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甚麼是國際反恐同日?

1990年5月17日,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國際同性戀組織ILGA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藉此喚醒世人關注同性戀恐懼症 (「恐同症」Homophobia),並呼籲世界各國均在此日舉行相關活動。

1960年首次出現「恐同症」,1972年George Weinberg於《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一書中定義「恐同症」為「畏懼跟同性戀沾上關係」。Mark Freeman隨後補充是「對於同性戀者極度畏懼與憤怒的反應」。Byrne Fone於1978年進一步解釋為:「害怕對同性產生愛意,因而也憎恨這些對同性產生愛意的人。」

在恐同症歷史之下,同性戀仍然在八十多個國家受盡歧視: 同性戀是非法行為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喀麥隆、衣索比亞、黎巴嫩、約旦、亞美尼亞、科威特、波多黎各、尼加拉瓜、波士尼亞10年徒刑尼日利亞、利比亞、敘利亞、印度、馬來西亞、古巴、牙買加終身監禁南美洲的蓋亞那及非洲的烏干達死刑阿富汗、伊朗、沙地亞拉伯

本港的同志仍然處於極度不平等的境況:沒有針對因性傾向而作出歧視的法例保障、未能得到同性婚姻的權益、男同志的合法性行為年齡遠高於異性戀者等。

藉著國際反恐同日,讓全球再反思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產生的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平等對待。

今年,比利時、保加利亞、厄瓜多爾、法國、希臘、意大利、肯亞、葡萄牙、西班牙、斯里蘭卡及英國亦將在國際反恐同日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遊行、講座、展覽、出版人權紀錄書籍、默哀恐同症下的死難者等。

資料來自「第一屆國際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