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這是一座怎麼樣的森林?

這是一座怎麼樣的森林?

作為村上春樹迷,當《挪威的森林》的電影版甫一上畫,便急不及待地進戲院觀看,看罷後想寫篇評論的念頭一直揮之不去。但寫關於改編小說的電影的影評不好寫,因為很容易變成在比較電影與小說之間的落差。這樣寫的話,難免對導演有點不公平,因為實在有很多原因(如片長、原作本身) 會引致那些落差。故筆者希望能放下對原著固有的印象,不用「我覺得電影應該這樣…」的視角落筆,而是從另一角度入手,嘗試代入導演陳英雄的視角,評論在他鏡頭下投射出來的《挪威的森林》。

層次分明的森林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能有條理地敘述,電影版章節分明,每章都有各自要表達的內容。例如電影開首部份是第一章,這是渡邊、直子和木月「三人行」的年代,他們經常在一起,儼如只活於自己的世界般。這一整段的對白不多,連背景音樂也是十分寧靜,藉此拱托出這段簡單而美好的歲月。

木月死後便是第二章,鏡頭一轉已是60年代末,這時候學生運動正鬧得熱哄哄,多數學生都投入其中,甚至強行要求老師停課。不過主角還是老樣子,對於直子和木月不在身邊的他,幾乎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連同房離開,也只是留下一張字條,一聲再見也沒有。為了突出渡邊的孤單(渡邊在戲中稱自己不是孤獨,只是不想亂交朋友),導演特意將他和其他在街頭上示威的憤青們作對比。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章,關於愛情的一章。這章由直子出現開始,直至渡邊結束痛哭為止。幾段感情線都集中在這章發生:渡邊與直子的開始和結束;永澤與初美的終結;渡邊與綠子之間的曖昧。最後一章則是「後直子時期」,像樂曲的coda一樣,以渡邊與綠子的開始作為整齣戲的完結。

這樣的處理也許真的能把故事更有條理地敘述,但是章節之間的關聯不多,通常只是加插主角打工的畫面,令電影的故事性和連續性大減,情節變得零碎,例如木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何他對直子有這樣深的影響?直子原本已經是如此神經質,還是木月死後才性情大變?還有永澤為何對初美如此冷淡?相信很多觀眾會因此而摸不著頭腦。

充滿隱喻的森林

導演在電影中加進不少暗示性的符號,力圖加強敘事的深度。最明顯的是直子漫無目的地走路的習性,顯示出她內心的混亂和不安。有趣的是,這種習性在直子死後「轉移」往綠子身上:這時渡邊打電話話給綠子,綠子一面拿著聽筒說話,一面在家中四處遊走,暗示了主角的對象從直子轉移至綠子。

另一個較明顯的符號是綠子的笑容。她的笑固然可以理解為「源自她的自信和陽光性格」,並與直子的陰暗性格作對比。但如果細心觀察,可發現她的笑容很硬,像刻意堆砌出來的。此外,雖然她口沒遮攔,又嚷著要和渡邊看色情電影,但她卻是除初美外,唯一沒有和主角發生親密關係的女角,可見她「得個講字」,實則是一個柔弱的女孩,不想示人以弱(因此不想主角出席她父親的葬禮) ,笑容只是保護自己的面具,她內心也是希望得到主角的愛作依靠,所以她和直子不過是同一塊硬幣上的兩面。

至於初美與永澤的故事雖看似和主線故事關係不大,但從初美對永澤的一往情深,卻換來一個悲劇性結局,令人感受到一種「天若有情天亦老」的無奈之餘,亦預告了渡邊與直子的故事終必以死作結,同時反映了愛情不一定能帶來幸福,它還可使人黯然神傷。

陳英雄的《挪威的森林》

對電影進行分析過後,再與原著比較,可更清楚了解導演的心思。小說的篇幅長,對各個人物都可以有詳盡的介紹,亦對主角日常的生活有頗多著墨。但礙於片長所限,陳英雄不得不把電影聚焦於愛情上,因而將不太相干的人(如同房「敢死隊」)和事(玲子的背景)刪掉。這樣便解釋了為何電影對永澤和初美有著不平衡的處理:對二人只有少許描述,但初美質問主角的一幕卻仔細地保留(用以預告直子的下場)。而且,為了減少令觀眾混亂,導演甚至將書中一些重要的情節摒棄,例如在原著中,主角曾明言他知道直子是從未愛過他,但在電影中則完全看不出來,否則的話,觀眾對直子的行為必定會更加百思不得其解。

書中有大量獨白,藉以交代情節、角色的性格和主角的內心世界。但電影版沒有很多內心獨白,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隱喻。例如電影中渡邊曾弄傷了左手手掌,及後他故意再次弄傷自己的一幕,透過表現他正處於由受傷到康復這個過渡階段,暗示他在愛情上也正從直子過渡到綠子;再次弄傷傷口表示他力圖維持受傷(愛直子) 的階段,並說明他內心其實也是傷痛的,不過他甘願承受。

不得不提的是性和音樂,這兩者都是村上小說的特色。對於前者,電影基本上是全部保留下來,只是沒有如小說般露骨。但對於後者,導演把它從故事中抽出(如玲子彈奏音樂和綠子唱歌的情節),以畫外音取代:通過風格化的拍攝手法,電影營造了幽靜的氣氛,減少了背景音樂的需要,亦因如此,每當音樂奏起時,觀眾們會格外留意,變相加重了音樂的重要性。

後記:要放棄自己固有的看法,改從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導演的角度出發,去評論一套改編自小說的電影,難度的確十分高,自己也曾因無從下筆而想過放棄。可能有讀者認為不應該這樣評,或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侖不類,但無論如何,我已完成了自己給自己的挑戰,也更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所得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