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別讓日本災民再次枉死

別讓日本災民再次枉死
琦瑪

日本東北地區在上星期五(3月11日)發生九級大地震,引發高達十米的海嘯,沿海城鎭傷亡慘重,預計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人。但這災難並沒有隨着海水退去而終結: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反應堆接二連三的爆炸,輻射範圍不斷擴大。國際原子能機構在3月21日公佈,福島核電站約20公里範圍內,輻射水平比正常超出1600倍,在核厰附近地區出產的蔬菜、牛奶都已被驗出受到輻射污染。

電視反覆播放着驚心動魄的影像:房屋、汽車和鐵路積木般的被烏黑的巨浪沖走和呑沒。一些紀錄了人們處變不驚的閉路電視畫面,被轉播到世界各地,如超市店員沒有走為上着,反而留守扶持貨架,讓貨物不倒下來等等。顯示受災人民有紀律守秩序的圖片,也在網上廣泛流傳:逃難的人們沒有堵塞行車道、災民聚集的地方沒有留下垃圾等等。就此,兩岸四地不少的人,忽然間變成了中日“文化”以至“民族性”比較學的專家,痛駡中國、激賞日本,說日本人臨危不亂,是文明、制度乃至人種優秀的表現,然後送上祝福,事情好似就這樣罷了。

面對這種史無前例的天災人禍,人們是理應探究其原因,追問這麼強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核電站的應變計劃為何失效?我們又可以怎樣避免這樣的災難?等等。但是,當人們寄情於渲染“日本人特有”的冷靜和秩序,把這次災禍當作他們貶損大陸人和事的機會時,就不可能對災難有深刻的反思和總結,這也就注定了悲劇的重演。事實上,這種借題發揮,不但完全無助於為枉死的人尋回公道,還簡直是對受害人的侮辱。

震撼的災情畫面,就像電影描繪的世界末日一樣,使人們的官能備受刺激,不能不悲從中來,感悟渺小的人類在大自然之前完全無助。目睹慘重的人命傷亡而傷感,更是人類同情心的表現。然而,在直接觀感之外,理性的認識吿訴我們,地殼運動、板塊踫撞,旣曾讓海底上升為喜馬拉雅山,也正在使非洲東部的地層斷裂,如此滄海桑田,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規律。我們雖然不能避免地震,也還未能準確預測地震,但隨着科學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我們是可以預防和減低災害的。治水的各種手段:築堤建壩、治理河道、造湖蓄洪等等,就是人類通過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將之反饋於改造世界、使它適應人類生存的實踐的明證。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卻是科學實踐危害人類生存的一個例子。日本明明是地震多發的國度,也是唯一慘遭原子彈轟炸的國家,但在擁有豐富的風力、地熱等循環再生能源的情況下,卻偏偏建立了超過五十個核電站——這是完全違反常理,甚至可以說是草菅人命的做法。

從平井憲夫對核電當局的瀝血控訴和報道攝影家樋口健二就核電輻射污染的調查,我們可以知道,日本大建核電站這個看似違反常理的決定,是政府和資本合謀,蓄意隱瞞事實和欺騙國民的結果——首先大肆宣傳,說核電是唯一能夠解決日本用電需求的手段,然後是隱瞞核輻射對環境和人類帶來的損害,再以“愛國主義”邊緣化反核人士,把他們說成是罔顧社會整體利益的滋事之徒。

“維基解密”透露,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名專家,在2008年12月曾指出日本的核電安全守則已經過時——在過去的三十五年只更新過三次——而福島核電站,是不能應付超過七級的地震的。儘管如此,日本政府還是在2009年,推翻了法庭基於安全理由,要求關閉在西部的一間核電站的決定,讓其繼續營運。英國《衛報》在3月22日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管理層為了“節省成本”,並沒有將用完的燃料棒運往別處處理,而把它們留在核電站內,使其貯存的燃料棒數目,遠超於設計的安全上限。報道同時指出,福島第一也有逾期不做安全檢查的問題。

在海嘯引發事故之後,日本政府和東電高管依然採取拖延和隱瞞策略,除了高調宣佈不會發生切爾諾貝爾般的核災難之外,並沒有如實向民衆報吿災情和作出相應的救災部署。及至反應堆爆炸,日本政府才開始擴大疏散居民的範圍,但一般民衆還未能得到有關輻射洩漏的確實情況。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主席Gregory Jaczko在國會回答質詢時,指福島第一的情況遠比當局公佈的嚴重,他認為日本政府應該疏散核電站半徑50英里之內的居民,而非現時的12英里。

現在,有報道稱,被號稱為“五十死士”的、留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戮力避免堆芯熔毀的工人,並不是志願守衛厰房的勇士,而是被外判公司招募的臨時工,其中有兩位因為僱主的疏忽,在進入輻射極高的水中施工時,竟然沒有穿上防護服裝,以致患上嚴重的輻射病……

這場因政府和資本預先無視天災的可能而造成的人禍,正毫不留情地吿訴我們,面對人類生存的重大危機,以服從和守法為基礎的所謂“優越文化”,是完全失靈的,我們只有通過打破盲從、認清事實、挑戰權貴,才能有希望和進步的明天。如果災民和留守核電站工人的犧牲,換來的只是世人對日本“優越文化”的嘉許,而使資本統治社會的制度不被深切反思,那他們恐怕就會再一次枉死。

(此文轉載自2011年4月11日《澳門日報》文化視野版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1-04/11/content_582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