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夜闌人靜的染布房

DSC00172
黑暗的工房,四周傳來隆隆有序的機器聲,空氣中瀰漫點點的酸辛,地板微微的震動,只見白頭不見青絲,有的對推着小車,有的站在一旁望着機器轉動,有的對着我們淺笑。我不禁問同行的友人︰「這真是染布廠嗎?」

廠長向我介紹染布工序,當中有「脫毛」,初時我以為是美容的步驟,接着又說「洗水」,像是乾衣店的術語,友人搖頭苦笑,建議我細閱<<紡織入門>>。廠長先生不厭其煩,解析「脫毛」是指除去牛仔褲布料上的細毛,需要用千多度的藍火烘着布疋,但又不可令其燃燒,白色的細毛會慢慢掉下來。「洗水」真是指用水不停沖刷布衫,使其在按計算下縮水,經過這程序,我們的衣物才能真正的免縮水。染布複雜嗎?如果不處身其中,實有點兒抽象,我們拿着一條上千元牛仔褲,跟百多元中國製造的褲,分別只是少了數個的工序,但質素卻不能同日而喻。

工場專門接收日本的訂單,因為布料有研發的專利注冊,所以日方必須交予有水平的工場處理,工場會照日方的要求步驟,一絲不苟,添上水磨或花紋,也要小心洗水,避免「縮水」過多或過少。全日運作的機械滿是塵垢,被染深藍色的牛仔布,源源不絶地從洗水機吐出來,小車每十多分鐘就會運走堆積的布,這裏經驗遠比體力重要。廠長直言機械終歸是機械,沒有人設計指示就運作不成,染布場中,經驗和年資都是資產。雖然工場內見不到電腦,但廠長的白頭,不就是染布業的字典,活生生的處理器,他自豪地跟我說︰「這行很高科技」,桌上於滿德國的新資訊,指着滿是英文的單張,解析我們環保漆,可以怎樣節省能源,又有鑽石粉的磨沙紙,比現時紙製品可耐用十倍。

不改變,就不能生存。這間位於官塘的染布廠,已經是金融海嘯後,碩果僅存的幾間染布工場,可以捱過海嘯。工場全日二班工作,忙過不停,跟布衫結緣四十多年的廠長,管理四十多名員工,看守四萬多呎的工房,笑着評論着將來,他眼中大陸未能取代他,相反,因為,海嘯後的倒閉潮,雖令公司蝕上百萬,現在他反而得益競爭少了,訂單過多工人應接不下,擴充運作,又苦無員工,誰說製造業未日呢?

為何他們還會留在官塘,不像其他行家般搬到新界,原來這楝大廈業主是他們的股東,才可以留下來,不受重建的影響,繼續養活四十多個的家庭。談起重建清拆,踏實的他也得心存僥倖。這座大廈已被不少甲級商廈包圍,商廈內採購員一邊接洽着歐美顧客的訂單,一邊處理着遠在東莞牛仔褲廠的貨運。夜闌人靜,會計師也會停下來休息半刻,喝一口濃郁咖啡時,可能也聽到「洗水」的聲音。

DSC00165 DSC00167
政府眼中工廈盡是死寂,只有「活化」才有出路。

染布機旁渠道中,烏黑的廢水流入濾水器,經過明渠排進大海。過去官塘明渠的水是五光十色,臭氣沖天,現在也要環保處理,工業也會改變,但我們還需要他們嗎?正如,年資和經驗,我們還會用得着嗎?或許,只是誤會和扭曲,正本溯源,我們要怎樣才是工業,哪種的創新和技術呢?
DSC00171 DSC00166

左圖︰高溫脫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