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夕陽餘暉也可發一點光

夕陽餘暉也可發一點光

在很多人眼中,在幕前幕後搞許冠傑網上演唱會的大都是「廢老」,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老,大部分都屆耳順退休之年,登六望七上八,行將就木,連主角許冠傑亦七十一歲了,甚至他們從事的行業,亦隨著香港的衰退敗亡,逐漸消逝,最終都會大江淘盡浪花,被時代淘汰,消失於歷史當中。

我同意,對於年輕新世代而言,他們(我們)都是過氣的,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音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物,是全世界顛撲不易的定律,沒有例外。不要說我孫女兒一輩不會聽阿Sam的歌,在樂壇上曾經風靡全球的天皇巨星如Beatles、Rolling Stones、貓王.......今天千禧新世代以至九十後,恐怕有些連名字也沒聽過,更不消說他們的經典金曲了,就正如我們的一輩,亦不會為上一代的法蘭仙納杜拉、葛蘭、潘迪華著迷。坦白說,八十年代香港紅透半邊天的天皇天后,回歸後不少出來辦演唱會「標尾會」,也曾掀起一陣熱潮,但近年已無以為繼,莫說「歌神」阿Sam,就是我年輕時崇拜的Beatles主音歌手之一Paul McCartney 出來開演唱會,我也?會有衝動去捧場。

我昨晚沒有即場去聽許冠傑的On-line Concert,時差關係,今晚溫哥華時代電視台重播,我會看看。不是為了懷舊,緬懷昔日令人喜怒哀樂的日子,而是欣賞他們簡單的初心、感激他們無私的奉獻,以及向香港大半過世紀賴以生存和成功的CAN DO精神致敬。香港目下的所謂「時代革命」成功與失敗,香港的未來會變成什麼的樣子,孰好孰壞,沒有人知道,現實地看,大家心中有數,心照不宣。但上一代的香港人,眼見香港身處危難,心繋所危,盡自己一點微力,希望可以對時艱作點幫助,能否奏效已不作計較,大家盡力而為而已。

這種「香港精神」,你可以批評只是份屬「廢老」既得利益的上一代的獅子山精神,已經過氣,年輕新世代不會賣賬,無動於衷。Fine,就互不存在好了,但香港本土意識的形成和冒起,始於六七年暴動後的七十年代,五十多年來,經歷無數大大小小風雨,由六一八雨災、八九六四民運、九七危機、廿三條風波........以至無數天災,都是這樣子撐過去。今次幕前幕後為演唱會出力的人物,都是同代熟悉的名字,什麼人都有,政治立場肯定各異,可能藍比黃居多,但沒有人會為此爭拗,不會計較自己會否被人政治利用,成為「維穏」力量,只是覺得應做就去做,非常簡單。

阿旦說得很清楚,初心只有三點:阿Sam出錢出力,第一為通利琴行一班失業手足盡點綿力;第二為受疫情打擊和困擾的香港人打氣;第三可能算是「私心」,譲全世界聽到自己也是香港人的歌。

我屬於這一代,我認同這樣的「香港人」,當然是特定社會歷史時空的產物,年輕新世代不是這想,不認同,沒辦法,也是他們的自由,反正曾經存在的「香港」已經開始逐漸消失,早晚不再存在,你們選擇的「香港」,相信不一樣,我們恐怕也無緣理會了。

「廢」不「廢」不重要,只會咒罵的人,通常一事無成,自己老而彌堅,仍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才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發一點光,那怕是夕陽的餘暉。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