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揭開六千元背後犧牲的種種

揭開六千元背後犧牲的種種

建制派聯手與財政司司長召開閉門會議,會後面見傳媒時,司長被眾議員夾在記者跟前,終於宣佈收回注資強積金的政策,改為直接派發六千元,並且加以六千元退稅。普天同慶,不少人民感到如降甘露。但在此種同慶之氣氛下,我們必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釐清派錢背後的種種暗示,包括政制上、經濟上、社會上的結果。此外我們亦應著眼於問題的重心,而不應旁落於較輕微的表癥之中,通過不把表面上的世界當作世界來接受,我們才能開始去理解。

「執政聯盟」的出現

首先在政制上,這個派錢方案的生成已是大問題,不在於政府弱勢與否,卻在於參與改變方案的眾位議員的身份。市民對預算案表達不滿,政府就此作出修訂,屈服於民意底下,也許是無可厚非,亦盡現弱勢政府的模樣。雖然意味著政府往後施政變得艱難,市民只要上街或製造噪音,政府就容易被迫服。可是一個非民選的政府,仍然有由民生來擺佈的機會,從市民出發,畢竟也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所以問題根本不在此。

相反,改變方案的各個議員,其政治背景和政黨身份都十分明顯,全屬傾向建制一方的議員,甚至被戲謔成「執政聯盟」。這分明是把司法制度更變!凌駕了大部分的司法程序,若比較唐之三省制,中書省出詔令,給門下省掌封駁,門下大致可想像成當今立法會的封駁形式,後來日有糾紛而設立政事堂或中書門下省,予中書、門下的官員共議朝事,加快效率。初期只為兩省官員,後來又有不少附官,如官位後加上「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即能入內共議。

如今的閉門會議,沒有比初期政事堂的出現進步,反之是退步,正因能夠進入會議的議員是被執政者所選擇的,一下子就晉身後期,亦暗示往後的任何政策,只要先與立法會的建制派相討便能順利通過,亦幾乎凌駕其他民選議員的權力與地位,正好是「執政聯盟」的模樣。

此例一開明顯是自亂政制,尤其是這個閉門會議無實名卻有實權,有實權卻又無其責,無須為錯誤而受政制上的處分,這種欠缺透明的政制發展,實在有違民主進步的方向。

著眼點的偷換,忘記派錢之失,只因取消注資強積金

其次在經濟上,派錢一向為經濟學聲音反對,或有異者亦是少數。刺激通脹,市民購買力沒有增加反而在往後減少等等,都不用多說。至於有人認為派錢後,令本來預算專盈為虧,也是次要,這是「非常性開資」,實際上我們可以理解作從儲備裡拿錢,不用執著歸於來年財政預算。

不過,市民的著眼點卻捉錯用神!不用比較派錢和強積金,兩者意義其實相近,甚至一致。我們能羅列出,將六千大元放進強積金後的種種不妥,諸如益積金佬、年輕人受惠還有多年……但是兩者也同是直接使市民的資金增加,而忽略一切長遠政策的考慮,從這角度看,兩者又有何分別?針對「益基金佬」等思維,實在「明小物而不明大物」。

另外,對於受惠者的討論,對新移民應否受惠的討論,亦是接受了派錢的這種意識了,不過他們受惠亦有理據,若派錢果真落實,他們亦應放在受惠的一群。但若如「香港中學生聯盟」所創立的「香港中學生聯盟要求所有在本財政年度年滿18歲的年輕人獲發6000元現金」這類兒戲的撤嬌,深化93年出生與以後出生的人的矛盾,要麼就爭取撤銷年齡限制,而非執拗於成年身分。這種行為顯然幼稚,不值鼓勵。甚至有中學生認為他們有辱中學生之名。

缺乏長遠目標

最後在社會政策上,長遠目標完全欠奉,一路以來市民爭取的啟動「全民退休保障」、復建居屋、增建公屋、回購私有化的公營機構等,政府全然放棄。這種短視的行徑,民粹精神不言而喻。有如李卓人所言:「畀六千蚊你,你買到樓咩?(給你六千元,你有能力買樓嗎?)」當然這種控訴不是指六千元不足夠,而是眾焦於問題的核心,將近四百億的金錢,確實進行上述任一項長遠政策,以保障市民未來生活,更比強積金方案好!

遊行請聚焦於社會政策的欠奉

總而言之,我們分析派錢一事,在三月六日遊行時的焦點應是長遠政策的欠缺,而不要困窘於受惠戶,至於政制上的毛病,我認為不公義的政制可待往後再作討論,目今最重要也最有力的主題,應指向社會政策,亦即與財政預算和民生最相關的位置。

然而我們能預計遊行當日的人數定會比派錢前減少,但不用氣餒,參考澳門之例,類似的劣政在頭一年使出時或能平抑民慣,但久而久之大家都會意識到派錢的無力,暗示兩年、三年後,人民仍會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