題,少數族裔比本地人更難尋找工作,因普遍僱主認為少數族裔有語言障礙,傾向優先聘請本地人。

DSC08452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中心主任畢雁萍

促政府加強少數族裔語言支援 設失業保障制度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中心主任畢雁萍建議,政治應向少數族裔推廣食物銀行服務,提供語言支援及南亞食物。她亦促政府加強就業支援服務,包括把有關抗疫或就業支援的網上資料翻譯為少數族裔語言;並提供更多英語培訓課程,如機電、旅遊及設計等,增加少數族裔就業機會。

畢強調,政府長遠而言應設立失業保障制度,向非自願失業人士或就業不足人士提供短期援助金,以應付基本生活需要,並避免因經濟壓力而被迫接受較差的工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