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流行樂壇的範式轉移

看過2010香港樂壇:超錯一文的讀者,大致會同意作者對香港流行樂壇的狠辣批評。其中首尾兩段

「千禧過後的十年樂壇無疑是香港樂壇最暗淡無光的時代,一零年的香港樂壇更是病入膏肓了,歌手們只懂因循,不懂創新;只講效益,不重製作。」

「為了賺取最大效益弄得自己形象支離破碎。香港樂壇拋錨超錯,確實讓人痛心。歷越十年浩劫,是時候痛定思痛,反醒一下過去十年為甚麼搞了一個這樣的爛攤子。」

更是鞭辟入裡入木三分。

然而,值得我們細心分析的是,除了文中痛斥的「沒有用心做好音樂」以外,到底還有什麼因素導致香港流行樂壇步入隆冬?

事實上,撇開歌手素質欠佳及商業K歌泛濫等老掉大牙的答案,愚見以為,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促成樂迷心態的劇變,也是一個關鍵元素。

這裡指的當然不只是寬頻及分享軟件盛行令非法下載猖獗直接影響業界收入一類人所共知的答案,在以下的篇幅,我們將會嘗試從不同角度剖析互聯網世代對音樂的新喜好。

全球化下的競爭

在七、八十年代,香港是亞太區,尤其華人圈子著名的流行文化產業「出超地區」。基本上,任何有意在中國人市場發展的演藝人都必須要到香港「試水溫」。反之,好些在香港半紅不黑的藝人,只要願意「離家出走」到鄰近地區例如大陸或台灣,均取得不俗成績。回顧整個八、九十年代,香港演藝圈一方面受惠於「淨文化輸出」,但與此同時,香港的文化工業生產者及消費者卻未有適時好好鞏固及強化整個系統,反而短視地不停抄襲自己的作品,終於,消費者的品味和產品的質素無法在「黃金年代」得到提升,並種下禍根。

隨著經濟急速發展,亞洲各地近年來亦大量製造自家出品的偶像明星,其中尤以韓國和台灣的情況最明顯,他們甚至成功地打造了一套具有區域特色的流行文化,例如K-pop和台式 Hip-Hop。儘管一直以來也有不少「崇洋媚外」的本地年輕人專門研究較冷門的外國音樂,但和近年的韓風台風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而隨著互聯網的盛行,香港青少年比以前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不同地區的流行文化

結果,固步自封的香港演藝圈便陷入苦戰。

從Ipod的playlist或電話鈴聲到學校的sing con,我們的年青人由開始接觸外語歌到不習慣聽廣東歌,需時不過幾年。正如我在網絡時代的「金曲」一文中提到,當最有市場價值的陳奕迅,也只為香港市場提供「有限度服務」,廣東歌的市場還可多守幾年?

不求好聽只求好玩

後現代社會的最大特色,就是喜歡透過戲謔的方式顛覆權威,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星爺式的惡搞。(見拙作通俗文化反轉再反轉:從無厘頭年代到冷笑話世紀的啟示)

回顧本地樂壇,雖然曾有林敏聰和曾志偉的「有冇線電台」及無線搞笑節目如早年的EYT或今天的福祿壽上出現的改編新詞,但大致上香港聽眾仍習慣將流行曲視作情感表達的載體,而不是顛覆社會的工具。特別在K歌盛行的九十年代,不少文化評論者均力斥樂迷只懂「被動的接收」,甚至有沉溺於流行曲中廉價情感的傾向。

然而,隨著流行音樂的消費者對工業化大量複製方式產生的單一歌曲類型感到厭倦,他們開始不甘於自己的被動角色。而影音交流網站的出現及編輯軟件的普及,亦方便受眾進行音樂的「二次創作」,而最常見的當然是把歌曲改編成不同版本。

此外,網上討論區文化的崛起(最經典的當然要數香港高登),更令改編歌曲變成「潮物」。年青人爭相加入改歌大軍,並銳意令一些本來沒趣或質素欠佳的歌曲覓得新意義。(許志安主唱的廣告歌尖尖尖便是上佳例子。)為了挑戰傳統的商業主導市場模式,網友更樂意發掘並推介一些有質素的非主流作品,就以本年為例,年中冼灝英的「最後的溫柔」及年尾歌隊T.O.N.I.C.K的LAST CHRSITMAS便是在幾無主流傳媒宣傳的情況下大放異彩。

偶像已死 Band友當道

最後一點,比較簡單。由於K歌市場慢慢萎縮,造星的效益愈來愈低。引進成本更低的音樂作品便成為營運商的重中之重。除了電視台希望透過真人騷或選秀方式尋找新星外,另一個常見的處理手法便是引入一些本身可以負責曲詞編唱的唱作人或樂隊加盟。

以香港近年冒起而又可以繼續出碟的新人為例,除了一小撮有特殊背景或人脈的人外(如林峰),單以外形取勝純走偶像路線的人已經所餘無幾。因此,如果以樂觀的角度看,香港樂壇可能因為市況不景而重回正軌。

後記:

2010香港樂壇:超錯一文的作者認為2010年是香港樂壇的萬曆十六年,但愚見以為,今年不過是整個市場出現範式轉移前的陣痛過程,熱愛香港流行音樂的大家實在不用太擔心。

又,本文為網絡時代的「金曲」一文之姊妹作,有關網絡盛行如何影響香港樂壇,請移玉步請往閱讀。

原文(含延伸閱讀,<當林峯遇上冼灝英>及<網絡時代的金曲>
http://tommyjonk.xanga.com/738525848/%E9%A6%99%E6%B8%AF%E6%B5%81%E8%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