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潘玉琼:「雙語教育」更勝「轉車」方案

[原題黑體]

誰說「校內分流」不及「轉車」【二之一】

過去20多年來,有關教學語言的爭辯,隨着諮詢文件的公布再次被推上高峰。最大的爭議點是接納「文件」的建議維持中中/英中分流,並設「轉車」機制,還是聆聽教育界的聲音,校本處理校內分流?筆者參考了「文件」,以及工作小組在傳媒的解釋,嘗試分析當局選「轉車」而棄校內分流背後的理據。

首先,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被兩極化,而前者被認為是無可置疑地優越於後者,因此「中學教學語言的安排應以持續落實母語教學為方向」(諮詢文件,頁3)。一邊廂定下了大目標,可是,另一邊廂做的似乎是另一回事:「在初中全面實行母語教學,從不在考慮之列」(《明報》,3月29日)。既然從未考慮過全面母語教學的方案,試問如何能朝前面的大方向走呢?

這個矛盾正顯示當局對教學語言的認識和對現實的分析有偏頗。「母語教學對全人類最好」已成為禁忌,沒有人敢挑戰這個說法。決策者會說,母語教學是最好的,可惜得不到家長的認同,而英語教學甚受家長歡迎,但卻妨礙學習。在兩難中,唯有中間落墨,即考慮中中/英中分流加「轉車」機制,以及「校內分流」兩個方案,最終「只能無奈地支持一個較保守但實事求是的方案」(即第一個方案)。可見「轉車」方案是個權宜之計,並非當局心儀和有理念支持的語文政策。

母語教學禁忌 無人敢挑戰

當局預測若實施校內分流將會問題多多,認為「轉車」方案會較佳。假若仔細地分析那些所謂問題,它們同樣會出現於「轉車」方案,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逐一分析四大問題如下:

第一個是標籤效應問題,一方面學生會在校內受到標籤,另方面報章會更細緻地標籤學校,報道有多少學校的英語授課班減少。決策者於過去幾年實施新的教育政策時,口中常掛着一個漂亮的願景:要公平公正,不要標籤。因此,大部分的中學變成母語學校,希望中中不再被標籤為次等學校;學生中一派位組別由五組變三組,希望低組別的學生不再被標籤;推行融合教育,希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不再被標籤……然而,最吊詭的是標籤效應不減反增。事實上,標籤存在於每個社會,公共政策只要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又廣為持份者接納,又何須為標籤而介懷呢?况且,假若實施了校本分流,報章是否真的有興趣去探究學校如何分流?即使是,政策的釐定是否應受制於傳媒的報道呢?

第二個問題是,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學校會設法開辦更多的英語授課班,影響學校的整體發展,包括一些一直致力推動母語教學的中學。假若這個情况屬實,「轉車」方案在這個問題上會更加嚴重,因為是關乎整間學校能否「轉車」,而非個別班級可否轉車。

第三和第四個問題是增加學生和教師的壓力,他們會面對教學語言的反覆轉變,壓力和工作量會倍增。與第二個問題一樣,校內分流牽涉的只是內部矛盾,而「轉車」方案是有關學校的整體聲譽,甚至是存亡,學生和教師理應壓力會比校內分流方案更加大。

除了兩極化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吹捧前者而貶抑後者,以及列出一大堆所謂校內分流的問題外,當局更故意醜化家長的選擇,認為他們盲目地偏好英中,只是道聽塗說,受姨媽姑爹的影響。其實,群眾(尤其是香港的家長)的選擇是理智的,他們是基於自身或周遭的人的經驗,作了理性的選擇。最不幸的反倒是當局所提供的方案是多麼消極和狹窄,欠缺廣闊的視域和新思維。

筆者於另文建議一套新的方案。

明報    
2005-05-04
-----------

雙語教育取代「轉車」【二之二】

如昨文所言,「轉車」方案是一個消極、視野狹隘和欠缺理論基礎的語文政策。

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國與國的交往愈來愈頻密,世界人口超過一半是雙語或多語人士。雙語或多語政策是當今世界趨勢,連傳統的歐洲也在歐盟帶領下於95年宣布實施多語政策。雙語教育(即提供以兩種語文作教學語言的教育)的試驗和實施,從北美到歐洲,相當蓬勃。鼓吹單一的母語教學政策,似乎並非當今世界潮流。

「轉車」方案的致命點,是把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兩極化和對立起來。長久以來,支持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代表兩個不同陣營的人,在香港鮮有人從雙語教育的角度看教學語言問題。筆者97年在報章發表了幾篇文章,鼓吹香港應走雙語教育模式,並以之取代殖民地教育,原因是雙語教育無論對個人或社會皆有裨益。假若我們把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放在雙語教育的架構來看,二者並不排斥,而是互補。

根據甘明斯(J.Cummins)的雙語理論,學童在初入學的幾年可先鞏固母語的基礎,當母語水平達某一域限(ThresholdLevel),再學第二語言或加強第二語言的學習,當第二語言水平達至某一域限,某些學習技巧可在母語和第二語言間互為轉移,因為語文有共通性 (InterdependencePrinciple)。這樣比分別學習二種語文技巧更省時和有效。

教學語言歷時四分一個世紀的論爭,歸根究柢,與英語水平下降有直接關係。精英教育時期,資助學校學生對英語教學並不感到太大困難,但自80年代初,普及教育全面落實,英語水平普遍下降,純英語授課逐步被中英混合語(MixedCode,不是雙語)取代,教統會遂於90年四號報告書建議語文分流政策,這是較符合實情和有理據的語文政策,可惜當政策按時間表於97和98年全面落實之際,遇上了「回歸」,政策被扭曲了,變成強制母語教學政策,令爭拗升級。

最令人痛心的是,強制母語教學政策扼殺了香港的雙語教育傳統(這是筆者8年前提出的觀點),浪費了我們的雙語環境資源。如今的「轉車」方案只是進一步落實強制母語教學政策,所謂有上有落的「轉車」只是假象,大家深知,落車容易上車難,政策帶來的動盪不安是不應低估的。

我們似乎在開倒車

往者已矣,希望政府能夠藉這次檢討,認真思考和面對這棘手問題。筆者有以下5點建議:

一、不要再強化母語和英語教學分野(例如中中/英中分流、轉車等概念),應把二者放在雙語教育的大架構下,矛盾自然會統一起來。

二、派位機制不應與教學語言分組評估機制(MIGA)掛鈎,當年四號報告書也不主張二者掛鈎,否則「小學課程將會失去平衡」。即學生被派入某所中學,是根據他們的整體成績,並非他們的語文能力。現時諮詢文件建議以「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作調整派位機制對學生極之不公平,不應接納。

三、須確立雙語教育的語文目標。雙語教育的模式達90種之多(Mackey,1970),例如:

●小學以母語教學,而中一全部轉為英語教學的突變模式;

●小學以母語教學,而中學逐漸轉為英語教學的漸變模式;

●小學以母語教學,而中學不同科目用不同教學語言的分科模式。不同模式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童,對他們的英語水平要求也不一樣。因此,要找出何種雙語模式適合某個程度的學生,並要求他們達至合適的語文目標。

四、暫時可讓學校選擇是否沿用中中/英中的名稱,長遠可以取消這個標籤。在校內不設英語授課班級名額,只要學生自願選擇和英語達標,便可以英語學習全科或某些科目。當然也要照顧學校的行政需要。按照目前的派位情况,即使英中也有部分學生英語水平不足,可以把他們抽出來,以母語教學,並加強英語訓練,至中二或中三,若學生願意和英語達標,可轉用英語學習;而目前的中中,也有部分學生英語水平高的,假若學生願意,也可轉用英語學習,至於其他英語水平略遜的學生,要加強訓練,達標者可按其意願選擇中文或英文授課班。在雙語目標下,全體學生朝着這方向邁進,相信標籤效應會降至最低。當政府和學校以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雙語教育和教學語言,支援有需要的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自然會以正面態度來看待母語和英語教學。

五、如前言,教學語言與英語教育有直接的關係,政府應該重新檢視香港的英語教育,特別是在小學的層面。筆者於01年寫了兩篇全面檢視香港英語教育的文章,指出一些基本問題,如不依循聽講讀寫的自然次序學英語、以學中文的方法學英語等。當局應正視這些問題,不應只是推出新課程、推介新教學法、迫英語教師考基準試和進修等。

綜觀中國大陸近年來對英語學習的熱潮,各地紛紛開辦雙語學校,有些大學也開始分科以英語授課,而我們似乎在開倒車。

潘玉琼  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明報     200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