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初選機制與民主運動

從民主運動出發,今次補選的本來意義可以有三,一是針對「確認書」和「DQ」等打壓政治異見行徑的抵抗,二是累積合作經驗,逐步建立各民主派以至本土派面對屬最大公因數的打壓之默契,三是重奪地區直選否決權。

要抓住這時機,需要擺平民主運動各方的領導組織和獲得群眾支持。初選機制,我相信是為此而設,亦是逐步建立策略同盟(Strategic Alliance)的過程。最初民主動力力邀各方包括和傳統泛民不咬弦的本土派參與初選設計,都是為了減少派系矛盾和運動內部不確定性。是次初選並非黨內初選,而是派內初選,透過建立互信取代紀律性和建立初選正當性,是可行的做法。

我想說的是,初選是對民主派嘗試建立民主陣營內的正當性,去參與經政權剝奪本民前和青政而懸空的議席。同時,初選已經考慮到「確認書」一張刀,且得到參與初選者接受。我用「接受」這詞,是因為我認這是妥協的結果。在民主派以至本土派充滿意識形態、形勢分析、運動策略分歧的背景下要建立互信和協調,其實相當艱難。這種艱難,亦有助政權以「非忠誠的反對派」和「忠誠的反對派」的短期策略將民主派、本土派分而「治」之。

初選機制本來是緩解民主派內部、及與本土派間張力的方案,如今成為民主派積極參與者間的矛盾的源頭。其中本來就牽涉兩種思路。我是支持依機制辦事的。固由於契約倫理,同時相信民主派內部的矛盾,應繼續透過各方認受的機制紓壓。一個長治久安的機制,是與政權長期鬥爭而減少火燒後欄可能性的方法。參與制度的人,要有相當的德性包括勇氣、節制,正義、智慧去完善制度建制與實踐的過程。民主制度和民主素養是互動互補。我希望日後的選舉,仍然繼續有機會學習建立民間正當性、體現自主自治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