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網上「新媒體」如何設定話語權及在操作層面上 影響傳統傳媒?

作者為現屆嶺大文研系學生,這學期對香港網上電台及新媒體寫了一篇文章,除希望各位對網上電台及新媒體關心的朋友能提供意見,同時也希望各位能補完,對這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背景資料與個人意見,以下為文章全文:

隨著Web 2.0與寬頻網絡技術不斷普及,伴隨「增速」互聯網而生的,是一系列突破傳統單向資訊傳播控制與具備互動資訊傳播功能的「新媒體」。若簡單地在街頭上向途人以問卷方式作抽樣調查,相信很多人對「新媒體」的概念會感到含糊,例如有人會認為,所有因「新媒體」衍生的相關技術,如個人電腦、MP3音樂播放器、具上網功能的手提電話與其他數碼儲存裝置一概屬於「新媒體」,對「新媒體」的生成與運作模式仍然存在著廣泛誤解1。

所以透過今次研究,在內容上,除會介紹現時網上各類型新興「新媒體」(包括擁有互動/視像傳訊功能的Blog博客網頁,如《獨立媒體》、《Our TV》與《Youtube》等),同時研究對象還包括逐漸有取代傳統電台之勢的網上電台(如《香港人網》與《Our Radio》)。

透過分析及研究這些「新媒體」的性質與運作模式,同時窺探這些「新媒體」如何就社會時事與新聞議題設定話語權,分析「新媒體」如何在操作層面影響傳統傳媒運作,使我們對這些「新媒體」的特質與今後媒體的發展路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彙
新媒體、Web 2.0、寬頻、傳媒、載體、網上電台、視像、互動

前言
在《New Media:The Key Concepts》2一書中,作者 Nicholas Gane與David Beer就「新媒體」所涉及的六種不同概念,包括:Network(網絡)、information(資訊)、interface(介面)、archive(存檔)、interactivity(互動)與stimulation(模擬)等不同範疇作了簡單的概念展述。

Gane認為,大部分在Web 2.0年代出現的「新媒體」,均擁有上述所列各種不同範疇的基本特質,例如「網絡」泛指互聯網,或由互聯網衍生而成的無綫光纖網絡(方便高速定點及流動數據傳送);「資訊」代表內容;「介面」則代表「新媒體」透過不同形式載具與受訊者進行互動訊息溝通;「存檔」與「互動」功能則充分反映「新媒體」可被選擇及「隨選隨播View on demand」的特性(不受播放時間約束及為受眾提供觀看內容自主選擇權),而最後一項「模擬」功能,則主要結合Reality Show(真實模擬或仿真模擬)及透過不同媒體與表達形式,如電腦動畫去模礙真實事件3的特質(除了Reality Show或擬真動畫,這裡又可解讀成為上網經常使用的另一種網上虛擬身分)。

當然,上述這些概念只是作者對解構「新媒體」特質應用的幾種不同範疇解釋。透過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研究「新媒體」如何運作,和探討分析「新媒體」使用的幾種不同概念,包括:組成(formation)、操作(operation)、模式(information)、性質(nature)與可行性研究/嘗試(Possibility & Pilot testing),相信各位將會對「新媒體」的定義與特質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直以來,對於「新媒體」一詞與「傳統媒體」兩者之間的分別,最簡單的「二分法」是前者採用電腦數碼化方式處理資訊數據,同時依靠電腦換算及演釋所有資料,(「新媒體」傳播資訊的方式多具備互動特性(多方向、多點互連)),而後者(傳統媒體)則只會單純地利用舊式、傳統、類比、單向性資訊傳播模式,以印刷文字、平面廣告、聲音與模擬訊號電視影像,演釋單向的訊息傳播。

但實際上現時網上非常流行的「新媒體」其實並非一朝一夕演變而成,自從1995-2001年科網泡沫爆破至今,經過多年沉甸,透過網絡傳播的模式開始逐漸產生微妙變化。由當年的.com網站傳播與資訊內容篩選(仍依重傳統傳媒單向資訊傳播的模式),逐漸演變成今天更自主、更具互動性與選擇性質更多元化的Web 2.0傳播模式(包括自選聲、畫、博客、互動文字與視像檔案記錄等),如沒有足夠頻寬與相關配套技術,「新媒體」(如今天的《Youtube》網站,相信不會於這一刻出現。

與此同時,基本傳播模式的轉變與使用「媒體」本質的不同,使「新媒體」與以往舊式網頁普遍採用的html編碼、簡單文字與圖片展示,在性質上已有明顯分別(今天,即使是最單純的網頁設計,亦會使用了更多不同類型的敘述語言,包括PHP、JSP、Java與ASP等,使網頁互動性與自主設計更方便直接)。

但「新媒體」全然是新的嗎?研究「新媒體」,是否需要用家完全使用全新技巧?同時,我們應以怎樣的態度看待「新媒體」?和分析「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兩者之間的主要分別?以下,讓我們一一針對上述問題小心回答。

透過閱讀Lev Manovich的著作4,透過分析電影與數碼媒體之間兩者一直存在著的互連關係,使我們不難找到「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其實在發展脈絡及技術改革進程中,一直存在著某種連繫。所以新媒體的發展和使用模式其實與傳統媒體一直保持著一種密切關係(呼應上文「新媒體」其實並非一朝一夕演變而成),同時新媒體很多時其實都是由傳統媒體,配合新技術和貼連互聯網發展演變而成,所以在本質上不少新媒體其實都有繼承傳統媒體脈絡(包括借用傳統媒體運作模式、人脈(從業員或媒體創作者)及製作模式),再把內容重新包裝,演釋並以「新媒體」的方式發送傳播。

若要簡單地釐清「新媒體」定義:「新媒體」其實有別於傳統印刷或透過無綫電傳送聲音與影像的傳統媒介。雖然「新媒體」某程度上仍保留舊式傳媒的特性與基本功能(主要是為受眾提供資訊),但「新媒體」還同時利用互聯網與個人電腦作為資訊傳送載體,把資訊透過互聯網實時同步發放。此外,與傳統傳媒不同,新傳媒普遍擁有「互動」資訊共享的特點,例如透過不同的載具接收來自「新媒體」資訊的人,一方面是收訊者,另一方面亦可透過一些具備互動功能的網站,如《Facebook》、《Twitter》等互相傳遞訊息與分享資訊,甚至透過嵌入方式,直接把來自《Youtube》的程式碼及影片內容直接套用到其他網站上,一改以往傳統傳媒單向資訊傳播的法則。

新媒體的種類與發展
新媒體種類凡多,但目前以網絡新媒體、流動新媒體、數碼新媒體為主軸。在具體分類上,新媒體又可細分為門戶網站(Web Portal),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y),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對話鏈,博客,網絡文學,動畫,遊戲,電子書,網絡雜誌/電子雜誌,網絡廣播,網絡電視,手機短訊,手機報紙/出版物,手機電視/廣播,數碼電視,IPTV與流動電視等,數目之多,實在多不勝數。

由於大部分「新媒體」均具備互動與容許受眾選擇內容的特性,所以「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比較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不同,便是內容的散播途徑眾多,而且內容不單止由傳媒負責散播,受眾本身亦有份散播內容(主要透過討論區、BT、FTP、Email、或貼出普通的網站連結)。

相對於傳統傳媒,「新媒體」內容不單止散播速度快,所涉及的受眾層面亦相對廣泛。以傳統印刷雜誌為例,即使以任何方式發布內容,其傳播訊息的速度總不及網站即時更新快,正因「新媒體」擁有這些特質,使「新媒體」近年搶佔了不少傳統傳媒的市場空間,一些傳統傳媒為面對競爭,不得不作出相應轉變,例如設立屬於自己雜誌的網站,嘗試利用過往在受眾之間已建立的認受性,在「新媒體」之下仍嘗試保持與讀者的緊密連繫。

所以環顧本港多種不同性質的傳媒,如雜誌、報紙(日報)與大氣電波電台(如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及新城電台等),面對「新媒體」對傳統傳媒角色與受眾市場的衝擊,這些傳統傳媒紛紛於九十年代後期先後設立自己的網站及嘗試把部分內容以「新媒體」多元化的發放方式傳播,以便讓自己面對「新媒體」強敵橫伺的競爭下,仍保持足夠競爭力。

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另一種特質是較少受傳統監管機構(如電訊管理局或廣播事務管理局)監管,例如在《Youtube》或其他網站如《Vimeo》上發放影片,只要影片題材不涉及敏感內容或被公認為不合法(如含有戀童或色情內容),又不侵犯其他版權持有人版權的話,基本上用家發放任何形式的內容均沒有明顯限制,配合具備視訊播放功能的手提裝置如iPod Touch,在蘋果電腦網站及《iTunes》5軟件內,用戶可自行下載由世界各個不同國藉用家自行製作的視像與聲音檔案內容(這種以用家主導的媒介方式稱為Podcast,意即iPod +Broadcast),甚至有很多世界頂級學府,亦經由Podcast這種途徑向學生及其他網絡使用者傳送課堂教學內容,費用全免。這種「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與以往傳統資料傳播方式一開始便有明顯的不同。

與早期互聯網年代(寬頻網絡未普及的年代)不同,大部分新媒體現時除不受廣管局及其他法定機構監管,同時其存在模式很多時都以相對獨立及小本經營為主,透過網民的集體力量,無償地提供內容與加強互動效果(透過討論區及投票)。

雖然大部分內容的真確性因為缺乏守門人把關(或者說守門人身份不明)仍有待研究。但從經驗所得,由於「新媒體」發放的內容觸及不同類型受眾,受眾本身也會對內容作出質疑、補足和加以討論及修正,使「新媒體」的內容由最初發布、不斷擴充,到備受批評及作出內容修正,期間內容本身會經歴一種由收訊者自我主導的完善過程,使「新媒體」的發展與可信性逐漸被調節至一種合符大部分受眾可認受的「均衡」狀態,讓之後瀏覽的用戶能綜合各方意見及事後判斷事件。

「新媒體」的發展:網上電台
如果要數香港本土「新媒體」近一兩年的發展,相信最蓬勃的一定要數網上電台,適逢近年傳統電台透過不同形式打壓言論自由與自我審查情況普遍,一些不能容於傳統大氣電波的傳媒時事評論員,如黄毓民與鄭經翰,均相繼脫離大氣電波,自行開設及主持網上電台節目,如《香港人網》的《黄毓民頻道》(鄭經翰則在Now收費電視主持《星期日大斑》,更準備成立鴻圖電台,初期以AM廣播掛帥,最終則會發展數碼廣播,配合互聯網向受眾發放訊息,此外,鄭經翰亦經常在不同類型網上電台節目中現身接受訪問,其中一個例子為《OurTV.hk》網站。),兩人失去了傳統電台工作後,過去兩年一直在非主流的「新媒體」保持活躍。

要數香港首個有影響力的網上電台,首推《香港人民廣播電台》,雖然這個電台現已停止運作,但其樹立的模式與創立的部分節目一直延續至今。當時,《香港人民廣播電台》希望以社區電台模式運作,不接受任何政商團體損助,營運主要依靠義工,並只接受市民直接損助。經過約兩年時間悉心經營,《香港人民廣播電台》在06年成為本港最大規模的網上電台,有時事評論節目《風波裡的龍門陣》、《風簫簫》、娛樂節目《大娛樂家》及足球節目《波政不分》,而《香港人民廣播電台》亦把外國社區電台的特色首次帶給香港網民,內容主要為一些小眾議題和由網民自行製作的節目,如討論旅行的《國際自由行》、講哲學的《港人哲講》、講網絡生態的《網絡上的芳鄰》等,後來,因應愈來愈多保育議題出現,《香港人民廣播電台》更邀請到本港各界文化人,如黄英琦、甘佩瑋等主持《文化起動》,專門談論本土文化和舊區保育議題等不同節目,以當時最小的資源,製作出適合多種不同人收聽的節目。

由於《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節目普及層面廣,開台後瞬即吸引不少知名人士和立法會議員加盟成為主持,如長毛梁國雄、社民連副主席陶君行、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何秀蘭、傳媒工作者蕭若元、梁錦祥、黄毓民與張翠容等加盟主持不同節目。

不過後來因為多種不同原因(包括主持人理念不合),《香港人民廣播電台》於2007年宣布停播,但網上電台文化並沒有因此而沒落,一些原來在《香港人民廣播電台》主持節目的主持,包括蕭若元、黄毓民、梁國雄、梁錦祥、何秀蘭等均改為在《香港人網MyRadio》繼續廣播,2008年初,《MyRadio》被主持人蕭若元創立的《香港人網6》合併。現時《香港人網MyRadio》由星期一至日提供二十四小時時事、財經、消閒及娛樂節目,當中包括約6天每晚6.5小時直播節目。

相比起傳統大氣電波電台,《香港人網MyRadio》提供的節目主要以下載重溫(MP3、Podcast或以BT方式傳播檔案),直播方面,則以Shoutcast串流方式供網民直接透過電腦實時收聽,運作模式與傳統電台一樣,部分節目同樣提供Phone-in服務,使網民能與主持人就節目中討論的主題內容進行直接溝通交流。

雖然有些網上電台特質與傳統大氣電波並不盡同(例如不能直接使用傳統收音機收聽),但取而代之的,是網民可以直接透過討論區、即時聊天室,甚至透過Flash技術傳送的即時視像,與主持人進行溝通。由於節目能更適合新一代電腦技術和其他附帶「載具」,如MP3手提播放器及電話,故節目的滲透比例甚至較傳統大氣電波電台節目收聽率還要高,在搜集資料過程中,從最新獲得的數據為例,最新一集《蕭鼓聲中》(由蕭若元主持的政論節目),下載人數為908484,遠較大氣電波節目高(當然不能作直接比較,因為很難科學化地驗證所有下載的人均有全部聆聽節目,但網上電台的普及程度之高,由此可見一斑),數字還沒有把二次分享的數目計算在內。

此外,為了突破載具本身所存在的限制,《香港人網MyRadio》在今年八月中更推出iPhone/iPod Touch專用程式,使香港使用iPhone/iPod Touch的用戶可以在街上隨時收聽《香港人網MyRadio》的節目,而可以提供事後下載和重溫的方式,加上能夠在為iPhone/iPod Touch中直接透過3G及Wi-Fi網絡技術收聽,使節目的播放範圍再不只限放香港,幾乎是能透過上網電話網絡幅蓋之處,以至外國,均能隨時按需下載及聆聽任何節目。

至於另一個較多人注意的網上電台則為《Our Radio7》,《Our Radio》是由《香港人網MyRadio》於今年七月中分拆出來的其中一個網上電台,相比起《香港人網MyRadio》,《Our Radio》並無提供政論和新聞時事節目,相反,《Our Radio》主要以迎合小眾聆聽口味為主,包括有展析神秘學的《Our Radio神秘之夜》、《宇宙之謎》、專門介紹及討論旅遊的《旅遊學會》/《咬牙旅行團》,專講國內事務和生活文化的《北上頻道》,專講飲食的《今朝有酒》、討論攝影的《攝影情報室》、討論趣聞的《22世紀藍皮書》、講功夫的《國術頻道》、講女性扮靚的《健美學堂》、討論本港文化藝術的《人文廣場》/《讀書生活》、講電影的《電影長短打》/《影碟情報室》、講職業的《七十二行之外》、講遊戲的《爆機Game友》、講體育的《體育達人》/《足球頻道》、講音樂的《Broad-Band Music》、講台灣娛樂的《追台瘋》,單是節目種類已接近二十個。

《Our Radio》所走的路綫主要以迎合小班聆聽口味為主,從他們的節目安排已可見一斑。部分節目由網民負責主持,每個星期每一個節目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內容和預告,使下載聆聽的讀者可以按個人喜好選擇及下載不同類型的節目。由於《Our Radio》運作形式以小眾趣味為主,所以在《香港人網MyRadio》以外,《Our Radio》亦成為近來其中一個頗受歡迎的網上電台。

新媒體如何設定話語權?
網上電台《香港人網》例子研究
眾所周知,傳統傳媒傳播訊息多採用單向性傳播,在傳統新聞及傳播學範疇中,過去,傳播理論一直建構於傳播線性關係,如下圖所示:

來源→製成符碼(編碼)→訊號→符碼還原(解碼)→目的地(傳輸過程)

來源←製成符碼←訊號←符碼還原←目的地(回饋過程)

簡而言之,傳統傳播理論仍維持以單向點對點的方式傳送資訊。傳輸過程雖然有編碼及解碼兩部分,同時亦有回饋過程,但一般而言,在傳統傳媒訊息傳播過程之中,因受制於資訊傳播基制和傳統傳媒作為訊息守門人的角色的重要性,故在回饋過程通常是非常沒有效率(例如讀者來信,讀者報料)和相當片面。

相比之下,「新媒體」發送訊息的方向與傳統傳媒風格明顯有分別,首先,「新媒體」的出現,勢必改變以往傳播媒介主宰及控制訊息傳播主導權的角色,同時「新媒體」亦改變傳播者與受播者及訊息之間傳送的關係,由以往的單向傳播改為多向傳播,由以往單純的接收訊息,改為協助再傳播訊息及為訊息進行有效率的反饋回應(上文已經有提及過這個問題)。在「新媒體」主導下,理論上傳播者(sender)也是受播者(receiver),而每個人皆可成為傳播者,可主動傳送訊息和選取接收的訊息。

與此同時,由於「新媒體」的實質運作目前大多仍不受商業及政治因素影響,例如《獨立媒體》有自己的運作方針,《香港人網》則以自付盈虧方式運作,所以雖然由這些媒體發放的資訊未必完全體驗客觀公正(事實上部分資訊更可能有主觀導向性,例如對政制的意見多傾向泛民和,對環境保育事務則會傾向多元發聲,支持部分團體站出來所作的抗爭行動。),但「新媒體」容許眾人參與討論及減少傳統傳媒機構自我審查的機會,事實上已漸漸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正在啟現改變香港傳媒生態的角色,這些「新媒體」的出現,反而間接協助本港主流傳媒維持因「反制」作用而仍然堅持的新聞自由,與抗拒被「同化」的抗爭帶來更多全新的源動力。

香港獨立媒體網成員之一、香港基督徒學會總幹事胡露茜8曾經表示,自從回歸之後,在傳媒傳統以外,陸續不斷有類似的網上新媒體獨立聲音出現,科技發展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另一主要原因相信是因為公民社會的持續發展。由於網上發展空間相當寬闊(例如在2003年7.1大遊行前,多個網上「新媒體」便以多種不同方式在網上動員市民上街),這些網上獨立聲音在反映社會情況的彈性和脈搏明顯較傳統傳媒大,也是民間獨立自主發展的一種體現。

胡露茜的引述,某程度上解釋了「新媒體」為何於這兩年發展得非常蓬勃的主要原因。

由於收聽率高,加上主持這類型節目的主持人大多數來自以往在傳統大氣電波電台有份量的主持人,同時網上電台一向存在著較少限制(例如內容題材敢於涉足一些傳統大氣電波電台或電視節目不敢涉及的敏感議題,如2005年政改、立法會港島區補選、23條立法、今年政改、五區總辭與反對興建高鐵等)網上電台在這兩年為這些民生議題討論及組織網民發揮了不少正面推動作用。

透過在節目中邀請社區內多個不同代表現身說法,如《大角咀高鐵關注組》解釋高鐵對大角咀居民的實質滋擾,揭露一些先為人知的新聞事實(如有14幢樓因在高鐵規劃經過的地區上而沒有被收購重建,揭露後第二天才有報紙報導事件),而在一些關鍵時間,如七一遊行及六四二十週年紀念進行即場轉播,使不少海外網民能第一時間知道香港的最新動態(以2009年六四二十週年紀念日為例,當時《香港人網》的直播,據稱有超過二十萬人收聽。)由於廣播主要透過互聯網,所以沒有地域限制。

此外,《香港人網》在攻治立場上亦有傾向性,例如以下是今年黄毓民在《香港人網》五六月份所錄的一段宣傳聲帶引述,鼓勵市民七一為甚麼要上街:

「...各位網友,我係毓民,點解七一要上街?唔使我講喇,係咪?哩個政府麻目不仁,救市唔救人,仲有個曾不該,你上街,著我見T-Shirt,講曾蔭權,你曾不該,剩係哩個理由,你就應該要上街喇!我地要將我地對政府嘅不滿,通過上街去表達,所以毓民喺度呼籲,七月一號,晏晝三點,維園不見不散...」《香港人網》我做我代表,七一起行!

透過每週定期論政節目,如《蕭鼓聲中》、《黄毓民頻道》、《智取太平山》,以較傳統大氣電波電台更大膽、更詳細的解讀方法與評論方式就新聞事件或當時的社會議題作更詳細的解釋和分析,使普羅市民能夠對複雜的社會議題,如政改及民主黨反對「五區總辭」
的原因有比傳統傳媒更詳細的展述,從中提出更多在大氣電波中沒有提過,來自主持人的新觀點,以迎合早已對大氣電波選擇少及報導取材不滿的聽眾,以更貼近大眾思維的方式,從中對不斷轉變的社會事件設定話語權,收輿論重新導向之效。

讓我們一起研究其中一個例子,以下例子取材自今年12月13日晚香港人網《智取太平山》:

節目主持人Q仔(黎則奮)請來了大角咀詩哥舞街一批居民直接來到錄音室,討論的是中電一個高壓變電站貼近其中一幢居民只有9吋距離,對居民健康出現負面影響的事。

在這個例子之中,居民其實已為整件事投訴超過三年時間,先後找了不同政黨派別及立法會議員幫忙,同時還找了一些傳統傳媒,如《蘋果日報》、《東方日報》與《南華早報》先後報導事件(但報導最終並無刊登),但因為居民很難在科學角度上證實高壓變電站對人體健康有長期影響,加上居民表示在過程中中電公關總會先他們一步「平息」事件,使無論是政黨與傳統傳媒都不能為受苦的居民發聲。在迫於無奈的況下,居民代表走到網台的節目上申訴事件(包括經常受低頻噪音及強烈的電池波騷擾。)

雖然事件仍未必有解決跡象,但網上電台的認受性和極具彈性的動員能力,與不少一向被譽為較激進和在傳統NGO基制以外的組織,如《紫藤》等較受忽略的前綫組織,提供多一個發聲平台空間。

從《香港人網》的例子,我們可以綜合理解「新媒體」的特質與以往我們對一般傳媒的理解非常不同,在過程中,科技對「新媒體」營運一直擔當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配合融入科技元素的「新媒體」,「新媒體」透過與傳統傳媒在設定話語權和分析時事過程中保持著割裂關係,完全充分演釋McLuhan及Williams提出的“Remediate”概念(中暫譯媒體重塑)9。

根據McLuhan的論述,他認為新媒體本身包含了科技、新的傳播模式與其他本來源自傳統傳媒理應發揮的社會作用的重要性,「新媒體」的出現最特別之處是能把所有內容Remediate(媒體重塑),以真實的一面,重新把媒體展現予受眾。

《香港人網》作為本港其中一個受歡迎的網上電台也許要推動的,亦是傳統媒體的重塑工程,透過這幾年以往幾次影響社會的重大事件,《香港人網》均有作有組織及動員網民與廣大市民參與這些社會事件(如上述提到的今年七一遊行)。

在撰寫這篇文章過程中,《香港人網》正積極鼓勵廣大市民參與泛民主派舉辦的「2010年元旦大遊行」,發揮傳遞訊息作用之餘,亦積極鼓勵市民參與社會事務及發聲表達意見。

網上媒體如何優於傳統媒體設定話語權?
分析YouTube部分個案
看完對《香港人網》的分析介紹,讓我們再看看著名網站《Youtube》,如何以「新媒體」的模式,配合科技與「多媒體」自選影片的優勢,相對於傳統傳媒在設定話語權上所佔的優勢。

根據美國一項調查10顯示,約四成二網民表示,他們有經常在網上瀏覽短片的習慣。而經常瀏覽《YouTube》網站的網民其中三分一更認為,由於經常瀏覽網上短片,因此已減少每天看電視的實際時間。可見《YouTube》的流行,的確令不少人改變及減少接觸傳統傳媒。

總括《YouTube》為社會各階層帶來的轉變,有以下數點:
1.《YouTube》顛覆傳播者及受眾之間的分別:一直以來,傳播權及內容製造權一向是掌握在傳播機構手中,但《YouTube》的出現顛覆了這個機制,令使用者主導的內容(user-driven,最佳例子為《巴士阿叔》)進入社會傳播主流。在新聞領域上,如香港《獨立媒體》一樣,都是由市民提供新聞資訊(最新一個例子為公安在羅湖橋上越境拉人,透過《Youtube》片段,網民有機會目暏整個拘捕過程,使自己能夠判斷事件),從而發展所謂「公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和加入所有人參與社會事務與發聲的權利。

2.《YouTube》顛覆傳統媒體的社會監察壟斷權:以往監察政府及社會的任務主要交由新聞媒體,充當「守門人」,享有所謂「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的超然位置。但《YouTube》出現後,網民把遇到的不公義事件透過片段直接上載到網站,掀起「全民監察」之風。如網民把警務人員偷懶短片上載,促使政府調查。

3.《YouTube》顛覆廣告人與消費者的分別:推銷產品一貫依賴傳統媒體和廣告機構,但現時不少人可以透過《YouTube》推銷自己的產品,甚至推銷自己。
     
4.彌補傳統傳媒的不足:其實,《YouTube》與傳統傳媒有互補作用。目前主流傳媒都加設網頁,並歡迎市民把自拍的短片傳送至其網站,或由自己聘請記者組成拍攝團隊,例如電視台採訪新聞,然後把採訪的片段放在其網頁上,作為傳統傳媒與「新媒體」其中一種融合。

例如今年9月20日《蘋果日報》網頁上,播放三名消防員在大廈外牆拯救一名企圖跳樓女子時,女事主激烈反抗,雙方在 10樓高空糾纏,其間消防員向女事主頭部及胸背至少打了10拳,最終將她制服救回屋內,救人變打人。事後不少人看完短片後,質疑消防員有過度使用武力之嫌,帶來不少迴響,從這件事可見「新媒體」有助彌補傳統媒體不足之處,並帶引受眾直接以第一身緊貼新聞事件。

當然,《YouTube》亦帶來了一系列其他問題。首先,網民濫用手機進行監察式拍攝,侵犯個人私隱。其次,「全民記者」帶來的後果,可能導至最終會減低新聞的可信性,因為市民記者缺乏專業新聞採訪訓練,報道的準確性及客觀程度令人存疑。第三,網民透過《YouTube》行銷,令公共領域變成廣告特賣場,資訊和廣告分不清。甚至經常有網民透過《YouTube》進行「惡搞」行為,以宣示對政府或社會時事的不滿,再加上侵犯版權,使《YouTube》這個本來屬開放及自由表述的平台,其認受性不斷受衝擊。幸好《YouTube》一直保持自由中立及不自我審查的原則,使《YouTube》的地位,至今仍不能被取代。

5.多點導向性:當網民在《YouTube》看完一段片段後,《YouTube》很多時都能根據影片上的標題及Tag記錄,再向網民提供相關的其他影片片段推介,充份發揮「新媒體」多方向傳播的特質。

隨著《YouTube》和博客(blog)及互聯網邁向Web 2.0年代,整個傳媒生態和景觀經歴了不同程度的轉變。在「全民博客」、「全民記者」、「全民監察員」、「全民行銷員」、「全民作家」的「新傳媒」環境下,傳媒教育過去幾十年沿用的基本假設,部分理論至今已再不合時宜。新一代受眾現在已被「新傳媒」訓練成為不再被動地接受傳媒資訊,而是積極地主導找尋媒體內容和選擇合適的內容觀看,同時對於「新傳媒」展示的內容,新一代受眾亦可透過批判思維,透過新媒體分析事件的真偽。所以傳媒教育已不再需要指導年青人怎樣精明地去「接收」或「篩選」訊息,而是要培育他們怎樣才能夠在Web 2.0年代下,成為有責任感的傳播接收兼製作人。

新媒體如何在操作層面上影響傳統傳媒?
剛才我們提到「新媒體」在性質上完全顛覆了傳統傳媒傳播訊息和發放訊息的法則,使「新媒體」往往能夠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透過互聯網及不同的科技載具,第一時間向受眾發放資訊,那麼,新媒體又如何在操作層面上影響傳統傳媒?

﹣作為新聞來源及提供引述來源:例如新聞事主對新聞事件的同步直擊。
﹣提供更多新聞綫索:例如網民報料和一些較難在傳統媒體發掘的新聞題材。
﹣增強互動性:以討論區及投票基制,提供更多網友對特定新聞事件的「民意」意見,有時亦會被傳統印刷傳媒作為意見及輿論的產生地。
﹣為記者提供更多構思專題報道題材的「靈感」。

以往大眾普遍認為,網上媒體的報導不夠真實和客觀,但事實上,現今很多傳統媒體往往受到商業及政冶理由影響報導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兩種不同平台出現在同一空間,互相影響之餘,亦收互相監察之效。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例
﹣蘋果日報:
網頁上提供新聞視像片段、討論區、開發iPhone程式容許用家透過手提電話3G流動網絡即時瀏覽新聞、圖片及提供互動討論功能,各版擁有仔細的內容分類及採用Push方式使用家能夠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接收最新資訊。

對新媒體開始進行規管及提供運作指引?
今年年中公布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諮詢,部分內容涉及規管互聯網,亦因為內容題材敏感,故在公布之初已即時惹起各界討論,更有網上輿論把條例形容為「網上廿三條」。

諮詢建議重點包括:
﹣立法強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在伺服器安裝過濾程式,隔絕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瀏覽的網站,但由家長決定是否使用過濾服務。

﹣清楚講明規管在討論區或《facebook》、《YouTube》等流行互聯網平台間流傳的淫褻及不雅資訊,但不規管透過電郵、點對點軟件傳送,以免扼殺個別人士之間的通訊自由。

﹣建議仿效澳洲等地方,增設瀏覽控制系統,要瀏覽不雅資訊人士,先輸入信用卡資料核實身份。

﹣對於屢發不雅物品的網民,政府提出收緊互聯網服務合約,供應商可取消屢犯者的寬頻服務。

各界對諮詢的初步反應:
﹣護苗基金贊成政府擴大監管互聯網色情資訊及設立不良網頁名單的建議。
﹣不少評論者對立法強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建議提出強烈批評,有評論者更指,政府特別在諮詢文件中提出伺服器端的過濾程式,較難被少年和兒童破解,相信政府真正的立法意圖就是像內地一樣,設立互聯網內容過濾系統,像中東國家般過濾一些「色情」資訊,下一步就可能過濾一些政治的資訊,政府大可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理由,利用同一個系統,阻截當權者不想見的政治訊息。因此,評論者形容為網上廿三條,影響資訊自由。
﹣影視處於今年1月委託港大進行的一項民調,共收到18000份公眾意見書。結果顯示公眾對大部分議題均未有共識,建議在年尾展開的第二輪諮詢中針對「淫褻」及「不雅」的定義、審裁處的運作和互聯網及新媒體的處理進行諮詢。

條例諮詢雖然旨在針對新修訂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但由於新例會影響互聯網上以往一直原來已享有的通訊自由,加上帶來很多新規管,故引起很多網民即時反彈,長遠而言,從政府這些希望修訂這些條例,已看到政府有打算收緊對網上新媒體監管的意圖。雖然從過待網絡發展的經驗使我們知道,要真正百分百有效監管互聯網並非容易(事實上我們認為「新媒體」亦應提設立營運指引),但相信透過立法規管效果絕對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相信亦不是其他網民所樂見。

總結
在準備今次功課過程中,曾經看到一些西方學者,對「新媒體」所提出的部分反思,總結歸納,包括:

 「當他們(受眾)游走於媒體創作與媒體享用之間,能達到「反思自主」(reflexive autonomy)的目標?」
 
「傳播者(Sender)會否能建立獨特風格,懂得遵守法律和道德操守,不鼓吹暴力濫發宣傳及不宣揚不良風氣?」
 
「至於受播者(Receiver)? 會否能辨認傳媒訊息背後的價值觀及分辦內容真偽?」

個人認為,上述反思大部分均不無道理,亦可作為今次功課在總結過程中所提示的一些參考。

「新媒體」今天其實與我們的生活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有愈來愈清楚的證據顯示,「新媒體」的出現,不是要終止我們現時故有的生活模式與人際關係。相反,隨著「新媒體」出現,真實的世界並沒有因此而變得落後。

今後相信我們依然能透過網絡世界及「新媒體」,看到真實世界複雜繁亂的一面,但與以往不同,相信透過不同類型的「新媒體」對社會實況的真實演釋,使我們對自己生活和週邊環境將會有更充分的了解。

互聯網給予我們全新的溝通模式、透過多媒體影像與具備互動特質的電腦遊戲與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想像,三者將融合在一起,將來將繼續指導和引領我們的生活、以融合的方式緊貼我們。

一些傳統價值觀,包括性別、家庭與人際網絡,在「新媒體」引領下,配合科技將會組成新一代的流行文化,從網上電台和自主性選擇內容已可以一斑,今後,在「新媒體」的薰陶下,我們將會對新一代的知識與資訊傳播有更新的體驗,正如學者Miller與Slater曾就此範疇曾經作出以下引述,認為「新媒體」是一種“Continuous with and embedded in other social spaces11”,對於這句話,相信也是為這種概念帶來進一步的佐證。

最後我希望就「新媒體」如何在操作層面上影響傳統傳媒,作以下不同的反思,包括:

「如何判斷 “新”,所謂 “新”,包括的含意是怎樣? 」
「“新”媒體如何為我們的生活及如何傳統傳媒帶來轉變?」
「 “新”媒體如何為用家展現新一代的媒體面貌,並如何把新的傳播現像理論化?」
「 “新”媒體與科技進步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

事實上,研究「新媒體」的發展,與研究流行數碼文化其實同出一澈,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新媒體其實並不新(主要元素很多均來自傳統傳媒),與傳統傳媒一直保持著固有脈絡,而Silverstone則提醒我們研究新媒體時應注意新媒體為我們的社會帶來的影響,同時,亦要留意新媒體如何能夠配合我們的社會、傳統媒體帶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