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競爭力為什麼?

競爭力為什麼?

最近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表本年度全球競爭力年報,在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當中,香港排名上升了一級,重返2012年的榜首位置。排第二和第三名的分別是瑞士和美國,而中國則排名25。(差不多同一時間,在中國社科院發表的新一份報告中,香港的競爭力在全國排第二,屈居於深圳之後。這種相悖的名次一時間成為坊間笑談,卻不是本文的論旨。)

一如既往,港府財政司長曾俊華歡迎洛桑管理學院對香港的高度評價,並指面對國際間的激烈競爭,港府將繼續致力維持香港的競爭優勢云云。

這些「新聞」對香港人來說並不新鮮。過去十多二十年來,我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聽到有關的排名結果,而每次當排名上升甚至高踞榜首,我們便會沾沾自喜;但每當排名下跌(特別被我們的假想敵新加坡超越的話),我們便會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城市和城市或國家與國家之間為什麼要競爭呢?舉世如此重視的「競爭力」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不錯,自有文明以來,國族間的鬥爭便幾乎沒有停止,鬥爭特別激烈時甚至會爆發戰爭。但這些鬥爭主要都是因為領土的爭奪所引致(爭奪的當然包括領土上的各種資源)。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除了少數的邊界糾紛(如中、印或印、巴間的糾紛)和島嶼之爭(如中、日和日、韓間的島爭),世界各國的版圖大致已定。好像克里米亞等事件在全球來說屬例外而非常規。既然如此,國族(甚至城市)之間為什麼還要「競爭」呢?

讓我們先看看城市吧,因為這樣會更易把問題看得清楚。香港為什麼要跟上海或深圳等城市競爭呢?又武漢為什麼要跟成都競爭呢?這些不已是同一個國家內的城市嗎?

回顧中國的漢、唐盛世,那時的長安要和洛陽競爭嗎?又或看宋代,那時的泉州要和揚州競爭嗎?換另一個角度看,如果競爭力不足,這些城市是否會出現經濟衰退和大規模的失業呢?

上述問題的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那麼在科技和生產力皆已飛升了百倍甚至千倍的今天,為什麼一個地方的經濟反而要由它的「競爭力」所決定?這些地方奮力「競爭」的,究竟是些什麼?

想到了嗎?答案很簡單,彼此拼命去競爭的,其實就是「外資」。

洛桑報告中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優秀,是因為她「有良好的營商環境」。這項分析的邏輯引伸是:「因此會吸引大量投資」。理論上這些投資可以是「內資」也可以是「外資」,但如果是「內資」則我們無需強調「競爭力」。之所以要競爭,是因為要比其他地區更能吸引「外資」來「發展經濟」。

為什麼古代的中國和印度不用吸引外資來發展經濟,但今天的她們卻要拼命這樣做?這當然跟過去數百年來的西方殖民侵佔和掠奪有關。這些掠奪包括了大量的資源(如木材、石油)和財富(黃金和白銀),也包括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奴隸制度所提供的龐大勞動力。結果是,西方的富裕程度以幾何級數拋離其他民族。還有一點不要忘記的是,殖民統治第一樣舉措就是摧毀當地原有的自足性經濟,對較發達的地區還加上「去工業化」的政策(印度的紡織業是最明顯的例子)。結果是,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主義退潮而第三世界的各個民族紛紛獨立,她們在經濟上仍然被迫極度依賴西方。(對國際金融的壟斷是「西方宰制」中最重要的一環。)

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沒有因為殖民主義退卻而消失,反而變本加厲達到空前的地步。工業資本主義必需的三大要素是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以及龐大的消費市場。今天的所謂「經濟競賽」,就是各國對上述三者的激烈爭奪。而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就是「全球化資本主義」下的一種國際勞動分工秩序。所謂「出口主導」的經濟發展,說穿了不外乎爭相向西方(特別是美國)提供好像沃爾馬(Walmart)店內的價廉物美的產品。學者稱這種不平等的國際秩序為「新殖民主義」(Neo-colonialism)甚至「新帝國主義」(Neo-imperialism)。我們常常聽說的「不平等貿易」,只不過是這種「羅馬帝國經濟學」之下的一個面相吧了。

至此大家應可較清楚地明白「競爭力究竟為什麼?」進一步看,低稅率、零關稅、資本的自由流動(最好是能夠成為資本家避稅和洗黑錢的天堂)、財政紀律、緊縮政策(即向窮人開刀)、私有化、勞動力市場彈性(即公司賺大錢時還可隨意裁員)等等「有利營商」的「競爭尋底」(race to the bottom)措施,目的都是為了讓資本家更輕易地獲得更龐大的利潤吧了。

而在工會運動備受打壓的今天,廣大勞動階層能夠保著飯碗已屬幸運。假如要求較公平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立刻便會惹來「貪得無厭」、「尋釁滋事」、以及因為「令生產成本上漲」而「削弱香港整體競爭力」等重大罪名。

下次你再聽到香港的「競爭力」如何地超越其他地區,是否會有不同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