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抗爭告白書

自曾俊華修整財政預算案,宣布每位香港人派發六千元後,不少市民都認為「一天都光晒」,更有不少政黨和個別人士急不及待出來「成功爭取」一番。但就在上三月六日遊行中依然有一萬人參與,完結後二百人繼續留守,直到警方實行暴力清場,留守的113人因非法集結而被捕。筆者為被捕人士的一份子,必需以文字表達自己的行動因由。

在財政預算所述,本港經濟經歷了二零零九年的倒退之後,在二零一零年全面復蘇,已經超越金融海嘯前的水平。二零一零年全年GDP的實質增幅是百分之六點八。

表面需然如此,但事實是,香港貧富差距日益惡化,有126萬貧困人口,佔全港總人口的18.1%,老年貧困人口的問題尤為嚴重。全港大約有29萬名貧困長者,接近香港貧困人口的30%。堅尼系數已經達到0.434,全球排名第一;香港地價租值長年高佔全球排名首三名。最近《金融新聞》對世界最貴居住區的調查顯示,香港施勳道(Severn Road)成為全球最貴街道;教育方面,世界一百八十二個經濟體教育公共開支佔GDP的比例,香港的百分之三點六,排名低至一百二十八,比印尼還低;而香港經濟發展十分單一,一直依賴金融、地產、服務業(另外醫療、教育、檢測和認證、創新科技及文化創意已如日落黃昏,甚至根本不存在優勢)。可是,三項產業對外圍經濟影響極為敏感(如美國加息),令到香港的整體經濟猶如建立於浮沙之上。樓房斷供潮、失業率上升等夢魘將再次出現。

可是,在曾俊華的財政預算案中並沒有認清這些事實,更遑論推出政策解決問題。他只是為抒民怨及政治壓力,草草向每人派發六千。六千代表甚麼?是給因公立醫院床位不足而轉投私家醫院的老人交付昂貴的醫藥費?或是資助年輕夫婦到元朗樓盤購買僅一呎的空間?還是給籠屋居民交5個月的租金,為籠民創造繼續居住惡劣環境的條件?

政府坐擁萬億儲備,從中以現金方式「還富於民」都只屬小恩小惠,而且對香港社會整體改革,解決根本問題毫無助益。甚至激發港人對物慾的追求,同時分化永久與非永久居民關係,激起社會矛盾,一發不可收拾。這都拜曾俊華的一己之私,為保自己頭頂烏紗轉移人民憤怒對象所致,其心可誅。

一眾抗爭者,就是知道香港正處於分岔口上,決定香港未來十年政經局勢的時機就在當下。選擇改革尚有一線生機,因遁苟且即前景堪虞。而改革需要制度完善、縮窄貧富差距、大眾民智上升、壓抑壟斷霸權、鼓勵產業多元、營造公義社會方為出路。早前政改而敗給香港的腐敗與短視,現在的財政預算又什能再敗?所以抗爭者們看清現實殘酷、堅持理性、拒絕物慾薰陶。一百一十三人一致立下決心要用行動與香港眾高官及保守力量攤牌,同時渴望喚醒香港對政治沈默的大多數,以表匡扶正義,立志求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