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重建「成就」聚焦小組?

IMG_9987

圖為民間團體舉辦的<<市區重建策略>>民間綠皮書諮詢會

香港市區重建的檢討,本地經驗一直缺席,市建局一邊不斷重覆外地經驗,又指其他地方業主參與等經驗不適合本地。發展局在輿論和民間團體壓力下,終於屈服,進行本地研究,但金錢又是從市建局袋中取出,結果又相中屢次獲得市建局賞識,、多番取得其局方的研究合約和資金的港大社工系羅致光博士主持。研究題目由「亞洲其他城市市區更新政策研究 」轉為現在的「香港巿區更新的成就與挑戰研究」,奇怪的是研究重心,由較中立的政策研究,轉移突出的是香港重建的成就和挑戰。

日前,筆者收到羅博士的助理邀請參加檢討觀塘重建的聚焦小組,時間為12月1日(二),早上九時正,筆者由於上班關係未能出席,並查詢為聚焦小焦有否故及在職人仕的需要,於周末或周日時間舉行,羅博士助理的電郵回覆如下︰「是次聚焦小組的對象是居民/關注組織,所邀請及已答允出席的,均是居民/關注組織的代表。」但是居民/關注組織的代表又不用上班嗎?街坊就不用工作嗎?居民/關注組織的代表又是甚麼呢?

觀塘市中心區重建業主立案法團大聯盟(簡稱︰大聯盟)是受直接重建影響最大的居民組織,他們的成員都住在市中心,面臨賠償安置的問題,三年內積極向市建局爭取街坊的權益,理應他們的聲音應受尊重。筆者跟大聯盟查問下,他們都想讓更多街坊參與是次聚焦小組,但羅博士多次以人數為由推搪他們,只能讓一人參與是次小組。他們向筆者表達無奈,多番爭取,港大才答應如果參與聚焦小組人數不多,才多給他們一個後備席位。聚焦小組結果是甚麼?先不論其餘團體是甚麼,每團體一分鐘講話,十個團體十分鐘,一人一段話,均衡參與,結果最多人影響的團體變成一種意見,這是實況嗎?

筆者無法得知羅博士或市建局的心水「居民/關注組織的代表」,只知直接受重影響的「苦主」都不能充份表達意見,確難見到香港重建的「挑戰」。政府諮詢失效,多源於不認真和有前設,就如︰政改諮詢,醫療融資,想不到外判的研究也會犯上類似的錯誤,用時間、人數拒人於千里,難怪突出只是「香港市區更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