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母語教學是改革非變革

近日教統局積極推行母語教學,香港的母語是中文,中學中以中文教學,這間中學便變成中文中學,原因是在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下,中文中學已名存實亡,過去最具歷史性的中文中學如培英、真光等已轉為英文中學;最有代表性的培正中學,大部分學科已採用英語教學,使學生有更好更廣的出路;而聖保羅男女書院的中文部已一早取消。中文中學這個名詞漸漸地已變得陌生,因此教統局才將新政策定名為「提倡母語教學」,而不正名為「重建中文中學」,這是誤會麼?

殖民統治下中文受歧視

要了解現況,就不得不回望歷史。香港最早期的學校是教會學校,開埠第一所學校是馬禮遜教會學校,首創於一八四二年,次年倫敦會的英華書院由馬六甲遷來香港,聖公會的聖保羅書院創辦於一八五一年。其餘的學校,大部分都是學塾的形式。不過,這些教會學校雖然由外國人管理,仍然是中英文兼教,甚至中英文並重,而教會人士基本上對中國文化存有敬意。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辛亥革命及新文化運動影響及香港,香港才有了新型的中文中學,其後這些中文中學向中國政府僑務部註冊,因此稱為僑校。在一九二○年,中文學校增加,比政府與教會創辦的英文學校的人數多出一倍。到了一九三八年,人數達八三一○五,是英文學校的四倍。香港的中文教育,和其他地區的華校,有很大的差別,主要是輸入、運作、成效與輸出等四個過程的全部完成,輸入是受中國影響,輸出是畢業生往中國內地升學,甚至貢獻祖國。

到了戰後,由於中國政局的變化,輸入與輸出的第一與最後過程停止,從而影響增長,亦影響到運作與成效,最後危及生存。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外有二,其一是就業,其二是升學。一個殖民社會,英語是官方語文、商業用語,甚至是工作用語,中文中學畢業生不用說是缺少出路。升學方面,外國大學均以英語授課,若留在香港,早期唯一的大學香港大學是英語大學,一九六四年創辦的中文大學,後來亦逐漸以英語授課為主,中文中學畢業生無法回內地升學,去台灣的亦只是少數,問題又是從台灣回港後,找工作的機會不會很好,這樣中文中學已逐漸走向窮途,而中文教育缺乏生路,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天,就算回歸以後亦未見改善。

當年中中名存實亡

根據各有關年度的教育署年報的統計,在一九六一年五月,英文中學有學生四二四九四人,中文中學有二七一○四人,是前者的六成多,差異不太大;但到了二十五年後的一九八六年三月,英文中學的人數增加至三五八二二八,中文中學只有三七四六一,只是前者的一成。最值得注意的是六一年的中文中學學生,屬私校的佔了約八成,而官立中學的英文與中文中學生,分別是四○七九人與一六七五人;但到了八六年,分別是二九八五五人與二○七七人,後者只是前者的百分之七,可見當時的政府是漠視中文中學,而中文中學只是香港教育系統的附屬品。

這個附屬品,到了一九八八年變得更加渺小,在中學的整體中,只有三萬二千九百七十三人,且五十七所中文中學中,有二十四所亦即是四成多的中學是私立;到了一九八九年,教育署不再有中文中學的類別,將中文中學與英文中學統稱為文法中學,原因是中文中學已名存實亡。其後更不另設中文中學會考,而較早期中文大學改為三年制,致使中文中學改為五年中學、一年預科,過往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的整體已不能維持。在中學會考中,中文中學考生以中文作答,在證書上另加註明,這樣中文中學畢業生又多了一個人為的標籤。

中學強行分流失敗告終

但香港的中學一面倒向英語教學後,中學生的英文程度不僅沒有好轉,反而直線向下。因此到了一九九四年,教育署再作檢討,提出中學的語言分流計劃分為四類: (一) 英文主流, (二) 中文主流, (三) 一校班級的兩流, (四) 一校科目的兩機流,可惜一直未有執行。在同一檢討中,又發現在小學六年級能適應中英文教學的只佔三分之一,另外的六成只適合中文教學,亦即是這類學生升讀英文中學後不會得益,只可惜當時的政府只發現病徵,卻沒有對症下藥。

在回歸以前,這種病徵越來越明顯,就算是當時的港英政府,經過一項調查,亦發現只有三成學生是適合接受英語教學的,只可惜當時的港英政府基於來日無多,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更可惜的是回歸以後,雖然來日方長,可以從長計議,特區政府卻匆匆上馬,急急起步,強行將中學分流,在四○五所官立及受助中學中只容許一一二所中學以英語教學,如是其餘的二九三所中學以中文教學。

但這並非教學的分流,而是教育的分級,因為傳統上,英文中學已自視為高人一等,中文中學已淪為附屬產品,不入主流。因此教統局在推動母語教學的起步階段,應考慮到各種因素,包括歷史背景、經濟效益,社會風氣、政治因素,在起步以前,又應提供有關配套,提出各類理據,甚至提點人們利害關係,是改革,而非變革。
 

大公報   黃康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