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樹木之死因調查系列之二: 競爭擴張的邏輯

當搞教育變成搞一門生意, 後果是災難性的, 對人如此, 對校園空間來說亦如此.

壟斷式的教育市場競爭

細讀中大於2006年2月所發表的總體規劃, 裡面把被教育界全面批評, 2002年3月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推出的 "香港高等教育報告書" 視為 "與中文大學的使命和願景不謀而合", 認為少數大學應取得最高的國際地位, 並由政府及私人集中資助.

這個報告書, 被教育界批判為漠視高等教育的理念, 以重點支助的政策搞教育市場壟斷, 造成高等教育內部分化, 製造社會不公. 中文大學卻力排眾議, 要以這個報告書作為規劃的框架. 結果, 儘管它預見到香港的出生率下降, 未來收生將面對壓力, 它還要想儘辦法增加學額, 第一步就是要開拓新的市場, 中大國際化就是為了非本地市場做好準備. 所謂國際化, 其實是增加內地學生的比例, 這樣又一市場統計數字: "中大率先參加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 打開了一個有十七個省市四百萬申請人的庫藏".

找到了市場, 中大要擴張來迎接, 而三改四變成一個最漂亮的借口, 中大可以建第五或第六, 七, 八個書院了! 其實, 三改四本來是一個深化教育理念的實踐, 結果變成校園資源不足, 難以應乎學生數目的借口(可是, 不是說本地學生的數目會越來越少嗎?) 為什麼不把本地生減少的空缺給國際學生, 而要一手搶本地生, 一手搶國際生?

回看如嶺南這些院教, 它們也三改四, 但卻不會突然增加大量的學席, 沒有計畫擴張校園. 說實的, 面對著於中大校方的市場競爭邏輯, 這些小學院也許會面對本地生減少的壓力, 更遑論要增加學席了.

配對補助金(matching grant)的發展邏輯

高等教育的競爭, 一點都不公平, 貧者越貧, 富者越富.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於2002年, 以鼓勵院教自己籌募經費為名, 定立 matching grant 的政策, 即當院校籌到一個定額的私人資助後, 政府會給相對該院校籌得金額的額外撥款, 前陣子港大醫學院李嘉誠捐十億, 政府就額外撥十億. 而香港商人一般很喜歡捐錢建大樓, 建書院, 透過基建項目籌得私人捐款, 再賺取政府額外的配對金. 在這種邏輯下, 連連基建在所難免, 所以有學校的職工說, 再不保護這個校園, 在幾年之間, 所有的樹都會被斬掉.

另外有一個傾向是, 學校鍾意在斜坡起樓,因為鈄坡鞏固工程又是政府的額外撥款, 如果在斜坡起樓,撥款用來起樓。起科學館新翼時,成幅森林斜坡完全被剷走了。此外, 很多工程公司一做斜坡鞏固,就選擇最高級別的工程,即係相當於屯門公路的鞏固水平。其實要鞏固斜坡, 有很多辦法, 其中一種是泥釘, 把石屎釘打進土壤裡, 這樣不用斬那麼多樹, 亦不用把表層的土壤變成石屎. 但中大一直以來, 大都採用了對環境最具破壞力的.

是否真實需要?

校園設施不足是一個校方用來合理化建樓的邏輯. 當整個規劃是指向競爭, 面向一個四百萬的內地學生市場時, 校園空間可謂多多都唔夠用, 但是究竟教育是市場拓展, 還是我們要追求更細緻, 更具質素的教育. 為了應乎工廠式的大學生生產, 很多學系都額外聘請教學為本的老師, 這些老師一天不斷地上課, 沒有時間做研究, 亦難以啟發學生去思想問題, 發掘研究的題目. 而學生面對著學店式經營, 也不會跟你講什麼感情或價值, 大概有一天 "咁既服務態度, 依家唔得啦" 會適用於課堂學生與老師的互動. 前陣子中學老師因為教改跑出來了, 但高等教育改革卻沒有被質疑, 大勢已定乎?

計設空間, 再生產著計設的慾望, 而中環價值, 宜家稼私陳列室, 酒店大堂, ISO/五星級認證, 隨著新的建築物爬進新生學子的記憶和意識裡. 地不再靈, 人大概還是菁英, 一些獨特的氣質, 卻隨著一棵棵樹和一叢叢權木的消失而銷散, 樹人也隨之倒下. 樹所承載的, 又豈止環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