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專題】進.修

【專題】進.修

文:田方澤
攝:鍾靈

考取一、兩個碩士學位,似乎已是教師進修不可缺少的一環。由提倡「終身學習」而令大學研究院學位大幅增加後,授課型碩士學位大行其道,不少人藉之「增值」以拿取碩士名銜,大學「知識轉移」之外,也因此賺個盤滿砵滿,更有甚者直接被批判為生財工具,教育產業化之聲不絕於耳。

學校概覽中有提及各院校教師的學歷水平,擁有學士以上程度的老師越來越多。曾看到某校網頁的教師團隊簡介,碩士、博士銜頭遍地,有如坊間的補習社廣告,學歷好像成了顯示教師功力的重要一環。

不少人進修,也不過是進入一個修羅場,勉勉強強去讀不感興趣的科目,達成任務便算完滿了。但也有人進修是真正為了學習。在馬料水大學讀教育碩士時,身旁的同學為「交數」有之、為「學習」有之、為「升職」有之,各人有各人自己的故事。

為甚麼要進修?

身邊朋友大多是愛知識之人,究竟他們為甚麼要進修呢?幾位朋友都說是因個人興趣居多,比如任教通識的蕭老師,他本科讀歷史,卻去修讀主修教育政策的教育碩士課程,原因就是有興趣和有助教學。

「…自己想了解更多本地教育政策施行至今的來龍去脤,想知局方制定政策時到底有何考慮,為何部份政策,例如文憑教師和學位教師制度,即使大家都不想要,但仍然存在。為何部份大家都想要的政策,例如小班(教學),就『搞極都無』。我又想學習政策評價能力,例如學會更全面去評價融合教育成敗,以及和世界各地教育制度作比較,到底應如何評價香港。這些都是我的個人興趣,同時亦有助教學。」他說。

部份教中文的朋友去進修中文碩士,有教視藝的朋友去進修藝術碩士,原來也是基於「興趣」和「對專業有幫助」。

本科讀比較文學的馬老師,工餘進修文化研究,他也提到「進修是為了興趣和增進知識,並衝擊個人思考。」他說,雖然所謂「教學雙長」,但因學校工作繁忙,部分接觸的同事亦見因循,工作更有不少規矩掣肘,難有個人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學識難免有點不進則退。進修能與不同行業與地區的同學交流,學習一些新知識和思考方法,有助加強批判,維持自己的思考空間。

當中也有朋友對於進修存在現實上的考量,比如任教中文、亦在修讀中文碩士的楊老師,他說雖然是個人興趣,卻也因為社會趨勢,以及來自學校、同事的壓力--「身邊的同事都在讀碩士了,若學校問及,我又如何能不唸呢?」任教歷史的黃老師,為興趣讀完碩士後,又在進修英文學位,只是為了學校續約時更有彈性、更有競爭力。

任教通識的徐老師,正在讀教育碩士課程,直言擔心「個個有而我唔讀,好似好蝕底,驚無得升職,驚被人炒咗搵唔返」。

教師真的要進修嗎?

問及這些教師真的有需要進修時,我的這些朋友也有不同說法。比如,有朋友提及由於合約緣故而希望加強競爭力;但也有人認為不必要,指是個人選擇。筆者在馬料水大學唸教育碩士時,有同學調侃說教育界畢竟也是「識人好過識字」,「老闆要升你,唔使學位或者後補都得」云云。

但也有朋友從專業角度考慮,談及學科知識有助教學、教學法也可完備個人教學技巧。如果不方便讀碩士,聽教育局的講座也是必要的。任教通識的馬老師說:「社會變遷速度快,教師不能一本通書讀至老」,認為進修是為了更有效向學生傳授知識和緊貼社會。這難道不也是政府提倡終身學習和專業進修的原意?

其實,是咁的

教師進修向來是重要話題,有人認為要讀、有人認為不要讀,但最終似乎大家或自願或被迫地都去多拿一個學位。花了精神和金錢,最後我的碩士證書就收在教員室辦公桌的一角,再沒有拿出來的必要。

進修畢竟是很個人的事,多讀一個碩士,學費還得自掏腰包。我的同事這樣說:「我仲想留錢結婚生仔!」,但為勢所迫,她唯有繼續「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學習是快樂還是苦差?端乎學習的目標吧。上文所談的,不少朋友都是自願學習的,所以似乎還算不錯。但總有些老師,對知識未必感到興趣,進修則必然是苦差了。正如幾年前我去碩士課程的入學面試,問及大家最近看甚麼書?有老師表示沒有閱讀習慣,只多看教科書云云,恐怕對他們來說,學習已成為一件苦差呢。

進修是否必然有助教學,似乎不少老師都是認同的。但我亦思索,不進修是否就不能改善教學?進修是否必然等如去大學多拿一張證書?我讀教育碩士,每逢實際學校行政的科目,必然因缺乏經驗不知所云而「爛Grade」;但政策評議分析的科目表現卻不錯。那,進修真的有助我改善教學嗎?

進修,究竟是進學修業,抑或進入修羅場,相信是西西弗斯的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