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產家庭的資本優越

從長洲回來的同儕說,學生每到一家食店都大肆吃喝,由傍晚到宵夜,未有片刻的暫緩。一直以來,我校學生大都來自中產家庭。金錢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問題。這卻引起我一點聯想。

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讀到法國學運思潮中,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再製」理論。中產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路程上是比較優厚的一群,這不是因為他們的基因或智商有過人之處,而只是因為他們有兩大「水喉」支撐著---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倘若中產家庭的孩子念不成書,也可以「銀彈」保送其進入名牌學府,賺取金漆證書。這樣的情況,存在於西方,也存在於我國。事實上,不少學生在校未滿七年,便轉往海外了。

說到文化資本,在華人世界簡直俯拾皆是。我國政要也有不少例子,甚麼太子黨,上海幫等。俗語說「靠關係的」,上位自然容易。中產家庭經濟資本或未如富有家庭,但是中產家庭的文化資本卻有著優越的位置。重情的民族,重非姻親的連結,重文化傳承的國家,更方便中產家庭孩子的出路。任職在白領為主的父母,自然較容易創造出這一條「水喉」。

日子久了,現在吃過不停的一輩,將會是未來社會的楝樑。說到這裡,我不禁擔憂下層學子的未來?鐘聲響起,步出教室,遇見學生。我立刻肅然起敬,九十度躬身的說:「大家好!」

(本文刊登於《明報「自由談》22.1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