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七一特刊》-奧運.和諧.愛國.中國加油?

奧運.和諧.愛國.中國加油?
文:李敏剛(第38屆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學術幹事)

(這一系列文章,輯錄了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三十八中曾出版的評論、聲明等,現上載與各位分享。)

「為何你只會批評中國政府,又不去說說美國、英國政府做的壞事?」

「只係捉住一點來做文章,中國政府己經在xyz做得好好了……」

「中國人係要有人權,但都要有自己的奧運!」

「奧運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是中國人就應該支持。」

「反對奧運政治化!」

「中國加油!!」

危險的愛國

愛國,是一種很正當的情懷,但同時也可以很危險。危險的地方在於,激情一旦被煽動起來,就可能掩蓋了理性的思考;尤其是,當愛國的意含被有意無意扭曲的時候。

現在講愛國講得最凶的,大抵不出這樣的論調:「國家已經做得很好,不要老是批評。要從政府的難處考慮」; 而且,我們都拿著這種思維,變得容不下相反的聲音。聖火傳至韓國時中國留學生毆打異議人士的事件就是一個好例子。篇幅有限,也不打算詳細討論這種想法的源起:因為這種想法本身已經夠危險了。
犧牲小我,成全誰的「大我」?

危險是,這是一種對國家力量的強度的一種麻痺。這種說法是有對象的,而對象就是一些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國家或政府不公對待的人。其潛台詞於是就是:政府待簿了你,要體諒;政府總是為了大家好的,你們要犧牲一下。

對大家好,那個「大家」是誰? 在民族光榮的幌子下,辦一場奧運,最終得益的是誰,最終被剝削的是誰? 在為了「民族光榮」的號召下,工人用血汗換來一座座美倫美奐的場館,得到的可能卻是極低的工錢、因安全措施不足的終身傷殘,甚至不為人知地,喪命。在一個個大企業飽饜著「奧運概念」帶來的投資利潤時,阻路的胡同被拆去、無家可歸的人被趕走、再加上唱好奧運封鎖負面報道; 這些,都很容易會在黑暗的角落裡不為人知……

而在愛國的「高尚情操」之下,即使偶然發現了這一個暗角,想為他們出一句聲,都被人用和諧愛國之名,被敵視、被要求消音:剝削人權、官商勾結,都是掃興的、不相關的,「不要把奧運政治化」。

「中國加油!」

四川地震,九州同悲。余秋雨的一篇叫人不要追究豆腐渣的文章一出,即被國內外撻伐,可見無論是誰,都分得清甚麼是馬屁,甚麼是真愛國的。但畢竟針到肉時方知痛。當政府大力催谷奧運時、奧運帶來的剝削真正落在誰人身上,卻不是那麼明顯。而「愛國+奧運」卻真的是一頂非常好用的帽子。在國內和香港都有名的富商張茵被揭發搞「血汗工廠」,她未及細想都先拋下一個「這報導是惡意攻擊中國奧運」。這,不正顯示了「批評等於不愛國,不愛國等於不尊重奧運」的想法是多麼流行嗎?

政府要人加油嗎?危險的是文過飾非

因此,當愛國是由政府或建制來強調、來煽動的時候,其實正是大家都要警剔的時候。當政府經常想灌輸「政府總為大家好」、「政府已做得很好了」,我們更應小心,到底得益的是誰,到底是否有人利用人們的激情,來文過飾非,令人忽略政府的過失、的不公。

中國政府真的要人加油嗎? 尤其是,當加油化作成具體攻擊反對者的行動的時候,化作對相反聲音的示威者施以包圍、喝倒采、謾罵的時候。

文章開首引的流行講法,也就是要求平衡的講法,其實忽略了一個事實:政府不要人加油喝采,都有能力做到想做的東西; 但當政府的過失被人忽略,就真的是忽略了,被不公對待的人,是永遠的弱勢。尤其是官商勾結,用絕對的權勢壟斷司法、以至媒體等申訴渠道的時候。正如民主是為了對政府作最嚴酷的監督,我們要做的,是提防和批評,卻遠不必是喝采。

對政府,信任從來都應有限度; 尤其是,當政府不斷強調自己是可信、要求人民同情的時候。

「中國加油」,令我們忽視了幾多? 因「和諧」之名,我們在種種不公義面前麻木了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