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這兩天我與尼泊爾的一些對話

過份理想化的物資捐贈

朋友想要得到即時的物資,朋友想組織捐贈物資,我剛剛參與其中,但是測試證實這簡直是困難而且接近不可能。尼泊爾只有一個小得可憐的國際機場,現在運貨航空不少被訂滿,新來的物資可能排不到隊上飛機。當然,過了緊張期,這些事情會愈來愈容易解決。

尼泊爾有一個令人狂抓的政府,尼泊爾政府呼籲仼何機構提供救災物資,朋友聯絡到大型的飲品公司提供無條件的飲用水贊助,而且是分保質日期逐批送往災區,但是結果所有飲用水現在都卡在尼泊爾的海關,原因是海關害怕任何可疑物品,未經嚴格檢查兼取得入場券,不得進入境內,然後在災後大量物資的日子,我們都開始質疑海關如何能夠逐項「嚴格檢查」這些「可疑物品」。當然,跟隨救援隊伍的物資情況會較好。

於是,有朋友實行另一個方法,從博卡拉唯一一個國内機場運送物資給加德滿都有需要的朋友,這個方法亦只限於有博卡拉渠道的人使用,而且這些人能夠確實知道受災害影響的朋友真正的需要物資,再者,他們是能夠輕易通過海關檢查,一般NGO和國外人士應該仍然是利用加德滿都國際機場。

物資捐贈很多時候是用不得其所,除非你能夠真實知道當地人的需要,以及你能夠肯定物品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我告訴你一個真實例子,我以前在這裏的NGO做義工時,裏面有大量沒有人使用的貴價潔白牙膏,牙刷,口罩,藥水膠布,還有衣服,因為沒有人處理捐贈物資,牙膏和藥水膠布是已經荒廢至過期了,我在NGO認識的朋友可以證實我所言屬實。

尤其是發生災難後,有些東西的捐贈可能成為另一種災難。衣服,其實很多人捐贈衣服時沒有想過當地天氣,有些地方沒有天文台所說般凍,也沒有想過別人不清楚來源下,也要再消毒所得到的衣服,有時候,衣服到達目的地後只是成為被遺棄的孤兒。食物和藥物,除非能夠做到分日期分批捐贈,否則放到過期也未到達當地人手上,就如我看到的藥水膠布和口罩一樣。加上,你真的知道當地需要甚麼藥物嗎?別人收到還要仔細看說明書,而且不同國家是有不同的藥物認知,藥物這些東西,還是交給醫護人員處理吧。

如果捐贈物品時出現問題,災難後可能還要想辦法處理這些物品,這不會是好消息。普通人真正可以捐贈的渠道,其實還是通過懂得處理物資的NGO比較有效,私人捐贈並非你想像中簡單,除非你有當地聯繫,例如我知道某村莊現在需要稻米和肥料。

救助於NGO還是政府?

在尼泊爾生活時間長,就不會相信尼泊爾那個充滿戲子的政府,我都會覺得相信自己比較可靠,尤其是地震後每次看到尼泊爾的官方消息,真的令人無語,今天的一位尼泊爾政府官員在電視上說:‘Today is a public holiday but we hope to ramp up relief distribution tomorrow’,即使只不過「說」,也沒有人忍受得到這個令人狂抓的政府。從我接觸到的尼泊爾朋友,他們的答案也是自己幫助自己,這樣很悲哀吧。今天有朋友說,‘ If Nepal cannot restart, Nepal is not the loser, Nepali government is the loser. ’

我們這種國際大城市成長的人,有災難肯定會聯想到NGO,我也不例外,但當我跟不同的朋友提及NGO,他們都拋下「別要這麼天真」的語氣,他們不相信政府的程度包括NGO。尼泊爾的確有很多假NGO,這些假NGO的工作就是暗地賺錢,如果這種現象沒有政府的配合,實在難以相信,所以當地一些朋友都不相信NGO能夠幫助他們。

我甚至一直游說國際知名的救災NGO不同於本地的一些NGO,不一定會是這樣子,他們的反應都好像狼來了般,最後有尼泊爾朋友說了一句金句,‘ They play politics, politics plays you, that's just a game. ’

當然,一直在村裏工作的NGO而受當地人所認識的是例外,這就是所謂的認受性吧。

那麼政府呢?也許你沒有留意,尼泊爾的政府戲子已潛水良久,四月二十五日地震,但是應該出現的人幾天後才出現,而且所謂的出現也不能稱為 「出現」,另一個朋友說了很經典的一句,‘ They are alive but thousands of people are dead, so it is better that they come outside then people can kill them ’,至於為甚麼政客都消失了,一些朋友說,印度政府可以在這次地震中 ‘play a big role’,一直以來,尼泊爾政府都是在印度政府下生存,印度政府一舉一動,都可以影響尼泊爾那個眼裏只有錢的弱勢政府,或許兩地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商討」。

你的Facebook沒有尼泊爾朋友,那我告訴你吧,今天我一打開 Facebook,大部分尼泊爾朋友都寫#GoHomeIndianMedia,那些印度傳媒是配合印度政府工作的,那些報道叫「攞彩」,假新聞多的是,把自己報道為沒有印度,就沒有尼泊爾般,但事實上,印度存心只是要「做show」,印度媒體報道中的援助比真實援助出色得多。

不能否認的是,地震中可以看到所謂的救災有不少政治因素,就以印度,台灣,中國為甚,政治先行,人命為後,真可悲。

地震後有大量捐款,別要以為捐款都會捐到災民手上,尼泊爾政府會貪污是肯定的,但人性本善,也許貪與救之間,五十五十地「分莊」吧,‘More and more earthquake relief are here but everything are under politics’ 朋友如是說,也不只一兩個如是說,我聽到多次後心裏也有個譜。

記者問我,尼泊爾人這麼好,但尼泊爾政府裏的人這麼差,反差這麼大,為甚麼?我當時想不出答案,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我都想知道答案,想了一整天,但其實那個答案我至今也不滿意,也許換了那個問題不是尼泊爾,而是香港,我也不懂得答,這種問題,真的是一輩子的問題。

他們不相信政府又不相信NGO,家都震毀了,不像我們住的中心地帶,他們就是住在震央,應該說很多村莊都完全消失了。也許聽得出我對雨季來臨,不看好重建的語氣,他們每一個聽到我的原因後都can't agree more,但仍然跟我說 ‘No worry, dear, if the government and NGO and the rich people cannot help,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villagers can help, we are not like the people in city, people here are helpful, all of our home are lost, but everyone can help to rebuild each and every home of village. Trust us. ' 這不是樂觀,而是尼泊爾人 life must go on 的個性,只懂得哭的人是對事情沒有仼何幫助,這是面對問題的態度,所以我才鍾愛這個國家。

反思災後義工的意義

我這種旅行期間因為愛上而停留尼泊爾的人,那幾個月,我故然也有不少朋友是這樣,所以出現很多心裏走不了的災後義工,但是,幾天經驗發現,所謂災後義工是有很多限制,換言之,即是理想化。

災後義工不同於救援隊伍,救援工作是一項專業訓練,而災後義工即使加入救援隊伍,最多也只是擔仼翻譯,派發緊急用品及食品,負責聯絡,與無家可歸的災民共同進退,追隨隊伍出出入入,災後義工可以幫助的事項實在很有限,這些簡單事情,可能沒有受災情影響而有知識的當地人能夠幫到更多,這只會令自己的無力感更加強。

而且,當地發生災難,義工留守,睡的空地和吃的災糧也是佔據了別人資源,如果你感染了災後的疾病,别人還要照顧你。有些義工,甚至居住環境比災民好,至少有瓦遮頭,但無數災民是無家可歸,多麼諷刺。除非你能夠肯定自己有建樹而且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的確有朋友做得到,但比例不會多,否則只會礙事,用得着你的地方未必是立即成為災後義工,而且義工也有很多類型。

無論仼何崗位,只要找到自己能力所在便好,我不否定仼何的工作效能,但是要衡量自己和當地的情況。

我會寫很趕客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很少這麼理性說道理,這不是我的形象,我會這樣,就是因為非團隊的災後義工事實如此,當然,你可以打破這個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