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職人魂的復興

職人魂的復興

圖片來源

傳統工匠精神或對技藝的重視又回來了。

最近一本由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者所著的新書《技藝的大師:新都會經濟中的舊工作》(Masters of Craft :Old Jobs in the New Urban Economy)提出,越來越多年輕人放棄穩定高薪的工作,去追求一些和勞動有關的「技藝」:例如理髮師、調酒師,咖啡師、木匠、或精釀啤酒師。這些工作在以前不是高薪,社會地位也不高,現在卻是相反:這些工作的傑出者不但收入高,而且被認為是很酷的工作,甚至是性感的。

這個逆轉有更深層的社會和文化原因。該書認為,近幾十年出現一批新的「文化雜食者」取代了過去專業型的鑑賞家,這些文化雜食者主要是在知識經濟產業或創意文化工作,但不像過去具有文化品味的人屬於經濟的上層人士,他們是相對比較不具有階級偏見的:他們可能聽嘻哈音樂,熱愛精釀啤酒,喜歡前衛和地下文化。換言之,在這個時代文化品味更民主化了,這些消費群體讓新世代的技藝大師得以被重視。

另一個關鍵是,這個新的技藝文化是關於「真誠性」(authenticity)。相對於數位時代的虛擬性,或者許多工作只是讓人黏在電腦前,技藝性工作讓人感覺更實在和「真實」(real),可以說這些工作包括心靈和肉體的勞動。甚至,這些技藝工作具有一種表演性:他們(如調酒師或理髮師)直接與人互動,並且可讓人直接欣賞。

在這個後工業經濟時代,這些新的技藝人或者所謂職人,成為新的文化創造者,新的品味提供者(taste maker)。

該書沒有提及的另一個背景是,這也是一種對數位時代的逆襲,原本人們以為網路世界將衝垮一切,改變一切遊戲規則。但是,世界雖的確被改變,「數位」並沒有全面取代「類比」,黑膠的銷量在許多地方超過了數位音樂,連唱片行都開始復興;網路新閱讀雖已成為大主流,但優質的印刷雜誌仍然存在,且更多不同取向的新雜誌也不斷冒出;電商雖深植於我們的消費生活,但實體店的體驗經濟也更被重視,連Amazon都開書店、開超市;雖然人們越來越多利用數位科技遠距工作,但是最先進的科技公司卻是更努力讓辦公環境變得創意有活力。因此,這個新時代對於勞動性技藝的重視,也是對於看似不可逆數位虛擬生活的反撲。

在台灣,也看到這種追求技藝的職人精神的出現,不論是該書討論的都會青年世代被視為潮的技藝,其他較傳統的、地方性的老師傅工藝也都越來越被看見。

除了全球趨勢外,當然還有台灣自身的脈絡。如果在西方是新的「文化雜食者」群體的浮現,在台灣,則是新世代的「後物質主義」轉向,亦即許多人不是選擇被視為主流的穩定賺錢工作,而是致力於一門技藝,或一個志業。此外,面對中國的巨大資金與市場、快速與狼性,台灣文化的重要特質就是發揚這種慢與精緻,執著與堅持的精神,並將其轉化更深刻的能量,創造出台灣特色的文化產業。

正如一位雲林北港製作哨角的91歲老師傅魏幼謙在最近一部《匠人魂》短片中所說:「我這是純手工的,現在大陸白鐵都是機器在做的,機器做的不好吹。大甲媽祖廟跟我訂做60支,我要拿你的錢,就要一年以上才能交貨。真正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這就是我們的職人精神。

(揭露:《匠人魂》短片為我所工作的文化總會所製作)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