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財閥經濟的金權遊戲

財閥經濟的金權遊戲

與大部份成長於冷戰時代的香港人一樣,筆者目睹新自由主義旗幟下,前美國總統列根力推貿易自由化和去規管化、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力推私營化,騎警怒破工會示威陣,然後經濟起死回生;我們都經歷了全民炒股炒樓趕上車,全民「進修」自由經濟,「學習」林行止社論;我們又經歷了出口飛躍,之後製造業北移,齊齊利用國內廉價勞工。隨著樓價股票步步高升,一代人身家水脹船高,還出了幾位「出身卑微」卻又「白手興家」的大亨,這不正好證明香港是能者居之的自由經濟嗎?若沒有地產業香港那來經濟增長? 香港有兩大迷思,或最少戰後成長一代有兩大迷思。

迷思一:

香港是一個自由經濟體,完全自由競爭,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市場,能者居之。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諾貝爾經濟學家佛利文在其著作《選擇的自由》( Free To Choose)高度贊揚香港是全球經濟最自由地區,難道還會錯嗎?

迷思二:

香港及亞洲經濟增長奇跡都是由十多個《福布斯》大亨撐起,如果不是有這幫「天才」,我們全都要失業了。

但觀察社會實況,這些說法又明顯難以自圓其說,我們生活中由超級市場、肉食蔬菜進口,到貨櫃碼頭、地產、建築、電力、煤氣、巴士,怎麼來來去去都是幾個本地財團?香港經濟不是靠零關稅「自由港」出入口貿易創匯累績財富嗎?通貨膨脹、資產泡沫、財富轉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那裡?

一直以來香港社會討論這些問題,一般都流於「自由經濟」優越性的空泛推論,或是陷於社區文化的感性關懷;而傳媒對於超級富豪財閥的報導,又經常在阿謏奉承、崇拜迷戀與無情批評漫罵間搖擺。我們卻極少有機會看看到底是怎樣的歷史背景、政治環境,造成今日的財閥經濟。畢竟,香港與東南亞經濟現狀也是政治與經濟力量交互的結果。

F.Scott Fitzgerald:「你知道嗎,有錢人和你我不一樣」; Ernest Hemingway:「沒錯,他們的錢比你我多。」

周博(Joe Studwell)《亞洲教父: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 (Asian Godfather:Money and Power i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多少填補了這片空白。作者研究亞洲經濟多年,人脈甚廣,除第一身採訪了部份「亞洲教父」外,更從財閥身邊人物入手,揭開亞洲教父們鮮為報導的過去及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雖然書中不乏富豪們的趣聞軼事,但這不是一本財經八卦書。作者是希望從財閥們不甚光彩的致富之道,由下而上地把他們所代表的東南亞政經環境描繪出來。作者一再強調這不是為了揭醜,而是希望刺激讀者思考怎樣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之路。(當然,對於迷戀「成功人仕」的粉絲,這書也可以當「發達秘笈」讀,當有一定啟發,可謂各取所需。)

文章開宗明義指出,數據清楚可見,東南亞經濟發展及金融風暴後的經濟復甦,主要歸因於出口與中國因素,並以跨國公司外判製造加工為主導。東南亞與中國以出口推動的經濟奇跡,是由極具效率的廠商,加上勤奮克苦的工人所撐起,財閥們的參與程度其實很有限。

財閥們對出口少有興趣,每位教父的帝國核心都是壟斷經營權、特許牌照和政策造成的封閉市場所孕育的實質企業聯盟(de facto cartel)。他們擅長建立政商關係獲取本土各行各業的特許經營權,及透過政府的產業扶持優惠政策套利(例如所謂高科技)。由食米蔬菜鮮肉進口、港口、電力、交通、電訊、石油、至混凝土、海沙、石礦、賭業,形形式式的牌照、管制與壟斷經營權,及由此引伸不同行業的實質企業聯盟(例如建築、地產、超市),使財閥們不需要研究技術,無須面對國際競爭,不用建立國際品牌,就累積龐大財富。

「當有人告訴你,他是靠努力致富時,記得問他:『靠的是誰的努力?』」- Don Marquis

這其實完全反映在他們發跡的政治環境。

早在東南亞殖民時代,這些特許壟斷經營權多由宗主國洋行操控,到後殖民時代這些壟斷經營權又被本土政權用以培養鞏固管治班底。由於東南亞好些國家的華人被禁止進入政治領域,或政治上根本不足以對本土統治階層構成威脅,所以華商反而被選擇為商業代理人,授予壟斷經營權。商人獲得經濟利益後, 將成果與政治主人分享。

不論是早期殖民統治,還是日本佔領,或獨立後的民族主義統治,成功的亞洲富豪就是能夠根據統治者的變化,不斷改變顏色,使統治階層與財閥形成彼此相倚共存的關係。

另一方面,東南亞銀行發展史與財閥掘起也息息相關。從五十年代始,泰國盤谷銀行與香港匯豐銀行積極擴張,打破了極為保守、充滿殖民時代規則的銀行體系。據九十年代香港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Leo Goodstadt)所說,匯豐銀行實質上「主持」了各種壟斷經營權的易手,把經濟高地從英國洋行轉移到本地華商新貴手中。當然,走在時代浪尖的匯豐也與日後掌握本土經濟動脈的巨商建立密切關係,業務得以急速擴張。

作者認為,香港的對外貿易確實十分自由,但其公用事業、地產等各行各業卻被寡頭壟斷(Oligopoly),內部經濟一點也不自由。香港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各種壟斷經營權及企業聯盟使價格被抬高,每個人都得接受與高昂價格不成比例的服務質素。不論是白領還是藍領,衣食住行的價格都「被膨脹」;財閥壟斷進佔各行各業,也阻礙其他財團加入有效競爭、並窒礙中小商人及年輕創業者的發展空間。

「如果我們做錯了甚麼,派你的人過來和我的人談談,他們私下就可以搞定。」- JP摩根聽到政府反壟斷法新聞後,對美國總統羅斯福如是說

財閥經濟對社會民生的扭曲顯而易見,但超級富豪與既得利益階層卻繼續「賺盡」,捍衛這「行之有效」兼「穩定」的政治制度及寡頭壟斷營商環境。

今日香港正處於政治經濟發展的轉捩點,財閥及既得利益體制與普羅市民的期望愈走愈遠,財閥及政府仍堅持舊有運作方式,並認定那些與其意見相左的人都是「不理性」、「激進」兼「製造麻煩」。結果是公民意識日漸成熟,但財閥與統治階層卻擺出一副高人一等姿態,發表荒謬晦澀、與民生脫節的政見。

周博認為,若曾蔭權避開關鍵政治改革,以「側側膊」態度推一份似有實無的政改方案,其個人政治利益計算上可能是醒目的策略,但這卻可不是長治久安、回應社會變化之舉。畢竟,單純依賴殖民時代式威權管治,已不足以使日漸成熟的公民順從於扭曲荒謬的財閥政治與經濟。

周博Joe Studwell
資深中國及亞洲事務觀察家,經濟學家,自由撰述評論家,作品散見《經濟學人》,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觀察家雜誌》等.他是著名中國經濟投資期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CEQ)創刊編輯.1990至93及93至2000年間分別長駐香港與北京,作品包括The China Dream (《中國熱》)及 Asian Godfather:Money and Power i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亞洲教父: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及EIU出版的十本著作. 目前, 他正撰寫一本有關東亞地區發展史的新書.

伸延閱讀

伸延閱讀
* 官商勾結的政經結構 《地產霸權》余省三 (2010)
* 《我這一代香港人 - 成就與失誤》 陳冠中 (2005)
* 《獨家專訪亞當斯密》 趙耀華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 (2009)
* 《為何應定較高的最低工資》 林行止 (2010.07.20)
* 《The Commanding Heights :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part 1], [part 2], [part 3] -- A documentary that show how economic belief swung, over-simplified and hijacked over last 100 years.
* 《Andrew Marr's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 Episode 3 - Britain in 70's
* Tony Benn - 《History of Democracy》, BBC
* 《Uneasy Partners: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PROFIT in Hong Kong》 by Leo F. Goodstadt
* 《Profits, Politics and Panics: Hong Kong's Banks and the Making of a Miracle Economy, 1935-1985》 by Leo F. Goodstadt
*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 by Roger Nis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