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09網絡動員大事件:「香港反保守基督教派霸權」運動

後天是由 facebook 組群,「香港反保守基督教派霸權」運動遊行的日子,互聯網上,大家都在估會有多少人出席。究竟沒有傳統非政府組織支持的網絡動員,能動員出多少人?

不太成功的經驗

其實這些遊行其中一個組織者也接觸過我,問獨媒是否能參與組織動員,但一則我們過去的遊行示威,大部份都是以幾個人的「市民」名義發起,只有參與立會淫審諮詢(因為是業界)才以網站名義;二則是我個人對這次遊行的時機抱有疑惑,所以一直在旁觀。

記得去年因為警權問題於艷照事件中激起民憤,網民自發組織了210遊行,當時有約500人參與,然而,當時組織者於蘋果賣了整版的廣告,但遊行前的集會,卻只得民間電台和長毛辦公室主持,集會人數僅幾十人,直至起步後,大家才插隊,到警總時近500人。自始,我對網絡動員,抱有頗大的疑惑。

雖然,好戲量事件裡,Facebook「成功」動員圍攻好戲量,但整個過程,給人一個欠缺理據的感覺,而且部份聲討好戲量的理由,根本是虛假訊息(如好戲量成員強吻路人照),當場討論時,發起人也講不清楚,他們究竟想好戲量如何使用那空間。

從「反應情緒」開始

紫草認為,網絡動員是以「仇恨」為主體、被「攻擊對象」主導的「反動」運動/動員。我想,紫草說對了一半,網絡的特性往往是「即時性」和「反應性」(reactionary),心之所感,再複製、重組和散播相關的訊息,形成一股情緒。更重要的是把這些情緒反應轉化為動員(要有理據),再轉化為運動(要有改變社會的議程),則要細緻地經營論述,鞏固既有的網絡。我覺得大家都在學習。

回到這次「反保守基督教派霸權」的動員,「反應情緒」主要來自家暴條例和淫審諮詢的宗教右翼聖戰號角,另一個源頭是那些以泛道德作為管治手段/政治籌碼的政客。雖然這次遊行,組織者打正旗號「反」保守基督教派霸權,但有別於其他網絡動員,組織者很強調網絡的團結:「able to join hand」,而且在動員的過程中,亦不斷地修正綱領,如接受了方潤的意見「勿讓反原教旨主義人士自我消融」,把「反對在學校傳教這一項」改為「我們反對原意為提升學生人權及公民意識的公民教育受個別宗教團體侵害,變成個別宗教「專權」的工具。」

組織與論述經營

更難得的是,他們超越了鬆散的網絡關係,於 facebook 內建立了十多人分工合作的團隊,利用不同的平台,包括獨立媒體,面向更廣的公眾。此外,在 facebook 內,我們看到,不單是「反」的力量,而是對香港社會價值的訴求,不少意見來自有信仰的人。 

上星期,媒體行動工作坊的成員,也開始說要組隊參與了。在電郵上,我還是寫了一些顧慮,因為這次抗議的對像不是政府,而是恩福堂(一個教會私人的空間),儘管疑慮,但我仍會出席,除了作民間報導之外,會告之宗教右派和泛道德政客,這個社會是多元的,請尊重其他社會成員的價值!

遊行細節:

日期: 2009年2月15日
時間: 11:30 - 13:30
地點: 長沙灣徑(荔枝角站A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