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第六大訴求:高官要上溝通課

第六大訴求:高官要上溝通課

日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發表網誌,指兒童事務委員會擔心兒童不適當接觸或經歷暴力場面會令其身心和精神健康受到影響,呼籲市民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慮。

四字形容:斷章取義。

作為兒童事務委員會的非官方委員之一,其實已經先後兩次就近月反送中運動發表聲明(註一及二),來自不同屆別的非官方委員縱使之間立場略有偏差,在大事大非的氛圍下站在守護兒童的想法是大家的最大公因數,兩次的聯合聲明已具一定的表達。張建宗司長於網誌所指與兒童事務委員會的茶聚,實質是例會的延續,委員提出期望更多委員會與公眾尤其兒童交流的渠道,當中不乏討論近月社會事件涉及兒童被傷害、拘留甚至拘捕的事件。會上有質疑警方在執法上是否有針對保護兒童權利作特別處理,亦有建議檢討警方執法舊指引、重新訂立拘捕18歲以下兒童的特別指引,以確保兒童受保護;有指出現場警方在執法過程中拒絕律師、社工及醫護人員等專業人士介入保護兒童安全及人權;當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免卻兒童成長上受認知混淆的影響,亦是當中的建議。

然且,張建宗司長在網誌卻選擇性演繹,只抽取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對家長容讓兒童涉於衝突場現場下的擔心,沒有提及前因後果,沒有提及委員眾多建議,甚至對會議上就警方權責、處理方式的批判及意見隻字不提。司長網誌所指的 「委員各抒己見」,實質最後只剩他的 「己見」,對官員此慣常做法雖不驚訝,但絕不敢苟同。

特首與一眾司、局長力推陸續開展與公眾的「對話平台」。的確,不同專業如輔導員、調解員等教會你溝通涉及不同技巧來提升溝通效果。然而,要達致最有效的溝通,離不開 「真誠」二字,在社會失去互信的今天尤其重要。特首與官員們一方面閉門邀請各界討論,一個華麗轉身,利用 「與某某交流過」的事實,抽取有利的內容大鑼大鼓地宣揚,以達到其政治果效;繳出真心的對話者一不小心就成為眾矢之的。

這種「利用真誠」的對話無疑是源自當權者的短視,最終賠上社會上僅存的信任與真誠。

吳堃廉
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
社區發展陣線外務副主席
社區工作者

註一:回應社會聲音,守護兒童福祉:給特首的公開信——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聯署【逃犯條例】兒童事務委員會17非官方委員聯署 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註二:【逃犯條例】兒童事務委員非官委員: 警隊驅散示威需保兒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