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陷情緒漩渦難抽身?心理學家:It’s okay not to be okay

陷情緒漩渦難抽身?心理學家:It’s okay not to be okay

記者: Koffee、MC、Rebecca

「嗨,今天過得好嗎?」

一句不經意的問候,以前日子過得尚可,一切覺得理所當然,現在發現要「好好過一天」也可能是種奢求。 在過去一年,香港人歷經一連串震撼人心的社會運動,隨即面對致命威脅的世紀病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港區國安法」快速推進,不少香港市民對前景充滿擔憂,無力感日積月累,遂衍生複雜的負面情緒:焦慮、憂傷、憤怒......以為是自己獨有的問題嗎?不!其實身邊很多人有同樣的情緒困擾, IT'S OK NOT TO BE OK.(心情不一定要好。)

社會大眾普遍忽略情緒支援 心理健康危機隨時大爆發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年初疫症還沒大規模爆發前,曾經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公佈一項香港人的精神健康研究,主要是在社會運動最激烈的9月至11月期間,對1,600至1,736名成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本港18歲以上的成人,每5人就有1人(21.8%)疑似患上抑鬱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後群(PTSD)。

《明報》亦在3月中至4月初疫情高峰期間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了解香港人面對疫症的心理狀況,受訪人數共762名成年人,結果如下:
● 26.9%及18.2%出現中至高程度的焦慮與抑鬱
● 40.6%正飽受焦慮、抑鬱、創傷後壓力症狀(或任何組合)的困擾
● 有能力花25分鐘時間完成整份問卷的人,每10人有4人呈現中至高程度的精神困擾;而且無法填妥整份問卷的隱患是未知之數,更值得關注。

情緒病一直是香港的都市病,然而社會分配較少資源到心理健康支援,亦甚少人關注到這方面潛藏的危機。有些人的心理健康抵抗力較佳,面對新的改變與挑戰可以自行調適,振作精神;相反若處理不慎,後果將不堪設想。

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認為,社會事件與疫情是港人的重大壓力來源,若源頭問題未解決,部分人的情緒仍然會受到困擾。他預見短期內需要情緒支援的個案只會有增無減,但只要抱持正面態度面對,觀察自己的情緒狀態,其實已經是正確踏出第一步。「如果諗住世界淨係得返負面嘢,咁就世界末日咗啦。」他說。


臨床心理學家 黃沛霖

正確面對負面情緒 顧好自己再顧別人

黃沛霖博士稱,負面情緒其實人人皆有:「You're not alone.(你不是孤單一個。)」我們不必責怪自己,更重要是若你察覺到身邊親友出現情緒病徵,要有耐性聆聽與陪伴,這已是對有情緒困擾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支持。他又建議以下方法,讓我們可防患於未然。

處理負面情緒需注意事項:

1. 向值得信任的人傾訴
請相信有人是理解你的,傾訴是一種有效的釋放。

2. 不要圍爐放負
集體放負容易愈講愈沮喪,正向力強的聆聽者在團體中是重要的調和。

3. 平衡思維
情緒猶如一個天平,負面事情未必即時消失,試想一些正面的事情,例如:值得感恩的東西,讓情緒回復平衡狀態。

4. 正面循環 製造快樂
人腦構造很奇妙,故意裝出笑的表情,大腦也會產生快樂情緒。時勢令心情低落,尋找快樂是錯?試重拾培養興趣的快樂,讓自己更有力氣迎接未來挑戰。

5. 吸收資訊 切忌偏食
若緊追同樣的訊息畫面會影響情緒,試設定時限接觸資訊,還有吸收不同種類資訊,讓大腦適時放鬆。

6. 規律生活 顧好身體
睡前在床上滑手機會影響睡眠質素,打亂生理時鐘,亦會影響健康及工作表現。除此,均衡飲食亦有助保持心情愉快。

7. 有效處理擔心
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試把憂慮寫在紙上,充當已處理,無謂惦記。

8. 分心法
經歷負面情緒時,試試做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緩和不安,例如:出外走一圈、出汗運動、做家務、誦經、與寵物互動、靜觀等。

懷疑有自殺傾向,避而不談是下策,但將其說出來或許是種釋放。情緒病患者許多時候需要的不是實質的意見,而是陪伴與理解。若情緒持續受到困擾,甚至萌生自殺念頭,宜盡快轉介予專業人士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