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胡逢瑛:俄媒體為何背離全球化

大公報      
2006-05-18

俄羅斯並不急於加入全球化的體系當中,原因有二:第一是俄羅斯輸出的是軍火武器和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這些軍工產品俄羅斯有絕對的優勢和決定權,俄羅斯並不需要利用全球化來達到它的利益獲取。第二,包括廣播電視的數位化技術,俄羅斯有自己經濟與產業政策側重點。

當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為因應全球化浪潮所帶來的榮景或衝擊做好準備時,俄羅斯政府卻在媒體改革上選擇了一條較為孤立的道路,在俄羅斯學界有將俄政府的行為稱為「民主的保守主義」或「俄羅斯新保守主義」。全球化下的媒體角色有兩個關鍵支柱,就是文化與產業,一方面,媒體是推動文化的載具,具有宏揚文化的功能與責任,其從事的是一種文化事業;而另一方面,媒體本身也生產文化產品的企業組織,必須有效經營管理來達到營利,以維持媒體本身的運作。結合來看,媒體與文化產業密不可分。

文化產業屬於國際服務貿易領域,內容牽涉知識產權相關的文化產品,包括印刷品、文學作品、音樂、視覺藝術、電影、圖片、廣播、電視、遊戲以及體育產品。從1980年到1998年,每年文化產品的世界貿易額由953億美元激增到了3879億美元。然而,國際間文化貿易的發展並不平衡,主要是集中在少數發達國家之間進行。不論是技術與內容,美國都是全世界的最大輸出國,在文化產業的國際貿易活動中佔最大宗,所以美國要竭力保護知識產權與技術專利,對任何侵權者實施貿易制裁的懲罰手段。那麼,俄羅斯媒體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事實上,俄羅斯媒體並沒有為迎接全球化做好準備,原因基本上在於文化的隔閡和產業的差異。

文化自成體系

俄羅斯是饒富文化藝術的大國,俄羅斯的文學、音樂、芭蕾都在近三百年當中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與世界各國的交流當中,俄羅斯總是希望融入西歐國家當中,成為歐洲國家的成員。在俄羅斯年輕人當中,法語成為他們最喜歡學的外語,其次是西班牙語和德語,然後才是英語。試想若是美國大量的電影與流行歌曲進入俄羅斯的電視與廣播媒體當中,那對俄羅斯年輕人會有什麼影響?首先俄羅斯人本身要喜歡美式的表演風格與生活態度,但這恰恰是俄羅斯年輕人不能完全適應的。俄羅斯人喜歡有深刻的語言對白,重視演員的的演技,這些都是美國電影在大量科技的運用之下可以不重視的部分。再者,如果年輕人要從電影中學習美式的生活,他們會發現在俄羅斯是很不適應的,因為彼此的生活環境是很不相同的。在俄羅斯年輕人並不被鼓吹要消費任何流行的科技產品去進行娛樂活動,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電視節目當中發現沒有這些奢侈品的消費廣告以及為銷售此類產品製作的節目看出來,再加上俄羅斯的經濟水準並不如美國,年輕人並不會花太多的錢去購買或經常更新這些消費性的產品,例如汽車、電腦或手機等等。

軍工業有優勢

如果俄羅斯年輕人都崇尚美式文化的話,這勢必對俄羅斯文化的保存與宏揚構成一種打擊,若是年輕人都不重視本國傳統文化的宏揚與維護的話,那麼俄羅斯文化將會走向滅亡的道路。此外,國內的老人與年輕人一定產生文化代溝與認識隔閡,這些溝通障礙或是知識鴻溝的衝突與落差,對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對於培養一個民族的自豪感而言將會帶來負面的衝擊。現在俄羅斯的知識界與精英階層都不樂見美國文化取代本國的文化的趨勢產生,他們認為文化的滅亡等同一個國族的滅亡!因此,俄羅斯政府藉由控制傳播體系,用來避免美國文化藉由媒介渠道侵蝕俄羅斯的文化。當然媒體經營者與政府對此是保持對立的立場。這才會有普京嚴格控制廣播電視的管理體制而放鬆報紙多元自由發展的兩手策略。

俄羅斯本身是武器生產與航太科技的大國,但由於這些是屬於軍工產業,俄羅斯並沒有轉為民間用途,因此,這些技術短期之內並不會對民眾生活便捷化與舒適化產生什麼直接的影響。由於俄羅斯能源豐富,這也注定俄羅斯走上重工業的道路上來,這讓俄羅斯總是在世界經濟體系之外建立一套獨立的運作系統。因此,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倡導的科技生活化或是多媒體的互動性並沒有在俄羅斯產生巨大的社會反響。難道俄羅斯年輕人不喜歡現代化的傳播模式嗎?事實上,我們會發現,其實並不是俄羅斯人不喜歡現代化的傳播工具,而是政府在這方面並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與計劃來發展與此相關的電訊產業。俄羅斯媒介若是要便捷化就必須配合產業技術的發展,這一部分因為俄羅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葉利欽執政時期,整個經濟發展還停留在原始的掠奪階段,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寡頭都在忙著輸出資金與賤賣國家企業的設備和能源,並且忙著防堵俄共再度執政而進行的各種政治鬥爭,這些都使得俄羅斯並沒有為全球化做好準備。

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總統試圖想改變俄羅斯的經濟結構,然後國企私有化的結果卻是造成俄羅斯金融工業寡頭的形成,他們在私有化過程中成為國有企業私有化的受益者。這些政治經濟界的精英在葉利欽執政的第二任期開始形成寡頭經濟的體系,這些寡頭們的勢力涉及媒體,媒體是他們參與政治的工具,1996年6月總統大選前夕,當時的總統葉利欽的民意支持度最低到一個百分點,而俄共領袖久加諾夫仰仗俄共國會第一大黨的勢力,士氣如日中天。當時葉利欽尋求這些媒體寡頭們的支持進行電視競選宣傳活動,包括選前三天大量播放史大林肅反的紀錄影片,攻擊俄共的極權形象,這些都勾起人們對過去不愉快的一種痛苦回憶與憎恨情感,另一方葉利欽在鏡頭前被競選幕僚設計成為一個能夠與民眾跳傳統舞蹈和能夠與年輕人大跳的士高的健康可親的總統。葉利欽連任之後立刻進行了心臟搭橋的手術。

媒體國家化

那麼俄羅斯是否希望加入全球化的體系當中呢?事實上,筆者觀察到俄羅斯並不急於加入全球化的體系當中,原因有二:第一是俄羅斯的文化產業與技術產業並不輸出,輸出的是軍火武器和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這些軍工產品俄羅斯有絕對的優勢和決定權,俄羅斯並不需要利用全球化來達到它的利益獲取。中國、伊朗、朝鮮、埃及和印度等國家都是屬於文化語言獨特和政治宗教自成體系的古老國家,與美國當代流行文化產生了一定的衝突。

第二,對於美國輸出的資訊產業,俄羅斯目前採取寧可不接受的方式,包括廣播電視的數位化技術,俄羅斯都是採取歐洲規格。俄羅斯與中國都有自己經濟與產業政策側重點。

目前俄羅斯在能源價格攀高的情況之下,利用國家資本推動完成廣電媒體的數位化進程,但是由於俄羅斯幅員遼闊,數位化進程在俄羅斯並不會產生如其他國家聲稱的各種好處,因為從文化隔閡與產業差異的因素,都使得俄羅斯不會鼓吹這方面的議題,然而這使得俄羅斯又走上孤立於世界的老路。但是由於俄羅斯資源豐富,使得俄羅斯可以為了國家利益採取不妥協的態度,這一點使得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再度崛起感到非常警惕與擔憂。

作者為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