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剪頭髮

看到陳不染寫他的理髮經驗以及一風的回應, 也勾起一些圍繞著剪頭髮的回憶.

小時候是媽媽幫我剪頭髮的, 她工作太忙, 沒有耐性, 每一次都剪得起角, 而且為了減少剪的次數, 每一次都剪得很短, 大家都說髮型像一個屎塔蓋, 所以每一次剪完都哭半天.

本來把頭髮扎起來就可以解決問題, 可是家住木屋區, 野孩子都長著頭蝨, 記得小二那年, 還把頭蝨傳給了姐姐, 連累她也要剪屎塔蓋頭, 為此她大概恨我好幾個星期...

到小五, 小六, 搬離木屋區後, 開始扎起頭髮, 偶爾會與姐姐交換修一修髮尾, 第一次到店裡剪髮已是進了大學之後, 所以每一次到理髮店, 當髮型師問我要怎樣剪, 我都不會說, 剪完之後, 又覺得不滿意. 很多時候, 髮型師對自己的想像, 與自己對自己的想像都不敏合, 尤其是當我是一個那麼不善於表達自己渴望的人...

在香港, 我碰過三個自己比較滿意的髮型師, 一個是大學期間在沙田的店, 可是, 剪過兩次他就離開該店了... 第二個是在灣仔新華社附近的髮型師, 還記得當天正在兩個採訪中間, 看見理髮店就走進去, 髮型師是一個女的, 很細心, 剪的手法與一般理髮店差別很大, 不過收費頗貴. 第三個在荃灣, 也是偶爾走進去, 髮型師有一把長頭髮, 很吸引, 他問我怎樣剪, 我說按他的頭來剪, 他本來要約我到 hello kitty cafe 喝茶, 但因為我要開會, 所以推掉了.

之後分別在台灣和北京剪過頭髮, 大部份都很專業, 但很少遇到自己滿意的. 剪髮剪多了, 反而自己也學著剪髮的技巧, 第一個讓我試剪的是一個台灣的 TB, 她說隨便剪, 剪不好就剃掉. 結果其他人都覺得剪得很好, 她也覺得手法可以, 只是形象有點土.

這麼多年來, 操刀最差的一次是在北京, 當時幫一個男同學剪, 他也是香港人, 說要剪一個奇峰突出的髮型, 但在我心目中, 他是一個頗沉悶 / 遲頓的人, 所以實在不知道如何操刀, 結果每剪一刀我都問他要不要這樣那樣, 結果他被同學抿著嘴笑了一個學期, 再也沒有其他男同學找我剪頭髮了...(本來我還想以他們做白老鼠).

現在就定期的幫男朋友剪頭髮, 我跟他都覺得比髮型屋的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