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羅冠聰:李國章不是想理性討論而是要以權勢壓倒別人,這對港大絕對是傷害(D100學運連線節目重點20160203)

羅冠聰:李國章不是想理性討論而是要以權勢壓倒別人,這對港大絕對是傷害(D100學運連線節目重點20160203)

D100學運連線 20160203重點播報
羅冠聰、李德雄、陳旻羲

【港大罷課】
2200-2230
羅:馬斐森回應余若薇的公開信令人失望。他上任時被質疑,而他在陳文敏事件中被認為較開明,但在李國章上任後好像變了,他回應余的公開信說他當晚好像經歷著希斯堡慘劇(維基),該慘劇源自看台設計及警察執法問題導致人踩人慘劇,而香港利物浦球迷會有成員致信馬斐森說他比喻不當。

陳:近年英國政府成立專責部門研究這事,出了報告,還當年受害者一個公道,當年有說法有說受害者是因為入不到場才發生人踩人事情。最近政府出的文件說不是球迷的責任,而是警察執法有失實的情況。

羅:法官說是因為警方控制不力才會導致希斯堡慘劇,馬斐森想令人覺得當晚可能有傷亡,但我當晚在現場,見到同學是很克制。馬斐森這個例子是不恰當的比喻。原本罷委會和李國章原定今日見面,但雙方因為不同要求擱置了會面。學生的訴求,包括在港大校園舉行會面,容許張達明及柯天銘兩名校委列席,及讓校園電視及《學苑》直播會面,李國章以安全考慮否決頭兩個要求,第三個要求則考慮中。

李:我覺得李國章想拖延時間、抹黑學生。

羅:我們不知道他們何時會重新對話。罷委會認為兩名校委列席是會理做法,在校外會面是理所當然的。我認為李國章想將責任卸到學生身上。假如會面單方面由校方訂細節,是沒有考慮到其他持份者的意見,是於理不合,而且張達明和柯天銘代表教職員,他們也是重要的持份者,不讓他們列席反映李國章沒有誠意解決問題。

李:學生訴求一直很簡單,是要求公開會面及在校內會面,這些都是合理的。

羅:有說李國章在位是為挑起分歧,大家可在記者會看到。陳文敏的評論文章,說學生要求校委交待是合理的,不是過份的要求。李國章會上的火爆言論很多是無中生有。他不是要理性討論而是要以權勢壓倒別人,這對港大絕對是傷害。

李:馬斐森今次不停為李國章護航,不明白為何他好像變了另一個人般。

2230-2300
羅:到底港大之後會如何發展?

李:我覺得各大學現在各自有談判,理大的小組因為法律問題暫緩處理。嶺大之前的委員會討論層面不全面,我們討論過開個新的委員會重新討論,也避免之前討論的結果前功盡廢,同時希望有新機制,可以加入校友或其他持份者,但被校董會否決了。各大學校董會一致不肯討論校監必然制問題。我們會重新加agenda去討論這問題。我們希望多點令同學關心這事。

陳:中大的校董會較特別,比較臃腫,以前很多大學根據宋達能報告書精簡校董會架構,中大出了改革文件,但因為持份者未談攏,所以現在還是原本架構,亦沒有學生及職員代表,校董會很多資訊我們都無法得知。我們在最近的校董會要求列席,我們理應知道這最高決策機關的資訊,最後我們的會長被「獲准」在討論校董會及校長遴選事項上列席。我們覺得這不合理,我們不應被規管列席。我們也想成立大學條例檢討委員會,改革校董會小組及廢除校監必然制檢討委員會,校方則以同學未有共識而否決後者。我們未來會繼續爭取,現在我們正進行大專修例公投,不同院校都有搞,我們的motion是廢除校監必然制,及提高中大校董會由民選產生的員生比例。今天開始公投,希望日後抗爭有更多力量。

羅:不同院校都有其爭取的路徑。

陳:看港大的事件,見到可能單一間大學未必引起政府及社會的關注,可能各大學要聯合、合作,以學界合作的形式推動修例。

李:現階段各大學同學應有共識,接下來應是教院修例。現在教院正名為大學,接下來會討論將教院條例變成大學條例。若有一間大學條例成功,相信其他大學也會容易點修例。

羅:我認為校長在處理這議題也有相當重的位置。

陳:港大校長和中大校長都幾friend。上星期我在中大校園見到校長出席活動,當時馬斐森校長出了聲明,我擔心政權統戰學界,中大學生會可能會有類似抗爭,這事若發生在中大,我們的校長會有甚麼回應?所以我和莊員走去問校長,但校長好像當我透明般離開了。事後我們發了公開信,在不同平台想聯絡校長,但校長一直沒有回應。

李:校長任命要經過校長遴選委員會,嶺大的校長遴選委員會,學生只是觀察員,沒有決策權,而且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很多是政府及特首認可的人。你要和政府有共識才做到校長。

陳:最近沈校長開始說一些令人擔憂的話,他提到校監必然制是歷史因素,不應討論是否廢除而是應該在其他地方爭取更民主化的大學,從中可以見到在各院校校園,政權如何干預學界。

【校園勞工狀況】
2300-2330
羅:最近有報導,說大學外判的基層員工的待遇很差。全港只有中大沒有外判基層員工。有機構研究,中大的基層員工的時薪最高,其他院校的時薪較少。以理大為例,理大校長年薪是765萬,和校內外判清潔工和保安的薪金比較相差63.5倍。教院這種相差差不多31倍。調查比較哈佛、普林斯頓、加州及康奈爾這四間大學,他們的相關薪酬差距只是14.7到30.1倍。職工盟提倡「生活工資」,即一個人一個月有這個時薪才可以維持生活,他們提出的是HK$44,現時只有中大做到。大學裡的對基層員工的剝削情況及校外的貧富懸殊差距很嚴重。

陳:中大的最低工薪高一些,但這價錢未必反映到他們的待遇。一個勞工的工作環境也包括工作量、休息時間、休息空間、飯鐘錢、其他應有福利,這些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我們問過很多工友,有個清潔組負責校園雜務,他們的待遇很嚇人,雖然他們的人工比其他人高,但休息時間很可怕。中大地方大,清潔組分成八組,當中掃街組負責全中大的街道打掃,裡面有十人,中大這麼大,交給十個人工作是很辛苦的,一個人可能要負責三個人的清潔工作。我們向校方反映人手不足,但校方回覆他們請足人,我們認為是編制問題,這麼大的地方實際需要多些人手處理。

羅:不同院校都有這些情況。嶺大的維修技工長期請不夠人,人工也不高。外判制度很多時以價低者得,他們的評分制度很多時的決定因素是價錢,員工的待遇往往是最低。不同學生會想廢除外判制度是因為這令員工被剝削。北歐的國家有制度限制老闆和員工的薪酬比例,大學作為較推崇進步價值的地方,學生應關心校內的勞工議題,我們讀書是想減少他們遭遇的剝削、改變社會,所以不同大學都想爭取改善勞工待遇,例如勞工關注組。

李:嶺大請很多看更,之前調查發現他們人工低,待遇也不足,例如沒提供禦寒制服,或他們要負責看更之外的工作例如滅蟲,又或沒有放足假給他們。我們每天見到勞工服務我們,我們要為不公義發聲的話,也應關注他們,學生會應主動和校方溝通,尤其嶺大沒有工會,需要學生會主動令勞工有發聲機會。

陳:中大有三個工會,教員工會、非教員行政人員工會,還有一個員工總會開放給所有員工。我認同學生應和工會和勞工合作,為自己認同的價值努力。我們相信不止校董會議題上,學生、教職員、及其他員工都有自己的聲音,應有自己的代表入到決策機關,因為大學是個社群,不止服務學生,大家應互相幫忙,工友幫忙學生時學生也應幫忙工友。

羅:我住宿時和工友常常見面,大家噓寒問暖。浸大最近無理解僱了一名和學生很熟的清潔工友。

陳:浸大同學發現宿舍工友看更失蹤了,他被學生認為是最好的保安。浸大保安是外判的,有一天這保安收到公司電話,叫他去另外一棟建築物當值。一星期後他的上司召見他,說他丟了其他同事的對講機,要他自願離職。他現在是失業狀態。

羅:他貌似要為自己沒做過的事負責。浸大有同學發起運動,舍堂組也動員宿生,想還這位工友一個公道。這位工友和學生建立了超越僱主及員工的情誼,所以學生們願意幫忙她。

李:整個外判制度令學生直接找到渠道要公司交待。

2330-2400
羅:現在是phone in時間。陳先生你好。

聽眾陳先生:我支持你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你們。一月頭兩個星期就有三次遊行,包括李國章那次我也有去行。第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考慮離開香港,去外國讀書會否好些,雖然這會是香港的損失?第二,學聯會否再重新整合,有更大的力量?個別學院單打獨鬥很困難?第三,立法會選舉,你們會否有角色?會否考慮戴耀廷提出的方案?

羅:會否去海外升學?你夠不夠GPA?我個人沒有這個想法,因為想留在香港。

李:我有想過去台灣讀書,但始終歸屬感在香港。

羅:第二個問題是會否團結學界?不同學生會退聯後,我們都一直有合作,包括港大罷課事件上我們有緊密溝通,不同持份者的方向都一致,就是修例及廢除校監必然制;至於會否入聯要看學生會,是無法強迫的。立法會選舉,學聯不會以組織名義參加,因為我們是民選出來的學生會成員,下莊後有下莊後的事情,學聯不會參與立法會選舉的。我認同雷動計劃中關於拿到非建制派最多議席,會否過半數是過於樂觀但最少要有三分一。

聽眾陳先生:過三分一是否好點?否則政府不需俾面你們。

羅:是的,多謝聽眾陳先生。在有些議題我們一定會合作。

李:現在也多了自資院校的學生會發聲,關注自己院校的工作,即使他們沒有加入學聯也有合作。

陳:未來方向是重新整合公民社會,現時公民社會有更多不信任,未來是否可建立溝通平台,得到互相?港大事件後,很多人都說不同價值觀的朋友都可以為一目標合作,我覺得信任是公民社會做到抗爭第一件要做到的事。

羅:關於勞工問題,浸大有甚麼想補充的情況?

李:浸大舍堂組要求外判公司交待及校方交待日後如何處理這狀況,但兩個parties都未有回應。

李:嶺大以前試過工程部工友參與罷工後被外判公司迫逼離職,但我們沒有甚麼事可以幫忙,因為校方會將事情推給外判公司,不關校方事,外判公司也不理會學生。嶺大也會在校董會提議開多方平台,看大家能否就這事情多點討論,而不是找不到溝通的渠道。

羅:希望未來校方能達成改善勞工待遇的方案,將責任放在校方身上。原來亞視未散水也未出糧,他們已沒出糧兩個月,員工大會上,高層說過年前無法出糧,為何他可以拖這麼久糧?

李:很多員工在亞視經歷這麼多事情仍留在工作崗位,但還沒有糧出,是很悲哀的事。

陳:在社會上有很多勞工議題,一直以往香港的勞工議題很嚴重。

羅:大家對於勞工意識不是很足夠。大家執著外判就是專業的迷思,從而給外判公司榨取勞工的剩餘價值,香港的勞工權益的保障的很差,社會要凝聚共識,對勞工問題有更大警覺性。社會以往有努力就有回報的思維,但社會狀態不停惡化中,大家對於保障勞工的文化要有所改變。

陳:早前梁振英的施政報告,沒有提及勞工政策,只不停提及一帶一路,為中國服務,這個政府沒有理會勞工及基層權益,只為大財團或其他地方的資本服務。美國傳統基金會說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是最大的,包括勞工自由,但這其實是僱主可以自由地剝削勞工的自由。

李:是資本家的自由。

羅:香港一向以經濟自由自居,但自由的另一面代表沒有監管,開放的市場不代表人們容易入去競爭,因為有很多壟斷的情況。

註:即聽即打,非筆錄。詳細內容請收聽節目。非fans。沒故意剪輯。

以往集數重點:【http://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17455

圖源:學運連線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