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蝴蝶效應

美國氣象學家Edward Norton Lorenz於1979年,在他的一場演說中初次提及「蝴蝶效應」。他說「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微少的氣流推動,讓到更多蝴蝶一起做同樣動作,最後有數千隻蝴蝶都跟同最初拍翼的那隻蝴蝶一起振翅高飛,所產生的巨風引起一個月後,在美國德州出現了一場龍捲風。」

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會用心留意自己的一個細微動作,會留心自己一個看來微不足道的決定。

一個國際品牌眼中的「Difficult Market」,看來只不過是一隻靜止的蝴蝶。這個「Difficult Market」 看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租金高昂,人工又高,回報卻有如雞肋,讓人進退為谷。一個佔了總營業額百十之二十多的單一市場,對一個品牌來說,是一盤很大的生意,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從賬目,從數據來看,保住這個大市場是重要的。誰也沒想到,一個「Difficult Market」裡的風波,一下拍翼,漩渦伸延到餘下那百十之七十多的環球市場,連舊賬也被翻出來。

從數據來看,放棄一個「Difficult Market」來保住那個佔了總營業額百十之二十多的單一市場,是合理不過的決定,但有些事情,數據不懂得說。

香港,在世界地圖上細得難以尋找,我們現在能一點即中,全因有心人將她的位置點示出來。香港在地理、法律制度、稅務制度上,歷年盡得國際品牌與企業歡心。香港回歸,表面看來只不過是英國與中國之間的事,但環球極度關注。明年就是回歸二十年,環球對香港的經濟及政治現況依然關心。從八十年代初香港前途問題開始,移民他國的香港人,依然時刻關心香港狀況,他們在居住的社區與社交圈子裡,跟彼邦朋友分享香港資訊,有香港人聚居的地方,不管是環球哪個角落,只要香港發生甚麼看來只是本土的事情,但經移居他國的港人轉述,就環球知曉。人與資訊的世界互通,本土事早已變成天下事。

香港是一個世界窗口,世界走向內地市場,內地走向世界市場,全由這個窗口進出。有人一定會反駁說中國內地現在發展比香港好,上海、深圳、北京要取代香港……中國開放改革三十多年,真的有城市能取代香港嗎?要是真的有國內城市能取代香港,「阿爺」還用給你自由行、賣你東江水、開放滬港通?要是真的有國內城市能取代香港,早就讓你自生自滅,省得花精神花時間花資源。

中國內地那樣優勝,敢問除了國企,有多少世界企業在中國內地設立總部?國際品牌在內地設置的售賣點有許多,為照顧行政安排,設立內地辦事處是需要,但總部呢?十三億人跟七十三億人之間,有人認為注重十三億人的,都是因為無法再在餘下那六十億人口裡找到立足地,在那六十億人口裡不得民心,才會牢牢的不惜功本抓緊那十三億人口。是否屬實,有待考證,但作為商家、作為投資者,都應該懂得「別要將所有雞蛋放在一籃子」這個大道理,分散投資才有機會成為贏家。

這次風波,並非因為品牌產品的成份或生產問題,也不是因為涉及的人物乃十惡不赦、環球公認的負面人物,何以公關要回應那純粹個人取向差異的「迴響」?我真心的想不通。一位專業的公關,一個經驗豐富的國際品牌公關團隊,在發出任何聲明回應前,都應該先評估聲明公佈後的公眾反應。聲明是公開的,並非給小撮人的人,在行文用字上必須小心謹慎。「成在公關,敗在公關」,歷年用心經營的形象可以因為一點小瑕疵而「一舖清袋」,英文聲明過於簡陋,中文聲明用詞不當,以「火上加油」來形容也實為不過。

公關工作,不是籌辦一下活動,不是找些名人明星來支持、代言,這些只不過是基本,坊間找來一間活動製作公司都能勝任有餘。稱職的公關,不僅要有知識,也要有常識,更要懂得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