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反吸煙反成照妖鏡 - 一個新分析方法的应用例子(下)

文化(Cultural)
首先,有需要說明我對文化之定義:文化者,時人想像之總和。 (所以即使私密至你對昨晚夢境的記憶,也算是文化的一部份,因事實上,人確可能受昨晚發了什麼夢而影響他今日的某些行為。總言之,這是我所知的眾多對文化的定義中至精簡而不失準確的。)由是,知識也不外是文化的一部份,因所謂知識其實也是一想像,只不過是更多人更深信該些想像,所以另稱之為知識而已。
說回反吸煙主題,現分從人和事兩方面言之。
「事」主要指人對吸煙本身以及反吸煙這運動的想像/印像。首先,凡事都有多種可能的看法,這也正是我提出應從六大資源層面來理解社會事務的因由,而陳女士一文其實也非殊例,它倒反映了反吸煙人士但偏重從生理(但卻忽視心理)醫學及經濟角度來塑造大眾的集體想像,實質即是以偏蓋全。換言之,它的一個副作用是進一步強化了人民凡事皆從金錢角度來衡量,其他難以量化為金錢的意義則被忽視,正是互相尊重值幾錢斤呀。既然文化即是時人想像的總和,所以一個流於偏差的想像共集,自會引至偏差、有欠正確的行為。從資源角度言之,則某種資源(經濟資源即一顯例)會高/過度累積,但卻是以其他資源之備受削弱/剝削作為沉重代價。這也正是資本主義制度剝削的一大常用手法!例子實不勝枚舉矣。
就「人」而言,反吸煙運動實際上將人民二分對立起來,並由政府帶頭鼓勵一方歧視另一方。但民主自由,一個我們一直爭取和珍重的目標,正是以寛容(tolerance)為必備條件的。在此重申,我不是盲目反對「反吸煙」,但我肯定反對以錯的手段,如歧視,來達到這目的。
總括之,香港的反吸煙運動在文化資源層面顯著是負數。但更不堪的是,絕大部份受填鴨式教育及為愚民政策所擺佈的港人,根本不為意有此損害的存在。更何況,香港的文化資源本已不足,實何堪再削矣。

政治(Political)
大家有否想過,為什麼政府選擇推動反吸煙而非其他,例如對抗全球暖化呢?有別於其他反對運動,反吸煙是極少數由政府帶頭的。若果各位認知到統治階級是以鞏固其統治為首要目標的話,這就不再那麼難解了。當然,現實中怎支配人民以鞏固統治是頗複雜的,否則也不用每年花咁多十億養咁多高官啦。但大家可注意幾個要點:
1.在(香港)政府眼中,資本家當然是同謀;但仍須依靠或經由中產來實現統治;而基層是政經統治階級的主要內部剝削來源(外部則是中國及第三世界的億萬工農等,全球化嘛) 。
2.統治階級有時可以做順水人情,但大前提是不能削弱統治權力。反之,則逆水都照做。這可說是統治階級的定律。
3.要把一件理虧的事做成,都要揾番一兩個理由出嚟,然後來一招以偏蓋全,再加一招大石砸死蟹,咁就撹掂。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政府高官,這些只是我從旁覌中領悟返嚟嘅啫。)
政府,作為最大的權力擁有者,其實是有很多的手法可用,例如更積極研發更有效的戒煙方法,又或提供更具效益的戒煙支援。何不從每年龐大的煙稅中拿一半出來做好這兩件真正幫到人不再吸煙的有效方法呢?戒煙熱線得兩個人接電話,不知每年要花幾多十億呢?呢啲不叫虛偽又叫什麼呢?
政治資源終歸是源自人民的,但那資源不是無限的,若錯誤或缺乏效益地使用之,政府與人民的關係自會惡化,人民對政府以至彼此間的信任將減低。所以總括之,香港的反吸煙運動在政治資源層面的損益是負數,雖則某些玩家卻能從中撈得更多政治本錢。

社會(Social)
抑制人吸煙可憑立法,但也可從教育、支援、資訊提供以及教化等著手。簡言之,靠立法原非上策。須知道,人對法律的尊重和信任得來不易。立法者若濫用或誤用法規,一唔掂就立新法,視之為萬應靈丹,反會落得有法不依的下場,或迫人犯法。總言之,法例不是越多越好。過猶不及也。
且,一個社會的社會資源亦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同時開展太多社會事務。由是,我們須問自己:反吸煙運動是否至重要又或至急於要發展的事務呢?它又是否具先決性?我自問是兩者皆不。
再應用到’過猶不及’的道理,凡事係有個譜,做人都唔好做得太絕啦。否則反彈力亦越大。之所以,我認為好似三十年前般處處都任人吸煙是不對的,明顯不及嘛。但現在連整個大學校園、整個沙灘也不許吸煙,難道就有十足道理嗎?
一個滿口歪理的人,是小人。那麼一個充斥著歪理的社會,又是什麼社會?一個肯講道理的人,方可知錯而能改,一個社會亦然。道理,實構成社會資源的一大原素。
故總括之,香港的反吸煙運動在社會資源層面的損益亦是負數。

由於反吸煙運動在物質資源的層面,起碼就香港而言,影響較輕,故從略。 (總不成強說吸煙會導至全球暖化罷。)

至於有何建議,其實至重要的是大家能正確判別什麼方案才是合適,而這六大資源分析框架正有助於去蕪存菁,所以不管什麼人提出什麼方案,也可先就其對六種資源的使用和損益作一快速檢視,進而先筷選出一部份較可行且較有效的方案出來,再作更深入討論,如此情況下的討論自會更具條理和效率,而不是各人各執一詞,甚至乎是各懷鬼胎。兼且,從這全方位的討論中,各持份者(stakeholders)能更理解最終方案的理念及有關的資源配套等,進而能取得更佳共識與及令其更有效順利地得到落實。這遠比常用的如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來得更佳已。 (當然,世無完美的方法。唯擇其至優者用之而已。同理,世亦無完美的方案,所以我慣問的問題是: Any better op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his multi-resources framework can be applied to all social issues. Please feel free to apply it.我也將會更深入介紹之,有興趣者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