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村代表選舉】選區劃界內沒民居 代表卻自動當選——大埔梅樹坑怪談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梅樹坑怪談

2011年村代表選舉在今月份一連四個星期日舉行,不少的村落的原居民代表及居民代表也自動當選,只有少數有競爭。村代表選舉雖然不具社會關注,然其確實擁有一定的政治權力,例如鄉事委員會主席是當然區議員,鄉議局內又有一個立法會議員席位,而在新界及地區事務上,鄉事委員會都有被優先諮詢的好處。本網去週曾舉辦離線沙龍,討論鄉村政治,特約記者部也作響應,找來村代表選舉的資料分析,又到民政局查選民名冊,相關的發現會逐一談談。本文先向大家介紹大埔梅樹坑村這個有趣的發現。

梅樹坑村,不在選區範圍之內

先簡述村代表選舉制度,選舉分為原居民代表及居民代表,前者只要擁有原居民身份便可參選及投票,即使身在海外,並非香港居民亦同樣有資格。至於居民代表,則要求他或她在村內連續居住滿若干年,才有資格參選及投票。因此,居民代表往往出缺,原因為新界不少村落其實已經甚少人居住及荒廢掉。

本網特約記者先循此路入手,究竟有沒有一些新界已荒廢的村落,仍然有居民代表當選?我們翻查地圖,看到了大埔梅樹坑村,下為選舉事務處公佈的選區劃界區:
p-tp-28
在圖中,只有左方有一建築物像是房屋。再看Google的衛星圖,分明就是一片樹林:
梅樹坑

梅樹坑村本來應該是坐落於公路一帶,近河邊的是菜田。政府八十年代興建公路,收回村民土地,將大部份村民移到近太和的錦石新村作安置。簡單在網上找一找梅樹坑村的消息,找到的都是與梅樹坑村2號般若精舍的消息,他早前曾申請擴建骨灰場,亦已被政府列入不合規格的骨灰場名單。另外就是鬼故了,《新Monday》曾找司徒法正拍攝一集節目。然而,即使這個「梅樹坑村2號」的地址,都不是位於選區劃界範圍之內。

記者於是走到現場去視察一下,經太和站過來,便會經過錦石新村及般若精舍,沿梅樹坑公園直走,便會突然發現一面路牌,指向梅樹坑村,穿過公路底部,便發現真正的梅樹坑村所在,原來是在公路的另一面,在一個小山谷之內,村口的信箱,清楚可見梅樹坑村的各號門牌信箱。

IMG_2170

聽居民表示,早年位於公路下方,原居民的房子都因為公路被拆了,如今剩下他們的半條村,他們多是非原居民,依山建寮屋而建,從前就在河旁的菜田耕種。筆者翻查那位自動當選的梅樹坑村居民代表,其登記地正是在這裡。

然而問題是,這半條梅樹坑村根本不在法定的選區範圍之內。大家可以看看文章頂部的 Goggle 地圖,真正的村子是位於大概是藍色的部份。

三不管的村代表選舉?

IMG_2166

由康文署管理的梅樹坑公園,在公園內清楚立起了「梅樹坑村」的路牌,郵差亦能清楚將信送到村中,民政署在村口亦設有告示牌,村選的消息清楚可見,更可以看到村選區界的地圖張貼在村內佈告板。然而,界劃選區的地政總署卻怎麼了?將一片無人地帶劃成選區,而選舉事務處竟又沒有就此跟進選民的登記地址及覆核選區界圖?選舉事務處亦已宣佈候選人自動當選。

這裡提及的,或許是某些政府部門的出錯。然更值得討論的是整個原居民制度。原居民不需要住在原有村落內,甚至原有村落不必存在,他們都依然有丁權,仍然擁有參選的政治權利。原居民更多是一種「文化身份」,這種身份附帶一種已超脫現實及「傳統權益」的利益,而構成這種身份的制度,沒有誰敢於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