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張超雄: 未來特首該如何看待長遠福利政策?

《星島日報》 2012年3月14日
張超雄 工黨副主席/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特首選舉陷入互揭陰私的泥漿戰,候選人比政綱、比理念彷彿變成奢談。不過話說回來,不少每天過著勞苦生活的基層市民,還是寄望選戰過後,新特首能有一番作為,帶來新氣象。

個別候選人雖被冠以「福利主義」的「惡名」,但事實是沒有一位候選人能交出真正應付人口老化的長遠福利政策。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由二零一一至二零三九年,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數目將由九十四萬上升至二百五十萬,升幅達到一點七倍,而八十歲或以上高齡長者數目更會由二十七萬驟升至八十七萬,升幅達到二點二位。社會面對高齡化的挑戰,長期護理必然是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環,可惜政府一直遲遲未有制訂長期護理政策。近年一直強調「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安老政策方針,但在社區支援不足的情況下,這樣的方針只有淪為遮醜布。一方面,各種社區照顧服務只有約七千個名額,遠遠未能追上長者人口增長;而要入住資助院舍更不容易,因為每年新增宿位只有數百,去年輪候期間死亡的長者便達到五千二百人。

復康政策同樣乏人問津。現時全港殘疾人士約有三十六萬人,佔整體人口約百分之五點二,當中約半數是有多於一種殘疾,另估計智障人士約有六點七至八點七萬人。本港的殘疾人口較為年老,有百分之六十八點五(即約十六萬人)已屆六十歲之齡,當中只有百分之十八點二居於長期護理醫院、私營或津助院舍,其餘約二十九萬五千人皆居於社區。他們當中約有百分之四十二點五須由別人照顧其日常生活,而照顧者主要是配偶及子女。至於智障人士的照顧情況,估計也有三至四萬人需要他人長期照顧,而照顧者主要是父母或家人。

筆者不厭其煩列舉大量數字,目的在於指出只有少數殘疾人士需要院舍服務,多達八成殘疾人士居於社區,由家人不離不棄擔當照顧者角色。可惜政府的復康政策一直以院舍服務為主,社區支援政策支零破碎,殘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