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轉載:概述十年藝術展覽主要場地的更替

原文刊於《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7》(2008)
業餘研究,有賴各方補足。轉載於此,望各方為歷史補白

97回歸,香港藝術因而備受關注,當時出現了不少海外展覽和文章,藉藝術體現港人回歸的心景。其後,香港藝術逐漸淡出國際藝壇的視線,個別香港藝術家的零星展覽,沒有讓「香港藝術」成為新焦點。反而由2003年的71遊行、2007年的天星鐘樓及皇后碼頭等保育事件引發的連串藝術活動,促使本地文化研究者和媒體關注香港藝術。不過本地藝術建制(特別是大學和學院)一直缺乏對香港藝術史的研究和考證,缺乏對整體發展的宏觀分析,令藝術活動只成了某年某月的社會議題下的「參考圖片」和「文宣插圖」,教人不知如何進一步理解和討論。國內學者朱琦的《香港美術史》(註1) 在 出版後,雖曾引起一些討論,但藝術界卻沒有意識到研究本地藝術史和整理史料的迫切性。(註2) 在《香港書畫團體研究》(註3) 在 及〈香港另類藝術空間發展的兩個段〉(註4) 在 的啟發下,筆者在下文將嘗試從親身經歷出發,闡述過去十年香港當代藝術發展中,主流室內展覽場地的轉變。惟筆者限於一人之力,對香港藝術史的研究只能蜻蜓點水,但仍望能身體力行,喚起同業關注香港藝術史的編寫。

空間限制影響本地創作,也影響展覽文化。(註5) 在 早期香港藝術家自資尋覓空間作聚會交流,順便展示作品。(註6) 在1995年香港藝術發展局(下稱「藝發局」)成立,正值裝置藝術流行,一些藝團便以藝發局的資助租用商舖或工廠單位,改裝成展覽空間,方便創作裝置藝術,漸漸形成展覽空間的新文化。藝團與展覽空間的關係變得密切,它們既為空間的管理者,亦為業界潮流的主促者,促成了97年後形成的「藝術空間」文化。隨著藝術空間制度化和展覽檔期飽和,藝術家索性開放自己的工作室來展覽,(註7) 在2001年後各工作室開放或展覽相繼出現,構成「工廈工作室」現象。 (註8)沒有工作室的藝術家,則努力拓展更能親近觀眾的展示空間,如咖啡店、書店、商場和店舖等。由來已久的商場藝術展覽,隨著政府提倡創意工業(註9)(2003)和推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項目(註10) 在(2004),2003年後亦再次蓬勃起來,並一改以往只展出大眾化的攝影和社區藝術的做法,找來國際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商場展覽因獲得較多媒體報導,吸引不少當代藝術家參與,成為千禧年以後的新展覽潮流。地產商希望藉藝術展覽和活動打造其品牌,為他日西九項目作準備,是可以想像的。與此同時,兩大拍賣行集中在香港拍賣亞洲當代藝術,加上拍賣市場興旺,媒體廣泛報導,亦為商場舉行國際藝術展覽提供誘因,並促使香港中小型畫廊不斷增加。本地向來只有少數畫廊代理或展出香港當代藝術,但現時不少新畫廊在專注中國當代藝術之餘,亦邀請香港藝術家參展。它們雖未構成香港藝術的買賣市場,卻是另一展示香港藝術的新場地(註11)。

藝術空間的先聲──90年代或以前的展覽空間
60年代香港大會堂成立前,香港似乎沒有正規場地供藝術展覽。展覽大多在酒店宴會廳或教堂舉行,為業界熟悉的有聖約翰救傷隊總部禮堂和三聯書店畫廊。(註 12) 其後香港大會堂(1962)和香港藝術中心(1977)成立,成為現代藝術的主要展覽場地。雖然各區的大會堂和文娛中心理應為藝術家提供相當數量的展場, (註13)但其運作官僚、租金昂貴,未能配合當時當代藝術的模式。(註14)隨著裝置藝術及混合媒體急速興起,運作上具彈性的展覽空間如香港藝術中心和藝穗會一類場地依然很少,導致更多自發拓展的展覽空間和模式出現。(註15)從以往在堅尼地道15號大屋內(舉行的兩日展覽「外圍」(註16) (1987),把住宅改成黑房及展覽室的Quart Society(註17)(1990),到Para-site(註18) 租用地舖舉行的《西環新客》(註19)(1996),皆反映正規展場不能配合本港當代藝術形式的轉向,促使藝術家自覓展覽空間,亦標誌著藝術展覽空間的發展走向機動性、流動性和臨時性,形成「借來的空間和時間」的文化(註20)。

「藝術空間」的時代
1990年成立的Quart Society,是90年代香港首個藝術空間。(註21) 其後,藝術公社(下稱「公社」(註22))、藝術空間(Para/Site Art Space,下稱「Para/Site」)、1A空間(1A Space,下稱「1A」)及環境現代藝術館相繼於1997年前後出現,各自建立起不同的展覽方針和藝團特色。(註23)從大陸移居香港的王純杰是公社創辦者之一。他將公社與大陸前衛藝術家聯繫起來,讓很多大陸前衛藝術家從公社認識香港藝術。而Para/Site則成立於裝置藝術的潮流下,強調以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推動香港當代藝術,奠定了日後注重「策劃」(Curating)的基礎。(註24)Para/Site堅持出版視藝通訊、展覽場刊和設分享會的方針,更成為現在各藝術空間的活動範式。(註25)1998年「油街藝術村」(註26) 形成,進念的Z+(註27) 和1A在此成立,公社亦同時從工業大廈遷入,構成香港當代藝術的主要展覽場所。「油街時代」(1998-2000)之後, Z+停辨,各藝術空間暫散於啟德機場和長沙灣屠房。2001年,公社、1A及錄影太奇(Videotage)遷入土瓜灣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兼屠房(下稱「牛棚」),成為延續「油街時代」的最大展覽區。由於交通不便,初期牛棚內展覽的參觀人數較少,但其後經過藝術節和書節的宣傳及媒體報導,曾激起一段參觀潮,讓其建立起現在「牛棚藝術村」的形象。「牛棚時代」開始,集結三個重要的展覽空間,各自發展:錄影太奇在繼續其發行工作外,同時舉辦不同媒介的藝術展覽;1A繼續強調策展元素,亦積極展出年青藝術家的作品;公社保持它與世界各地中國前衛藝術家的聯繫,不時展出他們的海外作品。1A和公社依然擁有最大的展覽空間,與上環的Para/Site在裝置熱潮冷卻下,同樣走向其白盒子(White Cube)式的展覽空間,各自在不同時間針對在地性(Site-specific)、本土性(Locality)和社區性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的方向,發展出主題式或策展式的展覽模範,儼如香港當代藝術的展覽中心。

此外,藝發局於1999年推出「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計劃 (註28),以每年提交投標計劃書的方式,資助民間藝團經營該藝術空間,並要求部分展覽要與社區文化有關。該計劃運作至今,形成「社區畫廊」的特色,並間接孕育了新藝團(註29) 及促進《藝術地圖》(註30) 的發展。從1997年至今,各藝術空間在藝發局「一年資助」的要求下,營運公司化和制度化(註31),需要擬訂每年的展覽及機構總目標或方針,主動規劃檔期或主辦展覽。例如1A與Para/Site在2001年就各自籌辦國際性藝術空間研討會(註32),確立兩個藝術空間日後的國際位置和網絡。它們其後的海外交流或展覽更見頻繁,此為本地藝術空間最興盛的時期。(註33)兩個藝術空間之後亦對應當代藝術的國際氣氛,逐漸重視和推動展覽策劃文化。

各個藝術空間在過去十年,除了發展不同藝術媒介和策展方向,亦不乏行政上的突破。2005年,Para/Site成為首個聘用外籍全職策展人的藝術空間,引入海外知名的當代藝術家如曹斐、Laurence Weiner和Dennis Oppenheim 的個人展覽。 (註34)2007年,八大藝術組織(包括三個藝術空間)聯合舉辦「十月當代」,間接促成各藝術空間的合作,破突以往各自為政地推動當代藝術。 (註35)

「展覽空間」之後──「工作室」之後的工廈「工作室群」
隨著眾藝術空間的成長,為取得資助和持續發展,它們主辦的活動增加,展覽檔期亦開始飽和,貢獻逐漸得到官方和資助機構的肯定,自然導致「在邊緣被中心化」(註36),令營運的靈活度和實驗空間減少。例如在藝術空間舉辦展覽的外來藝術家或組織,便需要預早半年或一年提交展覽申請,並待審批。而可供獨立藝術家和外來藝團租用的檔期亦沒有特別增加,因此仍要在藝術空間以外尋找展出機會和空間。由於沙士前後的香港經濟衰落,藝術家較容易租用工廠工廈單位作工作室,於是藝術家用自己的工作室展示作品,既成為爭取獲邀參展覽的一法,亦成為藝術空間之後的新興展覽場地。(註37)

開放藝術家工作室不是新鮮事。90年代中的「藝穗節」已舉辦參觀藝術家工作室的活動。(註38)那時藝術家以工作室作展廳的概念,主要是指半展覽半工作室的「工作室」(註39)(1983-1996)以及租用地舖先作工作室創作然後作展覽的「西環新客」(1996)。但2000年後,明顯出現了由多個鄰近工作室構成的「工作室群」,以及與展覽平行展示工作室的狀態和作品的「工作室開放」展覽文化。雖然在各工業區內開設的藝術家工作室都曾不定期開放予公眾參觀,但首先自發組織起展覽眾工作室的,是2001年一班租用火炭華聯工業中心作工作室的中文大學藝術系師生們。(註 40)由於缺乏宣傳,早期展覽只吸引部份藝術家及朋友參觀。但此後該展覽每年持續舉行,漸漸獲得媒體報導,並引起大眾興趣,而區內其他藝術家亦陸續主動參與,(註41)促成了每年一次的「伙炭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下稱「伙炭」)。(註42)而當時香港藝術學院的準畢業生亦在柴灣明報工業中心開設工作室,並於2002年為配合開放工作室舉辦展覽「開閘」及討論會,(註43)成功引起媒體報導和大眾參觀,(註44)算是首個成功的大型「工作室開放」。但各藝術家其後陸續遷出,展覽便再沒有舉行。

藝術家把工作室用作展覽場地,各人自有不同的想像和期許。(註45)從展覽籌劃角度而言,最重要是能在展出形式、內容及檔期上取得自主和彈性,如免除使用藝術空間及各展覽場地時所需的行政工作及檔期限制,亦繞過策展者,突出藝術家的自主。伙炭是由各工作室每年某日集體開放,自資籌辦而成,進而發展出「前舖(作展覽)後居(以創作)」的新藝術社群文化。原本在火炭工廈辦展覽,由於位置偏遠,不易吸引普羅大眾。但因其持續舉辦而引起媒體報導,並獲得商界贊助,(註46)使得原來只限於閉門創作的工廈單位,成為新的展覽場地。此後,各地均有類似的做法,(註47)其中以觀塘工業區成效較突出。(註48)除了有租用成運工業大廈的香港藝術學院師生舉行策展式的「東棟動」(2006)之外,(註49)奧沙畫廊亦在2004年設於觀塘工業區,搬遷後更擴大規模,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展覽空間。早前遷出明報工業大廈的部份藝術家,則進駐早有攝影師工作室的柴灣工業城,讓此工廈成為另一個不定期舉行藝術展覽的工廈區。媒體報導亦傾向將工廈工作室群與其他藝術社區,例如土瓜灣牛棚、灣仔富德樓(註50)和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註 51)相比,以突出本地不同的藝文社區。筆者所指的「工作室群」,泛指那些在商業工廈內的私人租用單位,用戶自然凝聚,以別於那些有組織或官方規管的工作室或藝術社區。各工廈出現的展覽文化繫於藝術家自發,其組織簡單,主辦者隨各活動轉換,展覽模式亦以工作室為單元,以多個展覽合成展覽群,統一宣傳。相比藝術空間,工作室群組織鬆散,沒有核心成員,展覽多是自資舉行,未有發展成受資助藝團。當然,他們的發展亦受市場租金所影響。(註52)不過現時各工作室群已吸引相當多藝術家和本地畫廊進駐,(註53)保證往後展覽不絕,令展覽氣氛得以持續。

另類游擊──展覽場以外的展覽
藝術家(特別是新晉或無名藝術家和學生)因為各種因素,未必能輕易租用官方展覽廳和藝術空間,於是工廈裡的工作室、二樓和商場大堂便成為另一類展覽場地,供短期展覽之用。除了由策展人邀請藝術家及詩人協同創作,如在中環各店櫥窗展示的「詩城市集」(2001)外,千禧年後有些咖啡店和書店亦提供展覽空間。這些展場雖有基本的展覽用照明系統,但由於地方小且非正規,展覽空間限於書櫃或餐桌旁的牆壁,故多數只有平面作品展出。有些店主希望將藝術、商業與生活結合,故歡迎展覽申請。(註54)這類小型展覽勝在能吸引媒體訪問,店主和藝術家可以交叉吸納對方的新客,又能累積報導,故能達到雙重宣傳之效。一些二樓書店亦不時舉辦展覽,除個人攝影或繪畫展外,有策展人的展覽多傾向文字與視藝作品相互滲透,呈現跨媒介特質,以配合「書店」的情景(context) (註55),如秋螢詩社的慶祝活動「秋螢詩畫展(系列)」(註56) 和「詩──測量字距的影像練習」(註57);也有配合展出者發佈新書,如《新華動物獵奇》(註58) 和《工作室──香港‧倫敦》(註59)。現在二樓書店的展覽不多,反而各大書店包括灣仔三聯書店、城邦書店、銅鑼灣新華書城及尖沙咀商務印書館,均設活動室暨展覽區,供舉行文化活動或展覽。

基於藝發局提供資助,本地每月展覽的數量逐漸增加。但礙於資金所限或基於策展考慮,各式各樣的展覽均會出現,並在上述展場以外發展另類展覽場地,特別是細小或私人的空間。「監獄美術館」(2007)和「香港建築雙年展」(2008)就是以古蹟域多利監獄內的囚室和辦公室,展示各藝術家的作品。基於策展取向而選址私人居所的,有「家事」(1999)和「開屋」(2007)。而以工作室作展覽場地的,則有灣仔適安街的「Artiststudio: Arthome」、在火炭工作室的「二樓五仔」和「Studio Bibliothèque」,以及在太子旺區樓上畫室暨展覽室的「C&G 藝術單位」。(註60) 繼Para/Site統籌在漢雅軒內細如一幅「展牆」的「寄隅」(註61) 之後,「白管子」(註62) 是另一小型展示空間,以課室外的走廊空間作展場,主要舉辦藝術學院學生及畢業生的小型作品展。對於新媒體藝術展,非正規展場更是常見之選,如「樓上樓下」(2005)設於百老匯電影中心及書店內,而「Project Big Bang」(2007)則短期租用工業大廈地舖。因為一般展覽場未必能為新媒體藝術提供技術和硬件設施的專業配合,所以無論在任何空間展出,皆要作出全面的展覽佈置和設計。故此,因應策展因素或資源,選用商場或公共空間,反而能保證參觀人數,或更有彈性地使用場地。

商場展覽

藝術家相信,現今都市人已很少進入藝術館看展覽,在商場舉辦展覽反更能接近觀眾。(註63)而策展文化的興起,亦促使不同形式的聯展在商場出現,例如在不同店舖櫥窗展出藝術家作品的「藝術窗」(註64),及在朗豪坊商場內用飾櫃展示多位創作人作品的「香港‧箱中作業」(註65)。比較具規模並持續地展出香港藝術家作品的場地,則有港鐵中環站J出口、由商舖改裝成展覽空間的「藝術管道」(Arttube),及設於不同車站、由圓柱形展覽櫃組成的「藝術之旅」(Roving Art)。

西九項目推倒重來後,在商場舉行的藝術展覽顯著增加,其中以時代廣場和信和集團的展覽最具規模。信和集團除了提供免費場地或成為展覽合辦者外,更以「香港藝術」(Art in HK)品牌銳意推廣藝術,在舉辦展覽之餘,亦設講座或工作坊配合,並將其下的常設展場由一個增至三個。(註66)而時代廣場亦多次展出當代著名藝家的大型立體作品,展品佈滿二樓大堂及地下廣場,吸引途人觀賞及拍照。其他商場包括鰂魚涌太古坊、灣仔太古廣場第三期和旺角朗豪坊,皆不時舉行藝術展覽。雖然此類展場的展覽主題大眾化,不宜展出前衛或實驗藝術,但由於商場展覽最能吸引媒體報導,能為參展藝術家提昇知名,故亦吸引不少藝術家參與。

畫廊展覽
1997年以前,香港只有數家畫廊代理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漢雅軒、畫倡畫廊和精藝軒,它們也是代理中國當代藝術的資深畫廊。於1997年開業的約翰百德畫廊和2001年開業的嘉圖現代藝術均屬小型畫廊,但卻持續地展出香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它們的創辦人在將香港藝術推介給收藏家之餘,亦在不同場合發表關於香港藝術的文章。除了上述畫廊與香港藝術有密切關係,代理當代藝術的大小畫廊在2005年至2007年間亦明顯增加,(註67)其中不乏本地藝術愛好者和藝術家,比方灣仔的UMA G (2005-2007)、跑馬地的YY9畫廊(2004年開業)及銅鑼灣的「不一畫廊」(2007年開業)。它們的創辦人除了代理當代藝術,亦各自有建築或室內設計業務。

不論是80年代開設的樂天陶社、90年代成立的OP照片館(註68),或是2005年的「二樓原作」(註69)(Too Art)和hulahoop(註70)(2007開業),均屬小型的「藝術家自營畫廊」(artists-run-gallery)。雖然本地新開業的畫廊普遍空間細小,但它們提供了主題式的展覽空間,展出傳統平面媒介如繪畫和攝影作品。它們當中,像嘉圖現代藝術專注代理香港藝術的畫廊並不多,但嘉圖卻造就了一些以創作為生的年青藝術家,如周俊輝和林東鵬,讓「全職藝術家」的想像成為可能。再加上不少新開業的畫廊均嘗試展出香港藝術,令更多本地藝術家希望藉參與畫廊展覽,了解藝術市場,開拓個人全職創作的機會,於是畫廊便成為另一個香港藝術家們重視的展覽場地。

「後展覽時代」
隨著展覽的需求和數量日增,近年在正規展場以外舉行的展覽愈來愈多。獨特的地理位置、展期和規模構成具特色的展覽空間,使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展示和解讀作品的影響。在非正規展場展覽不絕的情況下,流行雜誌刊載的簡短展覽報導和宣傳膳稿,令人分不清某時某地的展覽究竟是純然的短期展覽,還是藝術家或商場商舖的藝術推廣活動。這些展覽營造了一種隨處都是展覽的「後展覽」氣氛。

筆者認為展覽場地的變遷,正好反映香港視藝團體模式的變化。60年代和70年代的藝團多由活躍的藝術家創辦,通過集合理念相近的藝術家和持續舉辦展覽,推動某些新興藝術理念或風格。80年代的組織旨在凝聚力量,以便籌辦聯展和活動,故此較多舉辦表達不同藝術理念的聯展。當時藝術們為了尋找理想的展覽空間來配合新的藝術形式,如裝置和行為藝術,於是走出正規展場,另闢新徑。90年代中藝發局的「一年資助」計劃,促成了營運展覽空間的「藝術空間」組織。他們因擁有展覽空間而推動了不同的展覽模式,由初期思考展覽本質和本地身份的主流方向,(註71)到後來「藝術空間」時代以「介入社區,走出展場」為宏觀方向,由各藝術空間以年度計劃(year plan)方式,吸納和創造不同的策展方案。故此,「藝術空間」一詞不僅代表激發業內不同議題和潮流的展覽場地,同時也是90年代重要藝團的代名詞。沙士過後,香港低迷的樓市和經濟情況促使各區(特別是工廈)出現更多工作室。基於地理和租金因素,逐漸形成了不同類型和背景的藝術家工作室社群。各個工作室每次籌辦開放活動的成員都不盡相同,反映藝術家社群由團體組織轉向地區性聚散,從有組織的年度展覽計劃轉向短期的聯營活動。香港始終地少人多,展場管理者依然是展覽權力的核心,空間依然是影響香港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


註1:朱琦:《香港美術史》(香港:三聯書店,2005)。
註2:梁展峰:〈記「HistoriCity─香港藝術史書寫圓桌座談會」〉,《獨立媒體網》(2007年10月20日)http://www.inmediahk.net/node/261562
註3:張惠儀:《香港書畫團體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1999)。
註4:張薇、黎曼姿:〈香港另類藝術空間發展的兩個段〉,載《In-Between:獨立藝術空間國際會議》(香港:1A空間,2001),頁133。
註5:何慶基:〈樓價與藝術形式〉,《信報》(2003年11月26日)。
註6:曾德平:〈在基層社區建立實驗性藝術空間的經驗〉,載《拆東牆補西牆──香港裝置藝術賞析》(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1999),頁179-189。
註7:張薇:〈在工業大廈的創意天空〉,《香港經濟日報》(2003年9月24日)。
註8:〈都市開荒〉,《信報》(2006年2月8日)。
註9:香港藝術發展局研究部:《香港文化事誌(2003)》http://www.hkadc.org.hk/rs/File/info_centre/reports/200402_hk_cultural_e...
註10:香港藝術發展局研究部:《香港文化事誌(2004)》http://www.hkadc.org.hk/rs/File/info_centre/reports/200501_hk_cultural_e...
註11:Olivia Chung, “Too Close for Comfort,” Muse Magazine, 2007, no. 9, p. 42.
註12: 參考自《香港美術史》(三聯書店,2005)及《香港攝影20年》(博藝集團有限公司,2007)內的展覽資料。
註13:同註6。
註14:梁寶山:〈從「工作室」倒閉看本地展場空間〉,載黎建強、梁寶山編:《從過渡跨越千禧》(香港:香港藝術中心,2002),頁181。
註15:曾德平:〈九十年代香港的藝術空間〉,載陳育強、莫家良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199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0),頁30。
註16:何慶基:〈《外圍》:一個歷史性的展覽〉,載黎健強編:《形彩風流─香港視覺文化史話》(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頁72-75 。
註17:〈香港另類空間歷史簡表〉,載《In-Between:獨立藝術空間國際會議》,頁33。
註18:Para-site是Para/Site的前身,歷時4個月。參見梁志和:〈Para/Site與香港的藝術空間〉,《寄穴──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香港展覽》場刊冊一(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3),頁20。
註19:同註15,頁33。
註20:同註18,頁19。
註21:同註15,頁33。
註22:藝術公社成立於1997年,由香港青年藝術家協會核心成員組成,最早註冊會址是石塘咀長發工業大廈。
註23:關於各藝術空間的起源,可參見曾德平:〈九十年代香港的藝術空間〉及〈香港另類空間歷史簡表〉。
註24:同註6。
註25:較明顯的後來者,包括藝術學院師生推動的「白管子」(香港藝術中心10樓走廊)和《白文本》,及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承辦的2005-06年「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
註26:1998年政府產業署將北角油街的舊政府物料供應處廉價招租,吸引大批藝術工作者和組織租用。有人與之類比紐約東村,於是得名。多個本地視藝團體包括藝術公社、1A空間和正空集合等進駐,讓該處成為當時重要的展覽空間。1999年10月,政府以都市重建為理由收回,租約止於12月。及後幾經爭取,政府終於答允以三年期租約,將九龍土瓜灣的牛畜檢疫站批予藝術工作者使用,並允諾在不影響日後土地「發展」的情況下,租約可予續期。
註27:有關Z+,詳見陳育強:〈香港裝置藝術──寫在2000年〉,載陳育強、莫家良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1999》,頁53。
註28:香港藝術發展局於1999年獲民政事務局及地政總署的支持,以象徵式的租金租用了油麻地上海街404 號地下作為展覽室,目的是希望為視覺藝術團體及工作者提供免租金的展覽場地,以鼓勵創作及推動香港視覺藝術的發展,並增加公眾參與及接觸視覺藝術的機會。
註29:香港教育學院體藝學系從2004年度開始獲委託管理「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至2006年(參考自 http://www.ied.edu.hk/news/html/2004/20040806_c.html),後來由部份原來成員自組藝團申請管理,詳見張灼祥主持「人文風景」,香港電台第一台(2007年9月29日)http://www.rthk.org.hk/asx/rthk/radio1 /CultureTalk/20070929.asx。
註30:藝術地圖於2001年成立,2002年以藝術地圖有限公司註冊為非牟利藝術團體,於2003-2004年獲委約管理「上海街視藝空間」。詳細資料可參見劉建華編:《藝術地圖:展覽+出版2001-2005》(香港:藝術地圖有限公司),2006。
註31:同註18,頁20。
註32:Alice Jim, “In-Between / Space Traffic Premising Art in Hong Kong,” Space Traffic: Artist-run Space Beyond A Local Context (Hong Kong: Para/Site Art Space, 2002), pp.115-120.
註33:Para/Site部分成員於2003年以Para/Site Collective名義入選參加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確立了藝術空間在港的藝術成就。
註34:Clarence Tsui, “Fresh Canva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2 Mar 2005, p. C6.
註35:十月「再」獨立〉,《信報》(2007年10月8日)。
註36:曾德平:〈自我中心說邊緣〉,《信報》(2002年1月17日)。
註37:張薇:〈在工業大廈的創意天空〉,《香港經濟日報》(2003年9月24日)。
註38:藝穗會舉辦的「藝穗節」(1998年改名為「乙城節」),在1993、1994、1997及1998年均有舉辦參觀藝術家工作室的活動。參見〈香港另類空間歷史簡表〉。
註39:關於「工作室」的歷史和模式,可參見《In-Between:獨立藝術空間國際會議》,頁33及133。
註40:2001年「一流畫廠」內舉行「繪畫家具」,藝術系學生同時舉行「318工作室開放」,詳見林東鵬:〈從火炭到伙炭〉,《廿一世紀》,總期101,2007年6月,頁11-13。
註41:從「老火新炭」(2003)到2004年的「伙炭」開放日都有不同藝術家及藝術組織加入,之後每年的開放日都有不同單位的加入或退出。
註42:有關伙炭簡史,可參見梁寶山:〈退下建制的前線─以火炭工業區藝術工作者社群為例〉,載陳育強、莫家良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4)。
註43:蔡穎思:〈半公半私,分享與參與〉,載《走讀藝術──香港藝術家工作室》(香港:宏亞出版有限公司,2007),頁157。
註44:展覽於2002年10月5、6及12日,在柴灣明報工業中心內6間藝術家工作室舉行。詳見〈將工廠區建成藝術社區〉,《文匯報》(2002年10月28日)。.
註45:有關不同工作室的藝術家的觀點,可參見《走讀藝術──香港藝術家工作室》。
註46:2007年伙炭獲信和集團贊助廣告及印刷,並獲其他私人贊助。
註47:例子包括:上環的蟻竇藝術空間(2005-2006)、黑點(2007至今)和灣仔Artiststudio(2007至今)等。
註48:Sherry Lee, “Industrial Actio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1 Oct 2004, p.C5.
註49:全名「東棟動─觀塘藝術工作解構」,於2006年2月17至19日,在九龍觀塘成業街15-17號成運工業大廈內6間藝術家工作室舉行。展覽以不同策展人於不同工作室,展現藝術家不同的生活狀態。
註50:富德樓的租戶以藝術團體為主。詳細資料可參見楊曉棠:〈城市與希望系列之發現藝術(二)了解富德樓──位於鬧市的文化藝術空間〉,《藝訊》,2005年7月號,頁2-3。
註51:黃傑瑜:〈853打造石硤尾創藝中心〉,《文匯報》(2006年11月26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1/26/YC0611260002.htm
註52:何慶基:〈創作空間的生與死〉,《走讀藝術──香港藝術家工作室》,頁11。
註53:2007年漢雅軒和新成立畫廊Blue Lotus Gallery購入火炭華聯工廈單位,2006年10 Chancery Lane Gallery在柴灣工業城設有單位,各畫廊不定期舉行展覽及活動。2004年奧沙畫廊設於觀塘工業區,定期舉行展覽。
註54:其中例子包括Culture Club、Les Artistes Café、DY Club和「十一行」茶店等。
註55: 陳世樂:〈細說「秋螢詩畫展」一次在二樓書店「你情我願」的美麗相遇〉 http://www.hkbobby.com/qypoetry/exhi_con.htm
註56:「秋螢詩畫展」共14次展覽,為期1年多(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由秋螢詩社的禾迪與陳世樂策劃,舉行於旺角紫羅蘭書店。
註57:「詩──測量字距的影像練習」由廿九几出版社及梁展峰策劃,2005年5月23日至7月3日於銅鑼灣阿麥書房舉行。參見 http://www.29s.org/exh_mac/c.html
註58:「葵青趣怪動物園、新華動物獵奇──王天仁雕塑作品展」,(葵青劇院展覽廳,2006年1月19日至2月5日;新華書城,2006年2月7日至3月16日),此為藝遊鄰里計劃III系列之一。
註59:配合新書《工作室──香港.倫敦》的同名展覽,於2007年10月14至18日在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活動區舉行。
註60:C&G藝術單位於2007於太子西洋菜街某商住單位,由藝術家張嘉莉和曾任藝術公社的鄭怡敏成立。參見 http://www.candg-artpartment.com/index_CHI.html
註61:「寄隅」成立於2001年,由Para/Site藝術空間管理,漢雅軒贊助空間。參見http://www.para-site.org.hk/central/central.htm
註62:「白管子」,前身名為「藝術學院教學中心畫廊」,於2001年成立,座落東城大廈。2004年5月遷於香港藝術中心10樓課室外的走廊通道。參見 www.whitetube.org
註63:同註14。
註64:「藝術窗」由馮美瑩策劃,邀請本地藝術家於各大名店的櫥窗展出作品。參見http://artwindows.sffahk.com
註65:「香港‧箱中作業」由藝術家Simon Birch與鷹君集團共同策劃,於2005年6月29日至7月31日,在朗豪坊商場不同角落設置玻璃飾櫃,展出多位藝術家及設計師的作品。
註66:3個展覽場包括:奧海城1期地下、灣仔中環廣場1樓大堂中庭和走廊,及上環荷李活商業中心地庫(展場在2008年因租給商業畫廊而停用)。
註67:梁展峰:〈香港視藝生態──回應李美娟〉,《白文本》,2007年第4期,頁101-102。
註68:同註17。
註69:有關「二樓原作」的背景,參見 http://www.tooart.com.hk/
註70: 有關hulahoop的背景,參見http://www.hulahoop.hk/home.html
註71:何慶基:〈展覽策劃的發展〉,載陳育強、莫家良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1999》,頁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