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事成因:從現代性之角度看親密關係──再論情愛感覺的神學與現實

月前筆者在《時代論壇》刊登了〈掀開情愛感覺的神話〉一文(第九五二期),掀起了一場關於戀愛婚姻的爭論。吾友張國棟兄為此撰文批評拙著邏輯上不足之處(《論壇》網站時代講場,○五年十一月廿八日),而曾撰寫《浪漫神學》的李景雄博士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第九五七期)。有這麼多有識人士就批評拙作,著實叫筆者感到興奮;縱然自己的看法受到質疑,可是一場有意義的討論確是展開了。

在此筆者希望先澄清一下這次討論的目的,對於某些名人離婚及分手的來龍去脈,本人絕無興趣,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更非筆者的用意。這些八掛新聞的頭條,充其量只是這次討論的楔子而已。此外,筆者亦不是甚麼戀愛專家,而主要的研究興趣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政治社會學。不過作為一個社會學的碩士生,對一些將社會現象還原為個人問題的論述頗不以為然。本文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另類的視野(Perspective),讓大家可以看到個人 感情問題,是有其社會性的一面。

親密關係的歷史
在〈掀〉文,筆者曾提及到「浪漫式」(Romantic)的愛情是在近代才開始普及,不少批評者都對此作出批評,並認為古代不乏浪漫的例子。筆者在回顧了一些文獻後,亦承認當時的講法有點兒過火,亦未能很清楚的表達本人的意思。講情趣及情感的文流親密關係,在古代已經出現,縱然在下文筆者會指出古人的「浪漫」有微妙的差別1。在本文中,筆者並不會將當代人的感情問題全歸咎於「浪漫」的身上:反而「如何」及「為何」「浪漫」 ,方會是問題之所在。

在這一個段落,筆者會更詳細的介紹親密關係的發展史,要留意的是,筆者想構的社會上的大趨勢,而不是要研究某某古人或當代人如何談戀愛。筆者不會說古代人全都不曉浪漫,或是現代人全部是浪漫的人。(至少筆者是一位毫無情趣的丈夫,有一些晚輩亦質疑本人是否現代人。)

如〈掀〉文所言,古代人的婚姻大多是出於實際上的考慮。夫妻間的親暱及性表達亦比當代人為少,比較講究情趣及性滿足的多是貴族。2這現象在西方社會一直維持到十九世紀,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戀愛方式,在維多利亞時代卻是資產階級的玩意。3在中國社會,當代的戀愛模式主要是西方文化傳入後的產物。當然古代中國其實不乏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可是筆者關注的卻是平民的親密關係。在中國的農村社會,婚姻都是由父母安排的,至少直到民國年間也是如此。沒有人會談論自己的婚姻,準新人也是互不相識的。4夫妻之間亦少講情趣,亦少有親密的表現。當夫婦二人能夠自然地相處的時候,他們通常已經成為父母。5

古代的社會是一種被稱為共同體(Gemeinschaft)的社會,總括而言那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古代人的緊密聯繫與互相瞭解的關係,並不會限於於核心家庭之內,而是會擴展至整個社區。6古代社會如涂爾幹( Emile Durkheim)所言,是所有人都有著相同的良心與意識7的機械式團結(Mechanical Solidarity)社會。8簡單點說,是一個簡單、劃一、缺少人際差異的社會。可是,我們卻不要以為古代社會是個親切、融洽、有人情味的烏托鄰。古人關係緊密,卻沒有情感上的互相理解。當代講求互相交流情感及感覺的關係,在古代是少有的。與當代人相比,古人是冷淡的:在死亡隨時降臨的世代,古人缺乏於今世建立親密 關係的動機。9

相比之下,當代人在親密關係中更著重情感的交流與表達。可是這時代的緊密關係卻集中於核心家庭之內,令核心家庭成為情感集中的私人空間。10對情感交流及表達的重視,卻不代表當代人比以往更懂得去愛。當代人對親密關係有著自相矛盾的要求:一方面我們追求獨特的自主性,而另一方面我們又渴求他人的肯定。11我們一方面追求轟烈的愛情以及強烈的情感表達,另一方面又會覺得建基於激情的婚姻不夠紮實。12這種矛盾的要求對當代人 來說,不啻是一種重擔。

在近幾年,有學者提出當代人已經發展出一種「後現代」的愛情觀。「後現代」的愛情觀仍然著重情感上的表達與交流,卻沒有了對穩定關係的追求。「後現代」的親密關係,已逐漸由愛情關係演變為愛情事件(Affair)。13當「後現代」愛情觀追求情感上的安舒,卻又拒絕建立長遠關係的時候,消費市場便順理成章的成為親密關係的替代品。14既然現代愛情的矛盾帶來了無止境的折磨,「後現代」的新人類又怎會有長期委身的念頭?倒不如一開始便將愛情視作消費,要是感情遇上了挫折(貨不對辦),或是有更好的選擇(新產品登場),昔日的關係便可以棄之如履(難道會有人在棄置舊手機時,會含淚對它說再見嗎?)。15在後現代的愛情觀中,親密關係已 由一種委身的關係,演化為交換的關係。

對於當代的親密關係,不同的學者自有不同的解釋。有人樂觀的認為親密關係仍然有它的未來,甚至認為親密關係的不穩定是建立一個平等而富反思性的社會之必要代價。16亦有論者視親密關係的轉變為個人主義抬頭的做法,悲觀地認為親密關係(以至整個社會)將會崩瓦解。17

究竟親密關係近幾百年的轉變代表著甚麼?究竟是甚麼原因引發這樣的轉變?這些轉變又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在下 文的討論,筆者將會淺談這些問題。不過本人相信,不論是過份樂觀地視一切均為進步,或是悲觀地力斥世風日下 ,都不能幫助我們看到事實的真相。

現代性與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轉化、進步式墜落的幾百年間,我們的人類社會一直在經歷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從美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崛起、二次大戰冷戰、再到近十餘年的全球化……這些驚天動地的改變,對親密關係的發展來說,又豈會是那種讓癡侶談情的背景音樂而已?(有一些瓊瑤的愛情故事中,漫天掉下的炸彈,地面的刀槍火炮,都不能阻止男女主角慢慢地以文謅謅的方式表達肉麻的情感。可是,除了瑤大姐以外,誰能把這些槍林彈雨的社會運 動視為某一、兩人的背景音樂而已呢?)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寫的佳論:親密關係的轉變,與近百年的巨變適適相關。用一種比較學術的角度說,親密關係的 演進乃是現代性(Modernity)發展的產物。要瞭解親密關係的改變,我們要對現代性有一 定的認識。

究竟現代性在親密中代表著甚麼?其中一個普遍的看法,是認為現代化令個人主義興起,從而令現代人不再重視婚姻,誠然,個人在現代社會的地位比以往有所提升,可是我們卻也不要高估個人主義對婚姻的衝擊。至少在一份本地的調查,發現了年輕一代對婚姻的穩定與忠誠仍然有強烈的信念,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甚至比上一代更為正面。1 8縱然在現代出現了不少婚姻的替代品,大部分人仍然視婚姻關係為值得追求的目標。縱然近年離婚率不斷上升,再婚的案例也亦步亦趨,香港的再婚率在近年由一九八一年的4%升至二○○二年的26%。19而根據外國的經驗,大部分的同居者都會選擇結婚。在九十代中,英國有六成以上的同居人士最終踏上紅地氈。20

這麼說,我們便不能將現代的影響簡化為「世風日下,道德淪亡」的判語。現代性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並非這般片 面。而這些影響並不單單改變個人的倫理觀,而是對社會整體的集體觀念的深刻刻改變。

韋伯(Mar Weber)在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神學》的前言中,闡釋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也許稱之為現代化社會會更為恰當)的特點。他駁斥了資本主義為貪婪人性之產物的常識:若貪念促成了資本主義,那為何只有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才能成熟起來?歸根究底,資本主義的特色乃是為經濟上的目標作理性的推算。隨之而來的,就是以資本為單位就目標進行計算,21亦即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講的「以數目字進行管理」。22而韋伯在這本膾炙人口的經典中,試圖論證這種行為模式乃加爾文主義的非預期結果。

這種行為取向,乃是目的為本的理性,或云工具理性(Instnmental Rationality)。工具理性的行為取向不取決於情緒,亦不受傳統規範,它只會根據目的、手段與後果決定行為,並透過對各種手段的權衡作決策的依據。23工具理性之「理性」與我們日常用語中的「理性」不盡相同。韋伯便曾指出資本主義追逐利益極大化的理性,從個人角度來看其實絕不理性。24工具理性的理性,並不一定合乎邏輯,亦不一定有智慧,它只是找出達到目的最「平、靚、正」的方法之計算。工理性的體現,可見於現代社會最複雜的架構一一也就是科層制度(Bureaucracy)。25在科層制度中,公職與私人空間被制度所分離而變得非人性化,26而一切的運作均根據可計算的準則而進行。27個人的特質被忽視,而專業的技術則備受追捧。28不論在政府還是商界,科層制度在當代都是無所不在,這點乃是不容置疑的。

工具理性於現代的彰顯,令親密關係也無可避免地會受其影響。在十八世紀之後,「浪漫」的定義產生了微妙的轉化。對情感交流與表達的重視,並不是現代人浪漫愛情的全部。愛情與此同時亦成為了爭取個人自由與自我實現的途徑。29在某程度上,愛情成為了一種工具:透過對他人的吸引,戀愛中的人便可以令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完美。透過愛情的魔力,墜入愛河的人能夠嘗試以更便捷的方式控制他們未來的人生。30

平心而論,現代性並非只有工具理性這個目標的為本的面向。對人性解放的追求,或云是解放志趣(Emanci patory Interest)的伸張亦是現代性的重要主張。31近百年來社會對平等、自由、人權等的追求,無一不是這 種價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的彰顯。親密關係於現代的轉變,不能不提價值性的影響。是以現代的親密關係講求男女雙方的平等,亦會尊重雙方在情感上的感受。按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講法,現代的親密關係漸的轉變成一種純粹關係(Pure Relation):一種沒有外在壓迫及誘因,只因雙方感到滿足而維持下去的關係。32

可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爭,前者卻佔上風。在科技社會之中,工具理性可以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得到無可置辯的優越性。積依路(Jacques Ellul)認為技術與非技術之間,已失選擇的餘地。33這樣,我們便可看到工具理性的對外擴張,令親密關係中講尊重與平等的地方,亦成為了工具計算的場域。

注重情感上的溝通、表達與交流,本可為親密關係帶來平等。可是工具理性的膨脹,卻令解放淪為追求私利的手段。不少戀人的溝通已不是坦誠的溝通,而是透過溝通作為操控對方的手段。34本地有輔導員亦指出當代人過分迷信溝通技巧,視之為操弄關係的機制,最終卻反而破壞了雙方的關係。35

透過工具理性操縱親密的關係,是現代愛情的特徵,亦是現代愛情的致命傷。自古以來不少戀人都曉得浪漫,只是古人的浪漫是良好的關係的自然表達,現代人卻透過浪漫去建立關係。這卻對現代人的親密關係造成破壞:當雙方都在關係中附出「真誠」並期求回報,那他們將會向對方投出愈來愈難做的要求(要命的是,當對方未能達到要求,他們可振振有辭的說:「我付出了,你呢?」),令親密關係成為了「破壞性共同體」(Destructiv e Gemeinschaft)。36

畢竟,建立親密關係與做生意或打仗並不是同一回事。在本質上真愛必然涉及風險,37是理性計算失效的場域。 如佛洛姆(Erich Formm)所言,愛的滿足需要靠謙卑、勇氣、信念及紀律去獲得。38「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入神的國。」在親密關係的國度,也是如此。愛是委身,是對風險的承擔,是對不可知的未來的信心。倘若以工具理性處理 情愛的問題,愛肯定會變壞。

但是,那不該發生的卻已發生了,愛的而且確是變壞了。後現代的愛情觀,是對現代愛情失敗的互動。可是所謂的 後現代,也許應該被稱為後期現代。工具理性的思維並未被後現代戀人所摒棄,它反以另一種形式走向高峰──那 就是消費主義。

流動世界中的流動情感消費
倘若現代的工具理性能夠再進一步發展,那我們的世界又將會怎樣?事實上這一種轉變早已發生,工具理性在通訊 及交通等地方在近年發展到它的極致。這最終造成了時空的收縮,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全球化。

有了對時間與空間的掌握,既得利益者便能以全新的方法進行操控。39昔日運輸的不發達令人的權勢囿於一時一地,通訊技術的限制亦利掌權者需要在現場發施號令。在噴射飛行與流動通訊大行其道的當代,這些限制已經成為歷史。今日有權勢的人士可以成為缺席的地主,他們可以在某地方拿盡好處,卻既不需要在那兒出現,亦不需對那兒的人、事、物負上任何責任,只要利潤下降,或是出現了發展潛力更佳的新大陸,他們便會揮一揮衣袖,了無牽掛的踏上征途。40「世事常變幻,變幻原是永恆」,自此成為了當代社會不易的真理。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社會不再追成固定的規律與秩序,而是追求自由、渴望變化。41掌權的人再也不需要講求委身,而社會亦要求解除束縛,減少干預,從而令自己能更抉的擠進這變幻莫測的迷幻派對:或是為了求存,或是為了撈一些 好處。

在這個永不靜止的液態現代(Liquid Modernity)社會中,唯有不斷的撩動慾望、鼓勵消費,才能在商戰中穩操勝券。42我們已不能容忍在生產線上費時費力的投資,經濟活動的重點已由生產移向消費,對工作倫理的重視已為消費文化所取代。43消費取代了事業,成為了當代人自我認同的來源。人若窮得沒有消費的能力,他將會被排斥於社會之外,失去了社會的 會籍。44

在某程度上,消費文化是對工具性泛濫的反撲。根據韋伯的講法,社會的理性化就是社會的去魅化(Disenc hantment),宗教在理性化的社會將愈來愈難登大之堂。可是人終究是有宗教性的動物,亦需要有渴望的對象。而工具理性不單可以用來去魅,亦可透過種種技術來重塑供人膜拜的偶像,使社會走上再魅化(Re-enchantment)的路。45而這個新時代的新宗教,就是消費主義。消費主義的精粹,在於透過種種方法建構虛擬的渴慕對象,然後企圖在消費過程中得到滿足,當真相浮現,幻想破滅之際,新的慾望又再產生,周而 復始。46

這種消費文化亦影響了親密關係中的行為模式。慾望取代了等候,放棄感情變得愈來愈容易,而人們亦對新的戀情常有期盼。47一言而敝之,當代人只要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好處,卻不願為此付出太多。親密關係自此淪為投資,總之就是在要求以最少的付出換來最大的回報。像缺席的地主那樣,當代的戀人不再重視長期承諾,若是有甚麼風吹草動,或是有更好的選擇,他自會棄甲曳兵,急急「斬倉」。48在當代風行的網上戀愛,乃是這種愛情觀的最佳體現。在網上的虛擬社區中,用戶可自由選擇是否回應他人,亦可以隨時把討厭的人刪除掉,「hihi」、「 icic」、「ttyl」、「」等符號取代了真實的社交技巧,而與真人交往的風險亦可以輕鬆地拋諸腦後 。49委身在這套愛情觀中,已成為了歷史名詞。戀愛過程中肉體及感性上的感官刺激才是當代愛情的重點。借政 治的語言來說,當代的戀人已不講政策,只求Sound-bite。

從現代化的角度看,親密關係的這種轉變,乃是工具理性的最高表現。視感情為掙取回報的投資,不正是資本主義社會中行之多年的理性模式嗎?根據這種思想模式,拒絕委身,盡情嬉戲的消費親密模式,不就正是在這充滿變幻的社會中最合乎工具理性的抉擇?消費文化中對再魅化的追求,似是對工具理性的反動,可是拜物的神靈不也正是透過工具理性的精心安排建構出來的嗎?這種「後現代」的愛情觀縱然比「現代」的愛情觀更為流動,骨子裡它仍然是相當「現代」的一種觀念:它依舊講求操控、祈求回報,同時亦拒絕承受不可知的風險。

這樣說,消費文化中的親密關係,亦未能走出現代親密關係的死胡同。而消費主義的本質,亦令當代的親密關係面 對著難以解決的困局。

如前文所言,消費文化其實就是一個慾望──心想破滅──新的慾望的惡性循環。消費本就不是要為了帶來滿足,而是一種購買新願望的過程。50消費帶來的滿足是虛幻的,長期的滿足是不可能力,因為用完即棄是消費主義的教條。51在消費主義影響下,性關係成為了一種可供消費的片斷(Episode)。52而當性關係成為了一種消費的抉擇,當代人便鍥而不捨的追求更大的性滿足,並永遠懷疑自己的性生活不夠精彩。53這迷思對當代人的行為模式有深遠的影響。性愛及愛情已被視為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若到了某一年紀仍未能談戀愛及失身者,輕則被友輩奚落54、重則會被視為「老姑婆」或「心理變態」。比如說當代的男士會有盡快失身的壓力,從 而證明他們是一位男子漢。55

這是一場永遠不會帶來滿足的遊戲,人在這種關係模式中,除了不斷追求浪接浪的新關係外,還能得到甚麼?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一場未知的賭博,以投資的心態面對之,最終只能很理性地做出種種對有損關係的非理性行為。5 6這不只會帶來短暫的關係,也帶來了不快樂的關係。愛情只一種關係,是場人與人之間的辯證、對話。對話必然會有時間上的差距,我今天聽到的,是昨日的她所思所想;我今天要說的,是要向明日的她說的。57沒有委身、沒有等候,再加上只爭朝夕的圖利心態,只會令當代人愈來愈難體會愛情的美麗。長此下去,我們將不能夠享受真正的親密關係。我們只能夠將「親密關係醫療化」(Medicalize),透過購買輔導員的服務換取被關愛 的假象。58

我們今日要面對的,不是道德的衰落,不是個人的失德,而是這個大時代裡社會的巨變。這不是一場道德重塑運動可以解決的問題:問題的根源,乃是在於社會工具理性化的偏差。當代親密關係的脆弱,正是理性主義鐵籠(Ir on Cage of Rationality)的體現。亦因如此,筆者個人對未來的展望,相當悲觀,只是前景悲觀並不代表要束手待斃,是以在本文的餘下部份,筆者將會探討回應這大趨勢之可能方案。

親密關係何去何從
縱觀前文對親密關係於近代發展的討論,筆者會指出我們在擬定回應的方案時,有幾點乃是不得不留 意的:

一、當代親密關係的毛病,並非源於一小撮人的道德虧欠,而是社會趨向工具理性化的後遺症。這是個強大而複雜 的趨勢,我們沒有推倒重來的能力,亦不應該將之全盤否定。

二、以工具理性的態度看待感情,是對親密關係的致命傷。親密關係需要的是勇氣與信任,而這剛好與工具理性所 強調的計算與操控互相衝突。

三、當代人對愛情的期望不輕,卻將之錯置了。現代的看法過份強調愛情在自我滿足的角色,亦迷信溝通技巧的操 控能力。而更近代的消費主義關係模式,則把感情看作是一種交易,並過份看重當中的感官刺激。

作為一個修讀社會學的碩士生,筆者有一個別人或會視之為偏見的信念:社會的問題,必需在社會的層面解決。筆者並不認為增強個人的道德感能改善社會失德的問題。至少,我們需要的是整個社會裡大部分人的道德重整,但這樣的道德重整運動肯定是一個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亦肯定不是目前那種提倡「做好個人」的道德運動。這並不是要否定個人的道德責任,將一切歸咎於社會的錯,而是要說即使每個人都盡了其個人的責任,仍然不足以解決社會的問題,按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br)略有偏頗(卻又充滿智慧)的講法,社會需要與良心需要之間縱非互不相容,兩者卻存在著一永 存的衝突。59

李景雄博士在回應筆者,指出我們仍然能夠以家庭關係作為起點,向外拖展對親密關係的改革。筆者不否認改善家庭的內部關係,重構和諧家庭,乃是值得我們參與的美事。可是若以此作為改變社會的藥方,筆者不得不有所保留。事實上,這套方案並不是由李博士提出的,而是數千年前儒家智者所提出的優良傳統。儒家的智慧,就是企圖透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打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隔膜。這就如我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人倫關係就如一波波的漣漪,不斷的由內至外伸延出去。60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儒家的社會方案中,人先學會處理好個人修養、再進而處理好家庭的關係,餘此類推,最終以處理好社會關係為目標。可是在實踐上,這條進路卻是條死胡同。當人倫關係推到家庭的層次上,便會停滯不前,未能繼續推進至國家及社會的層次。61儒家的人倫觀最終只能令家庭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力,令人在家庭內喪失自我,在社會中則失去合群的能力。62先勿論儒家倫理中公私的問題,若我們考慮到當代親密關係的毛病源於一種深深透入社會每一角落的趨勢,那麼以家庭出發的方案,其滲透能力實在強差人意,至少我們不能完全依靠家庭去解決親密關係的困 局。

另一點我們需要留意的是,不是每一位當代人都會有自己的家庭,男女比例的不平均會令一些人註定終生獨身,而人類年歲的增長,再加上兄姊妹數目的減少,亦會令一些人在晚年時失去其原生家庭的照顧。但是更關鍵的因素,可能是當代人「童年」(Childhood)的延長。在前現代的社會缺乏「童年」的概念,兒童稍為長大,便需承擔成年人的社會角色。兒童需受到特照顧而不能擔當成人的事情,是頗為近代的觀念。63曾幾何時,十來歲的少年結婚產子乃是社會常態,64可是在當代這個年紀的人卻視為不夠成熟去處理親密關係。隨著教育制度及就業市場的發展,當代人需比以往花更多時間去求學及建立事業基礎,「童年」亦因而伸展至壯年的前半段。在這個趨勢下,當代人會更遲的建立家庭,亦會有更多人因而搭不上成家立室的快車。65

正因這種種原因,筆者在此提出以社會作為解決問題的進路。既然社會人士對親密關係存在著許多的幻想,那我們便應在親密關係外建立更多的社會網絡。一方面我們希望新的網絡可以紓緩親密關係的壓力,另一方面我們希望當代人能從這些網絡解決自我建立及孤寂空虛的問題,令他們只在明白親密關係真諦的情況下建立親密關係。感到空虛嗎?不要用愛情來尋覓自我。感到苦悶嗎?不要用感情來尋找刺激。我們需要的是友伴,不是愛侶 。

究竟我們的友伴從何而來?或是教會團契的弟兄姊妹,或是足球隊的球迷會,或是老同學的舊生會。在這個流動的社會,我們需要更多這一類公民組織,甚至是具規模的公民社會。這些社群不單是友伴之來源,亦是液態社會中的流民(Vagabond)充權之所。長遠來說,這還可以是個政治的陣地,幫助我們向工具性的壓迫宣戰。篇幅 所限,恐怕在此未詳述了。

根據在西方社會的研究,婚後男女雙方均會減少與其他朋友見面。66在女生的情況,她們在少女年代便有「多一人拍拖、少一個朋友」的問題,朋友只是尋伴侶「事業」上的盟友,伴侶的出現也就是朋友的消失。67筆者透過社會進路解決問題的做法,必有可爭議之處。可是當代的親密關係都是建立在孤島之上,卻是不容輕 視的現象。

總結
在前文的討論中,筆者已為當代親密關係的問題斷過症。而本人的結論,則是指出我們需建立一套建立公民自發互 相支持的制度,令大眾能在友伴中解決各種不應由親密關係承受的問題,從而令親密關係可以喘過氣來,讓它只需 處理其身的問題。

這些觀點或有偏頗之處,筆者旨在提供一個親視野,亦歡迎來自不同立場理論的挑戰。若能掀起一場精彩的筆戰, 乃為受過親密關係之苦的人的福氣,而筆者有幸在論爭中置身其中,猶有榮焉。

不過,因編幅及功力之限,在這議題早有不少有趣的角落,均未能一一涉及。如中文提出消費主義的問題,那我們能否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去作出探討:比如說瓊瑤的小說與後來張小嫻、深雪的作品間的異同,代表著甚麼觀念的改變?而在閱覽關於親密關係的資料時,發覺男女在其中有不同的期望,擔當著不同的角色。那麼講,親密關係的問題不一定是工具理性之錯,而有可能是父權社的壓制。可惜筆者是位不懂女性理論的大男人(Mal e Chauvinist Pig),進一步的論證,又要另覓高明矣。

最終,筆者只想講兩句話:首先,本文不是討論的終結。親密關係作為社會的大問題,乃是值得有識之士深究,若 我們的討論能引發關注、引發思考,甚至能將討論文章輯錄為書,豈不快哉?

1. Giddens, A.著《親密關係的變革-現代社會中的性、愛與愛慾》(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頁 51。
2. 同上,頁52。
3. 同上,頁32。
4. 新人在結婚前不單不會互相認識,甚至需要避免見面。到了自由戀愛的當代,岳母大人在筆者結婚前一個月,還告誡筆者不要與內子見面(猶幸她沒有切實地以行動維護傳統,而筆者亦聽不明白以潮州語進行的訓話)。費教通: 《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頁30。
5. 同上,頁34。
6. Jamieson, L., 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Societies(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8), p.17。
7. 法語的Consciences 有兩重意思:一指良心(Conscience),一指自主意識(Consciousness) 。
8. Jones, R. A.,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Newbury Park: Sage 1986)p.32-3。
9. Intimacy.p.17。
10. Ibid, p.18。
11. Bauman, Z., Thinking Sociologically(Oxford: Blackwell, 1990), p99。
12. Illouz, E., “The Lost Innocence of Love: Romance as a Postmodern Conditio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01.15(3-4)1998, pp161-86。
13. Ibid.
14.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 p.102。
15. Ibid, p.103。
16. Intimacy, p.39-40。
17. Ibid, p.19。
18. Law, C. K., et.al., Contemporary Hong Kong Families in Transition(Hong Kong: Hong Kong Women Foundation & Dep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5), p.80-90。
19. 〈一九八一至二○○二年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香港統計月刊》,2003年八月號。
20. Living in Britain(Essex: University of Essex, 1995)。
21. Weber, M.,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xxxiii-xxxv。
22.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北京:三聯書店,1997),頁201。
23. Weber, M.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上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56-7。
24.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p.18。
25. Mills C. W., Gerth, H., (Ed.),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196。
26. Ibid, p. 197-8
27. Ibid, p. 215
28. Ibid, p. 216
29. 《親密關係的變革》,頁53。
30. 同上,頁54-5。
31. 張德勝:《思入風雲:現代中國的思想發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1997),頁57。張老師對工具理性及 價值理性的觀點,對本文的理論框架存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32. 《親密關係的變革》,頁77。
33. 《思入風雲》,頁59。
34. Bauman, Z., Liquid Love(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3),p. 16-8。
35. 黃麗彰:《溝通不是萬靈丹》(香港:突破2000)。
36.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p.100。
37. Liquid Love, p.8。
38. Ibid, p. 7
39. Bauman, Z., Liquid Modernity (Cambndge: Polity Press, 2000),p.9-11
40. Bauman, Z.,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8),p6-10
41. Liquid Modernity, p.5
42. Globalization, p.78
43. Bauman, Z.,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p.23-30
44. Ibid, p.36-44
45. Ritzer, G., Explora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London: Sage, 2001), p.131
46. Ibid, p.117
47. Liquid Love.p.12-3
48. Ibid, p.14
49. Ibid, p.11
50. Ibid, p.49
51. Ibid, p.50
52. Ibid, p.54-5
53. Intimacy, p.108
54. 筆者一條件不錯的友人,至今仍然孑然一身,她因而曾經是筆者主力奚落的對象。在此謹借這少少空間表達本人之 歉意。
55. Intimacy, p.125-6
56. Liquid Love, p.15
57. Ibid, p.19-20
58.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p.101-2
59. Niebuhr, Reinhold著,楊繽譯:《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台北:永望,1991,頁210)
60. 金耀基:〈個人與社會:儒家倫理範典的特性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問題〉,《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2004),頁141
61. 同上,頁143
62. 同上,頁144-9
63. Giddens, A., Sociology(Cambnidge: Polity Press, 1997), p.36-9
64. 作者表舅的一代,其平均結婚年齡為二十二、三歲。到了今天,筆者在二十七歲結婚,已被視為早婚 一族
65. 可是,我們為甚麼要等到建立了事業,有樓有車,才能夠成家立室呢?恐怕這又是工具理性計算。然而,這種等候 值得嗎?筆者與朋友曾看過不少姻緣在等候的過程中,因「時間表」的問題出現磨擦,甚至令關係告 吹。
66. Intimacy, p.101
67. Ibid, p.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