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畢業即失業

相對於中大藝術畢業展提出的武林中人之「喴耾耾」,所喚起觀眾對藝術創作的理解產生一頭霧水的虛無漂渺,與佯裝的高深莫測;浸大視藝院的「工具」之說明顯更為落地實際,與平易近人。

若要以畢業展比較它們,本來就不公平。就如近幾年,(我狹窄的耳朵所聽到的是)人們多說「浸大畢業展比中大好睇」。好睇與不好睇,雖不能以評價藝術質素的優劣,但卻也真實的表達了普通觀眾的喜惡與觀展體驗。但在兩家畢業展的策展方面,我們的確也可見到浸大的Presentation比中大的做得好,原因在於浸大藝術生重視與普通觀眾的Communication,而中大藝術生卻拒絕普通觀眾。我們可以從每一件浸大畢業生的作品旁都貼上的「作品簡介」看到。觀眾可以從文字與作品的互涉滲透中,了解作品的角度與觀看的愉悅;而在中大,作品旁卻只留下了最基本的作品標題與媒介(大概是他們假設每個人都俱有高度的審美能力,或他們把自己的目標觀眾定位為教授與藝術星探)。如果我們進一步比較他們的展覽目錄,你會表現更直接的印象:中大展覽目錄的內容是學生的「自我介紹」(面試工作的語調)與其他作品;浸大的是「作品介紹」與該畢業展作品。

這與院校的地域文化息息相關。中大藝術系位於與世隔絕的山頭之上(武林之隱喻);浸大視藝院處於社區(Community)之中(工具應用之隱喻)。一種令人驚訝的事實是,想不到這種地理位置的差別,對於藝術生在藝術創作的心理影響是如此的巨大。我們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這些選擇與壓抑。

於是,浸大的「好睇」表現在以下三個因素:一是它重視與社區的溝通(107件作品就有超過40件跳出個人角度感受的框框,觸及並反省社會問題與關注社群他人之處境,有4件以上直接或間接指向雨傘運動);二是它的Viewer-Friendly(重視與普通觀眾的溝通);三是(亦是最重要的)它人夠多。

人多(107名畢業生),就保證了作品的多樣性;作品多(107件作品),就保證了「總有一兩件你喜歡」(而那些差劣的作品,因而不那麼起眼,甚至自然地被人忽略)。因為普通觀眾逛完展覽之後的常見問題是:「你有喜歡的作品嗎?」而不是「你有不喜歡的作品嗎?」

但似乎中大也感受到了浸大「人海戰術」的威脅,近年的收生漸增加。從以前的20名左右增加到今年的29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增長。但問題是,如今藝術學生一年比一年急速增加,大學為了「賺錢」,不斷地開設課程,增加學位。然後一年又一年把一堆堆的藝術畢業生推出現實的社會去。然後,藝術畢業生發現自己的專長找不到工作,畢業即失業。失業即意味著要重新學習一門「技能」去尋找工作。不負責任的校方說「我們辦藝術課程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當然也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學生有就業的技能;他們也不負責為學生的未來出路鋪路;更不用說會考慮到學位課程能否連接社會上的工作機會。那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我畢業一年以後,收到校方問卷調查的電話,查詢我的就業情況。他們重視的是你有沒有工作,希望你能為校方那條畢業生就業情況的曲線貢獻;而不是詢問學校的專科教育,有否助你找到相對應的工作,發揮所長。或者,當校方嗅到藝術教育不斷增長的「機遇」與需求,或收到上頭或官方不明文的Order,而增設藝術學位時,也應該問一問電話的另一方。社會要如何消化這麼多這麼多歷來的失業的藝術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