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邁向雙語走出絕地

(上)

「 譚萬鈞:「教學語言政策」未能照顧 每一個學生的境況,其所採取的 策略便與政府主流教育政策的方 向出現極大的矛盾。 」

「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諮詢文件」(下稱「文件」)面世,再次確立學生英語水平、教師英語水平及學校之語言教學支援三項準則,延續「一刀切」的兩分策略,並高舉「學生利益至上」的理念抗衡既得利益者,確保是次之修訂政策能平安著陸。

這項政策,在「文件」面世前後,皆引起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主要是中英分流政策並未能徹底解決「錯配」與「標籤效應」兩個久已困擾教育界、家長及學生的問題。

兩類錯配失生力軍

首先是「錯配」的問題。建議中的政策保留學校收錄之學生若有百分之八十五達標,則該校便可採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從這個標準引申出來的情況是學校收錄的學生中,最多可能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的英語水平未能適合進行英語教學。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會遭遇到重重障礙,引致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下降,令他們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變成逃兵。

此外,「文件」亦公布研究報告,有近四成學生是具備足夠能力透過英語進行有效學習(文件3.6段)。這批學生當中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被派往「中中」,造成另一批為「錯配」學生。這批「錯配」的學生,與上述的一批學生比較,因為他們以母語進行學習,他們的學習經驗會較為愉快,而成效亦較佳。但他們的英語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最大的發揮空間,卻是成疑。學生本身的損失不用說,香港在持續發展為國際大都市方面,亦會因這種「錯配」而損失一批生力軍。

上述兩類「錯配」學生的數目,並無公開資料可參考。但就以每級七萬學生作為基數,「錯配」的百分比即使是單位數字,學生數目也有數千之巨。

照顧全部學生需要

無論如何,即使是少數學生,政策制訂者也應予以充分照顧。回顧過去半個世紀,世界各地的教育政策,莫不以「一切為了學生」為出發點,為下一代打造美好的未來。以美國為例,聯邦政府已推行「一個不能少」(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政策多年,香港近年也強調融合教育,更在正規教育之外,提供展翅計劃、毅進計劃、職業導向課程等,照顧不同性向的學童的學習需求。從這一角度來看,「教學語言政策」未能照顧每一個學生的境況,其所採取的策略便與政府主流教育政策的方向出現極大的矛盾。

標籤效應分化教界

其次是「標籤」效應。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標籤」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被「標籤」為二等人的成年人,較易將「標籤」效應化成動力,發奮自強,青少年則困難得多。初中學生的情意發展仍未成熟,受到「標籤」後,多採退縮的態度,因而影響日後的健康發展。

現行的教學語言政策已將學校一刀切地二分為「英中」及「中中」,文件建議的三項標準雖然清晰了成為「英中」的條件,但同時亦因而強化了「英中」是最優秀學校,錄取的都是第一等的學生這種觀念。「中中」被標籤為二等學校,而就讀其中的學生也被標籤為二等學生。標籤效應分化教育界,造成惡性競爭,扭曲了教與學的方向。就讀於「中文學校」的學生被「標籤」為失敗者,自我形象受創,不但會為自己的發展空間封頂,甚至會變得自暴自棄。

(下)

難道香港教育就從此被困於絕地嗎?未必。細看「文件」建議中中可選擇在「英語」課外,「用不多於15%的課時,提供以英語作為媒介的教育出路延展性學習活動。」(見「文件」3.51段)這項建議隱藏着解開困局的契機。

自訂英語教學課時

這項建議提出學校可自主決定百分之十五的教學時數用英語教學,擴闊了校本專業決策的空間,值得支持。更可為中文中學鋪出一條生路。

翻閱教統局出版的中學概 覽,我們不難發現絕大部分中中,只有英文是以英語進行授課,故此中中的學校群較為統一。但英中的學校群卻出現較多差異。英中以中文授課的科目,少則有兩科 (中文及中史),多則達十一科。以學生浸淫於「英語」授課的時數來看,有同學會經歷多至每周三十二節(以每周四十節為計算基礎),但亦有少至廿一/廿二 節。

另一方面,中中的英文科必須以英語進行授課,假設學校安排每周的英語節數為十節,再加上「文件」中建議的措施,在「英語」課外,選擇百分之十五的課時(即六節)以英文進行延展性教學,中中的學生浸淫於英語授課之每周課時達十六節。到此為止,中中與部分英中學生浸淫於英語授課之課時差距為每周五至六節,即百分之十二點五至十五的課時。

縮窄中中英中距離

再如「文件」建議:「所有中學……, 應同時致力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因此,學校有充分理據強化英語教學,於課餘加添英語增潤課時,譬如每周五至六節,(學校亦可彈性選擇周六或其他時段上該 等課程),則中中的學生浸淫於英語的學習時數將與英中看齊。以每周五節計算,學校需要增聘一位老師,以現時學校已有的資源計算,困難不大,更何況「文件」 亦建議撥出更多資源予學校。

按能力分流創多贏

倘英中或中中都可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分流教學,英中或中中錯配的學生均得到最有效的照顧。屆時,學生浸淫於英語的課時都一樣,所有學校都名正言順的中英並重,實踐「雙語」教育,除了滿足家長、學生及學校的需求外,亦彰顯專業精神,更可對香港持續發展為國際大都市作出貢獻,達致「多贏」的局面。

實踐了這種安排後,英中與中中等名詞已變得毫無意義。如家長及學生均充分了解這種情況,他們在選校時亦可作出較適當的抉擇,毋須以教學語言作為單一的參考標準。香港學校體制亦可避免被授課語言分割,學生可以不再被標籤。「文件」3.51段,已提供了一塊跳板,只待各界人士,尤其教育界工作者,發揮集體智慧,跳出框框,走出絕地。

譚萬鈞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兼任教授
伯裘書院校長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