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糧食危機背後的糧食戰爭

前言:

本來打算一個月前就貼,結果忘記了。

這篇文已經是最簡要地描述糧食危機的成因的文了,還有好幾篇就不貼了。

最簡單地說,現在的糧食危機是因為不夠"自由市場";稍為詳細地說,就是近幾十年來,美國透過補貼自己的糧食生產,以低價傾銷到發展中國家如南美等地,從而毀滅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這些國家只能從事糧食以外的食品及資源生產,糧食只能依賴美國,國家的命脈就被美國控制了。

所以,"自由市場"或"政府干預"不過是一些空洞的口號罷了,重要的是要詳細地看現象背後的成因,而不是大叫XXXX萬惡的口號去搞民粹政治。

在內地,右翼經常地甚麼事都死賴到"國家干預"上,只要政府不干預,市場就會解決問題,他們只會用微觀的經濟學來以偏蓋全地看所有政策;而舊左派基本上就是毛派原教旨主義者,反民主反自由反普世價值,用"毛思想"就能蓋括他們的想法;新左派就是社會民主主義者,視野比其他兩派高,會用全球的視野去看問題,所以對問題的了解往往比其他派別深,但其中又多少滲入了民族主義,令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法往往比較從狹隘的民族利益出發,不過總比其他兩派那些純意識形態的解決方法 / 維持現狀好。

即使是內地這種在那麼多思想禁區的地方,依然比香港這個"自由"的地區多元,香港的傳媒除了右翼思潮外就絕對不報,直到金融海嘯後右翼思潮崩潰才稍有鬆動。所以,號稱言論自由的地區,其言論自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大,不過其控制手段沒有那麼血腥暴力和明顯罷了。

下文就是新左派的例子。不想看文的話,也可以看紀錄片,不過這紀錄片太簡單了,只是很簡單地勾勒了最表面的情況。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5657/

----------------------------------

高糧價的誘因和背後的危機:糧食戰爭(上)

1.糧食戰爭已經打響

這 是一個危機重重的時代。次貸危機、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接踵而至,而其中最要緊的恐怕就是糧食危機了。近幾年來,國際糧食價格一直處於強勢上升態勢。世界銀 行2008年4月9日發佈的《上漲的食品價格:政策選擇與世界銀行的反應》顯示,2008年2月前的36個月,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81%,全球糧 價總體上漲了83%。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之危機,亦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累之惡果。

早在2006年11月,設在華盛 頓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就大聲疾呼:爆炸性的美國乙醇生產用糧需求,將威脅世界糧食安全和政治穩定。遺憾的是,布朗的這一擔憂今天已得到驗 證。聯合國糧農組織宣稱,全球糧價大幅上漲,已經在數個國家內誘發糧食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警告:“糧價繼續上漲會引發戰爭。”

民 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第一生活必需品,直接關係到人的生存與健康。對國家來說,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當今維繫國家生存與安全的三大支柱即糧食、軍力、 能源中,糧食居於首位,其重要性在軍事、能源之上。所以,糧食危機的影響超出糧食問題本身。糧食危機會引發社會動盪和政治危機。糧食短缺、糧價飛漲使廣大 居民生活水平銳降,貧困階層更要遭受饑餓之苦。這不可避免地要加劇社會矛盾,爆發危機不測事件。糧食危機已使多個國家出現動盪局面,在加勒比、非洲和亞洲 地區不少國家發生騷亂和流血衝突,海地總理還因此而辭職下臺。

2.告別廉價糧食時代

原油、銅、黃金,凡是地裏出來的東西都漲價,現在輪到糧食了。

世 界糧價上漲速度驚人。以大米價格為例,泰國、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輸出國近幾個月先後宣佈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證本國供應,導致2008年3月以來國際大米 價格繼續大幅上升,離岸價由3月初的每噸467美元上漲至月底的每噸608美元,尤其是3月27日泰國大米出口報價比上月暴漲30%,創下20年來的新 高。與2007年同期相比,3月份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和大米價格分別上升了137.5%、36.4%、79.2%和66.6%。

從 供需關係上來看,糧價飆漲似乎是供需失衡下的現象。全球糧食的生產供應低於當前全球民眾的生存需求,為了追逐有限的糧食供應,需要糧食的民眾必須不斷追加 價格才能買到糧食,以致糧食價格節節上漲。在這樣的市場規律下,越是貧困地區的民眾就越容易首當其衝地被飆漲的市場價格排除在外,無法購買糧食而面臨生存 危機。

這種現象自2007年開始在全球第三世界貧困地區中不斷出現。在貧困的加勒比海沿岸國家、非洲與東南亞、南亞等人民,都已走向街頭 為生存的糧食而抗爭。2008年,糧食抗爭越演越烈,已上升為血腥的流血衝突,頗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效應。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麥隆有24名民眾在糧食 暴動中死亡;3月,在海地有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馬利亞有2人死亡。

海地因食品價格上漲而引發的暴力抗議已持續近一周,並導致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估計,如果這一波糧荒不即刻舒緩,則全球至少有1億貧國民眾將立即陷於生存危機。

海 地商人用卡車將一種特有的泥土從中部山區運到各地市場上販賣。婦女們購買泥土後,帶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餅乾,海地人將這種餅乾稱之為“特雷”。她們將成桶的 泥土帶上房頂天臺,將裏面的石頭和土塊挑出,拌入鹽和起酥油。之後,她們把泥土捏成一個個小餅的形狀,留在烈日下曬乾,再把製成的餅乾帶到市場上販賣或當 街出售。

拉美國家海地近來食物價格飛速上漲,貧民吃不起糧食,當地商人用卡車將一種特有的泥土從中部山區運到各地市場上販賣。婦女們購買 泥土後,帶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餅乾後用以當糧食。隨著食物價格飛速上漲,居住在貧民區的海地家庭每天連一盤米也買不起。這種用特有黃泥土曬成的“餅乾”成了 他們一日三餐的主要食品。

美聯社一名報導員嘗了一口“特雷”。他說,這種餅乾口感“細膩”,舌頭一接觸餅乾就能嘗到一股潮味。吃下幾小時後,嘴裏還殘存有一種難以忍受的泥土味道。

在海地,製作“特雷”的泥土常被孕婦和兒童用做抗酸劑和補鈣食品。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免疫學教授吉羅德?卡拉漢認為,孕婦食用泥土有助於增強子宮內胎兒的免疫力,以抵禦疾病。不過,泥土中的寄生蟲和毒素也會對人體產生致命影響。當地醫生說,長期依靠泥餅乾維生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腹瀉。

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80%的人口人均日生活費不足兩美元。吃泥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近期食品價格上漲過快。

美聯社說,全球主要糧食作物的價格都呈上升勢頭,這種情況在包括海地在內的加勒比海島國中更為明顯。這些國家普遍依靠糧食進口,一些國家的食品價格上漲了40%。

在海地的拉薩林貧民區,兩杯米的價格為60美分,與2007年12月相比上漲了10美分。就連泥餅乾的價格也有所上漲,好在仍屬於價格相對低廉的“食品”。

這種泥餅乾用黃泥、食鹽、蔬菜起酥油或人造黃油混合製成,海地人稱之為“特雷”,價格5美分一個。

為 了緊急應對糧荒,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於2008年6月3日至6日召開了全球高峰糧食會議。雖然世界銀行宣佈將立即撥款12億美元來擴大窮國的穀物生產, 亞洲發展銀行將提供5億美元緊急借款計畫,美國布希總統宣佈提供3.6億美元緊急糧食援助給糧荒國家,但這些其實都是治標之術,遠遠沒有解決糧荒的根本問 題。

糧食多少年來第一次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變成了珍貴的商品。在巴基斯坦,運送小麥和麵粉的車輛都需要准軍事部隊護送,而在馬來西亞,未經許可出口麵粉等產品就屬於犯罪。

面對全球糧食短缺,一場糧食爭奪戰,從2007年年初世界食品漲價之初,就悄然爆發了。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麥和大米生產國,在大宗農產品中,除了大豆依賴進口,小麥和大米基本自給,1999~2005年間,印度沒有進口過一粒小麥。

2007年年初,印度通貨膨脹率上升,2月13日,印度宣佈,為了保證國內供應、平抑物價,整個2007年,都禁止小麥出口。3月7日,印度宣佈限制玉米出口,只允許四家國有公司出口玉米。10月,印度禁止了麵粉出口。

世 界第五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在2007年對小麥出口加征了10%的出口關稅,2008年,稅率被提高到40%。俄羅斯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阿根廷都說,它們不 斷加征糧食出口關稅的原因就在於:糧價的漲幅一直高於關稅的上漲,因此即使政府努力控制,糧食出口仍然在增長。

2007年下半年以來,歐盟已從世界各國進口了520萬噸糧食,為找到盡可能多的糧食並儲備起來,歐盟決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暫時取消糧食進口稅。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日本政府打算提高進口依存度比較高的小麥、大豆和家畜飼料的儲備水平,具體方案正在醞釀中,可能於2009財年起開始實施。目前,包括民間庫存在內,日本的穀物儲備只能滿足全國一兩個月的需求。預計政府將把儲備水平提高到3個月。

2007 年年底,中國終於加入了這場戰爭,半個月的時間內,政府連下三道禁令:12月18日宣佈對糧食及制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稅;12月30日宣佈對糧食和糧食 製品加征出口關稅;2008年1月1日宣佈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糧食制粉實施出口配額管理許可證。可能受到中國這一系列措施影響最大的國家包括韓 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它們一直是中國小麥和麵粉最大的出口國。

如此大規模的糧食價格上漲對世界的衝擊力不言而喻。聯合國世界糧食署執行 幹事希蘭說,糧食價格上漲猶如一場“無聲的海嘯”,正席捲全球,迫使超過1億人口“退回”到挨餓困境。對全球2000多萬名貧困兒童構成的威脅尤其巨大。 世界糧食署駐倫敦發言人巴羅指出,欠發達地區居民收入的80%用於購買糧食,他們是這場“無聲的海嘯”的主要受害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 長葛利亞也表示:“這是對世界經濟的一次額外衝擊,但受衝擊最大的還是貧困國家,它們必須承受高額物價。”

此次糧食價格的上漲對人口眾 多的亞洲國家來說,也是一場不小的危機。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馬德里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會議上指出,糧食價格暴漲的危機,可能抹殺亞太區域過去數十 年的減貧努力與成果。為此,他呼籲各國立即採取應對措施,否則亞洲可能將有超過10億人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另外,全球糧價高漲也將對一些亞洲國家的經濟 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亞行估計,如果食品(特別是穀糧)價格持續走高,亞洲區域的10個主要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及韓國,200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增長將減少3.4個百分點;第二種情況是,通貨膨脹受糧價高漲影響而加劇,經濟增長則會平均減少4.2個百分點。

從短期來看, 此次大米價格上漲直接帶來了糧食的緊缺。然而,從長遠來講,此次價格上漲也許是“廉價糧時代的終結”。《印度時報》在頭版發表文章稱,“隨著印度糧食產量 停滯不前以及國際糧食供不應求,印度低糧價的時代終結了。”文章引用印度資深糧食分析專家沙瑪的話說,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在未來至少2~3年內得不到緩解, 也許還會惡化。

針對糧價居高不下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複雜問題,世界銀行在發表的2008年度半年報告中呼籲:“現在是重新考慮再次採取措施的時候了,不然問題將更加嚴重。”而幾乎與此同時,全球各國已經展開了反米荒與糧荒的集體行動。

出 于對本國糧食安全保證的考慮,許多國家都從進出口環節做起了文章。一方面,進出口稅調節成了一種普遍性手段。如俄羅斯在2007年對小麥出口加征10%出 口關稅的基礎上,2008年再次將稅率提高到了40%。而為了找到盡可能多的糧食並儲備起來,歐盟決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暫時取消糧食進口稅。同樣,沙 特阿拉伯宣佈將糧食進口稅從25%降低為零。另一方面,限制糧食出口蔚然成風。越南政府宣佈2008年大米出口量將減少1/4,從450萬噸減少到350 萬噸。印度政府提出禁止除價格最昂貴級別外的其他所有等級的大米出口;無獨有偶,埃及政府宣佈從4月1日開始,實施為期半年的大米出口禁令。柬埔寨宣佈除 政府部門外,禁止所有私營機構出口大米。

不僅需要節流,更重要的是能夠開源。糧食危機的嚴重性開始敦促許多國家進行反思,並做出積極的政 策調整。如墨西哥考慮將撤銷對轉基因食品的禁令,允許該國農民效仿美國生產高產轉基因食品。菲律賓正考慮頒佈一項禁令,禁止將農田開發為住房專案或高爾夫 球場。2007年12月下旬,歐盟20多年來首次暫停了大部分穀物的進口關稅,並且宣佈將重新耕種以前休耕的農田。

3.高糧價刺痛了誰

糧食危機是全球通漲下資源和財富重新分配的結果之一。

糧食危機表現為三大形式:第一,糧食價格高漲嚴重超過了國民購買力,造成糧荒甚至社會動亂;第二,糧食供應短缺甚至中斷,造成人道主義危機;第三,一些糧食進口國可能因為高糧價出現國際收支惡化,進而釀成債務危機和局部金融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10 多年來一直保持自給、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解決糧食自給問題“模範生”的印度,2007年從澳大利亞進口了300萬噸小麥。2008年年初印度宣佈,將繼 續進口小麥,以提高緩衝庫存、平抑國內糧價。過去一直對6000萬噸糧食儲備沾沾自喜的印度,現在儲備糧倉也快空了。

歐盟曾經是世界糧 倉,但從2007年7月開始糧倉空了。據路透社報導,歐盟的糧食庫存一度只有50萬噸。2007年下半年以來,歐盟已從世界各國進口了520萬噸糧食,為 找到盡可能多的糧食並儲備起來,歐盟決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暫時取消糧食進口稅。歐洲糧倉烏克蘭也空了,2007年,烏克蘭的糧食儲備降到了40年來 的歷史最低點,烏克蘭政府決定限制糧食出口。

一些傳統的糧食淨出口國正在變成糧食進口國。在世界最大的糧倉之一潘帕斯草原,人們一直堅 信,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麵包、玉米、大豆、牛肉,都是上帝賜給阿根廷人的禮物,從古至今,他們很少為口腹問題發過愁。這一信念正受到現實的衝擊。 2008年1月18日,阿根廷政府宣佈,為保證國內供應,考慮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麥的出口關稅。2007年11月,阿根廷已經大幅提高了糧食的出口關 稅,並且對牛肉實行出口數量限制。但是兩個月後發現,國內供應仍然緊缺,必須再次調整政策。

來自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2007年世界小 麥庫存將降到30年來的最低點。在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連續兩年的乾旱嚴重影響了產量,今後該國很可能要從國外進口飼料和糧食。另 外,地區糧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四的歐盟,2008年也因大雨不斷,影響了糧食生產。

莫尼克是一名清潔工,在非洲西部地區,像她這樣的工作,每個月的工資是80美元。“帶5美元去市場,只能買到3千克大米,剩不下幾個錢,根本買不了其他東西。”莫尼克告訴我們。

由 於大米漲價,現在莫尼克一個月的工資只夠買48千克大米。因為有好幾個孩子要養活,她家裏現在每天只吃一頓飯。吃米飯對他們來說成了奢侈的事情。在非洲, 糧價暴漲帶來的遠遠不止這些。埃及的開羅有這樣一句諺語:在埃及沒有人會死於饑餓。但現在,很多以前從來不擔心吃不飽肚子的人,開始為了購買津貼大餅而去 排隊。

對此,記者連線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埃及記者,他告訴我們:“由於受到國際市場的糧價上漲等因素,埃及的大餅供應出現短缺。而沒有 受到政府補貼的大餅,價格也是大幅上漲,超過了政府補貼的大餅10倍以上。由於大餅的短缺,人們就排起長隊,搶購由政府補貼的低價大餅。有些地方還因為搶 購大餅引發了一些衝突。”

一直以來,埃及雖然是小麥進口大國,卻是大米出口國。可是如今,盛產大米的埃及,米價依然沒有逃過暴漲的厄運。“2007年的上半年,超市賣的大米的價格大約1千克3埃鎊(1埃鎊相當於人民幣1.3元左右),而一年後大米的價格是大約5.5埃鎊。”

遠 離非洲萬里之遙的南美也是如此。“阿根廷”一詞源於拉丁文,寓意著“貨幣”和“財富”。因為有肥沃的土壤和茂盛的草原,一直以來阿根廷被喻為“世界的糧倉 和肉庫”。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玉米出口量僅次於美國,小麥出口量也是世界五強之一。2007年以來,阿根廷的糧價不斷上漲。2008年3 月,阿根廷政府為抑制國內糧價和通貨膨脹壓力,對農產品出口採取了嚴格限制,大幅提高出口關稅。

在亞洲,泰國大米久負盛名。泰國是世界第 一大米出口國,年產大米超過2000萬噸,而泰國國內每年消耗大米660萬噸,多出部分主要用於出口。這次國際市場大米價格上漲,泰國大米出口量直線上 升。一些米商趁機囤積大米,等待大賺一筆。為保障供給,泰國政府動用210萬噸儲備糧平價出售,為防止有人倒賣平價米,泰國居民買米時要帶戶口本並登記。

中央電視臺駐泰國記者張莉在電話連線中告訴記者:“我周邊的泰國人,他們覺得,跟從前比,到外面吃飯的次數相對減少了。而且發現,在外面吃東西,很多非常熟悉的飯菜的量明顯地比以前少了,雖然價格沒有很大變化,但這實際上也是漲價了。”

不僅是一日三餐,在泰國,就連大米的種植和訂購方式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張莉說:“泰國的稻米經銷商和黏米商,他們擔心的是國內的稻米產量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部分經銷商在農民開始種植旱季稻米前,就向農民訂購稻米了,並鼓勵農民在這個旱季種植兩季稻米。”

不 僅是發展中國家,有錢有糧的發達國家也難以擺脫糧價上漲的困擾,義大利市民遊行示威抗議糧價上漲,美國西部、東北部的消費者也為超市限量購買糧食而不滿。 與之對應的是,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在世界農產品市場上處於決定性地位。其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的42.7%,玉米產量占34.4%,棉花產 量占21.2%,小麥產量占11.6%。

中央電視臺駐美國記者侯明古在電話連線中表示:“美國糧價呢,在2008年年初出現了一波明顯的上漲,當時美國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搶購大米的現象,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非常罕見的。”

導 致這場糧食危機的直接原因無疑就是糧價的持續飆升。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在過去的3年中,全球食品價格整體上漲83%,小麥價格上漲181%。僅2008年 3月和4月兩個月裏,國際大米價格就猛漲了75%。面對一張張饑餓的面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官員感歎,飛漲的糧價使其面臨45年來最大的挑戰。這場 “無聲的海嘯”使全球1億多人陷入饑餓。

13組資料快速梳理本輪國際糧食危機

在經歷了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高之後,人們陡然發現,真正可怕的還是糧食緊缺帶給人們的恐慌,糧食危機正在局部發生並呈現出蔓延趨勢……

缺糧!60天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7年提出警告,指全球糧食存量處於25年來的最低水平。美林證券的報告也指出,小麥、稻米及玉米等穀物的全球庫存只夠滿足60天的需求。

36個國家

聯 合國糧農組織(FAO)警告穀物價格的漲幅已令貧窮國家難以負擔,2008年上半年全球有36個國家正面臨糧食危機,主要是在非洲、南亞和中美洲。該機構 舉例稱,自2007年年初以來,阿富汗國內的小麥價格已上漲了67%,購買麵包和糧食的開支已經占了一個普通阿富汗家庭日常開支的45%。聯合國世界糧食 計畫署(WFP)駐蘇丹的工作人員約拿茲稱,用於糧食援助的經費大幅增長,該機構可能被迫考慮減少援助人數或援助數量。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食品價格上 漲,不少家庭把每日三餐減為一餐,還有一些家庭每日僅攝入一餐主食。

2.5萬人

即使在價格尚未暴漲和供需矛盾尚未突出的情況下,據世界糧食計畫署統計,全球死於饑餓以及與饑餓相關病症的民眾每年超過2.5萬人。

全球糧食漲價42%

據FAO統計,世界糧食價格在一年裏上漲了42%。FAO表示,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2008年3月的價格比2007年同月上漲57%。FAO糧食價格指數3月平均在220點,比2007年3月最多高出80點。

根據FAO大米價格總指數,2008年以來,國際大米價格暴漲約20%。

作為全球大米價格基準的泰國大米報價從每噸580美元漲到了每噸760美元,漲幅超過了30%,達到了20年來的最高點。

2年

有 預測說此輪糧食危機將持續到2010年。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日前發佈的報告,亞太地區各國面臨的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將是未來幾年內的最大 挑戰。糧價上漲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迫使普通百姓勒緊褲腰帶。現在印度很多家庭開始將一日三餐改為兩餐。聯合國人道主義糧食救援計畫面臨5億美元的虧空, 不得不考慮縮小援助規模,這意味著更多的人將承受饑餓。由糧價上漲引起的諸多國家和地區的通貨膨脹及社會不穩定,也給世界經濟和政治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 素。

是什麼引發了國際的高糧價?90億

據預測,到21世紀中期,全球人口將達90億。有那麼多嗷嗷待哺 的人口,糧食需求量大增。而且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許多國家和地區對糧食需求形成了新的消費增長點,肉、蛋、奶、魚等動物蛋白食品消費量迅速增長,導致消耗 更多的飼料糧。人口的增加自然在大範圍內對地球的資源形成壓力。土地、水、石油以及食物等資源都十分緊缺。

149%

有專家認為,低儲備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導致糧荒頻發和糧價高企的禍根。在過去45年裏,世界糧食消耗從每天230萬噸增加至每天560萬噸,增幅達149%。供需形勢的巨大變化造成了糧食大幅漲價。

1/3

據報導,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及印度大幅削減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給少了1/3。

0.76℃

因 全球變暖導致的乾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頻率增加,以及土地沙漠化導致耕地不斷減少的現實。在過去100年間,北半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了0.76℃。氣候 的變化不僅導致危險緊急的自然情況數量增加,更對糧食的生產形成了威脅。在澳大利亞、烏克蘭和加拿大等糧食主產國,由於天氣惡劣,也導致產量嚴重受損,糧 食庫存急劇

下滑。7:1

在糧食生產因氣候乾旱而減產的同時,需求方面出現了新的增長點。由於發展中國家 國民收入迅猛增長,越來越多的貧窮人口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持續改善膳食結構。這加劇了原來就有的供不應求,同時推高了其他食品價格。由於全球都市化的 影響,加上人們富裕後總會攝入更多蛋白質和卡路里,“美食全球化”的現象正在上演,人們不再滿足以米和大豆為主食,愛上了比薩餅、漢堡包和豬排。在過去 25年裏,世界肉類消費量翻倍,並在繼續增長。肉的生產也需要大量飼料。農民需要喂3千克糧食才能獲得1千克豬肉,對於牛肉,比例更高達7:1。全球餅 幹、麵包、麵條的需求量大漲也使得糧食供應出現緊張局面。

360億加侖

在美國和歐洲希望利用糧食和寶貴的農田製造生物燃料時,糧食降價的現象就消失了。據稱,給一輛SUV汽車灌滿一箱生物乙醇所需的糧食可以讓一個人吃一年。按照美國《新能源法案》,生物能源在2022年的使用量將達到360億加侖。

100美元

高油價也推動了糧價的上漲,國際油價已經漲到了每桶超過100美元的高價,比2007年同期上漲了58%左右。糧食運輸和從石油中提煉肥料的成本也隨之上漲。

80%

世界糧食價格的上漲與糧食貿易的壟斷性有關。世界上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壟斷著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定價權。這意味著,任何國家,如果糧食不能自給自足都難逃被這些糧商魚肉之苦。

雖然米價已漲到了20年來的最高點,但泰國商務部長薩蘇萬還預言米價將很快觸及每噸1000美元,當人們期待著價格能爬到每噸1000美元時,誰會願意以750美元的價格出手?

5. 令人擔憂的世界人口增長

西元1世紀,綜合當時羅馬、中國和地中海地區的斷斷續續的人口資料分析,全世界的人口約有3億。1500年後,人口增長至5億。

今 天,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加在一起,占到世界人口的1/3。而在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也一向是人口大國。資料證實,西元1650年,印度的人口達到了1億,成為 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當時的人口也有7000萬以上,位居第二。然而才過了100年,即1750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人口猛增至1.58億,排位第 一,而印度退居第二,但也達到1.44億這一前所未有的人口數字。

1900年,全球擁有16億人口。經歷了被稱為“人口爆炸”的20世紀,今天世界人口更是激增至65億之巨。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在巴西發表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來自158個國家及國際性、地區性組織的1500名代表(其中有118位國家元首和 政府首腦)達成了以下共識: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當代人類生存與發展必須解決的三大矛盾。解決這些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而按 照生態學專家從全球植物的總產量估計,地球只能養活80億人口。也就是說,從讀者寫此書之日算起,人口仍以目前的速度暴增,不到20年,人類食物的收穫和 消費的平衡將被打破,全球性的食品短缺和糧荒便會不可避免地爆發。即便富裕、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也得勒緊褲子過日子,忍饑挨餓的現象也將時有發生,更不用 說貧困、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了。

由於富裕、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自身難保,因而貧困、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將不易獲得援手和救濟。

人口增長也對自然資源產生影響。

地 球上水的總量為13.8億立方米,其中96.53%以上為海洋咸水,地球淡水的總量為0.35億立方米,只占全球總水量的約2.53%,其中3/4是在 南、北極的冰帽和冰川中。因此,人類易於利用的淡水約占全部淡水的20%左右。而直接能取用的河、湖淡水僅占全部淡水的0.5%,可見能供人類直接利用且 易於取得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

由於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某些國家某些地區,對水的需求量已達到本地區供應能力的極限。 西元前一人一天耗水12L,中世紀增加到20~40L,18世紀增加到60L,當前歐美一些大城市每人每天耗水達500L,每年人均耗水超過104立方 米,每年消耗水資源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資源的使用量。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用水總量接近3萬億立方米,目前許多地區缺水問題十分嚴重。

我國水資源總量2.8×104億立方米,但人均佔有量僅為2693立方米,居世界第109位,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之一。

6.疲弱的美元也吃糧

2008 年,當糧食危機來臨時,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糧食不僅是農業問題,還是能源問題,更是金融問題。一系列的資料表明,疲弱的美元正在和人類爭吃著糧 食。商務部國際商報國際商務交流中心主任何偉文表示:“因為美元全球下跌,糧食大部分是以美元計價的,這樣它容易受貨幣匯率變化的影響,從而增加風險。”

2008 年7月,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匯率指數同比下跌了17.13%,與此同時,玉米價格上漲了55.7%,大米價格則猛增了120.9%。在國際市場上,糧食大 都以美元為單位記價,因此,美元的下跌,必定引發全球範圍內糧價的上漲。美國似乎也意識到美元下跌對國際糧價的負面影響,所以美國政要反復在不同的場合強 調同一個觀點。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說:“我對於美元的觀點沒有改變,強勢美元依然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經濟正在經歷一個困難的時 期。”

美國政府表示,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保持美元強勢地位,給世界糧價降降溫,但結果依然是竹籃打水。

對此,何偉文表 示:“美元對此次糧食危機難辭其咎。但是美國,雖然講強勢美元政策,我們看到,講歸講,講完了以後它有行動嗎?並沒有。美元還是這樣跌,所以這不得不考慮 是不是美元的下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美國自己利益的需要。因為美元的下跌,第一可以為全世界對美元資產買單,第二可以推動它的出口,扶持它的製造業。”

如果我們把世界比做一個大食堂,美元就是唯一能買到糧食的貨幣。為了買到糧食,所有的國家都努力掙美元、換美元。而隨著美元這張綠色紙片的漲漲跌跌,大家錢包裏的錢也是忽多忽少。

社 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告訴記者:“比如說,如果美聯儲認為它的通貨膨脹壓力很大,那麼它就會提高利率;如果美聯儲提高利率,又使得美元出 現了反彈,那麼就會使得無論什麼產品的價格都有可能出現下跌。下跌的時候呢,又會帶來危機。”統計顯示,美元每下跌一個百分點,會使該時期的糧價相應升高 一個百分點,而我們的錢包也在美元的震盪中時輕時重。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講,美元也像山姆大叔的大口,正毫不客氣地吞食著世界糧食。

從 各國貨幣政策和國際金融市場來看,首先,美元持續走軟加劇了糧食價格上漲。美聯儲應對次級債危機的貨幣政策客觀上吹大了金融市場的泡沫,糧食產品成為投資 者規避通漲風險的首選。其次,在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資產投資和投機對食品投資形成了“擠出效應”,食品投資被“擠出”勢必影響到供給水平。再次,一些經 濟體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做法導致貨幣發行數量膨脹,信貸和投資規模猛增,耕地大規模改作城市用地,糧食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

世界 發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員卻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首屈一指的是貨幣原因。”他的回答開門見山,“次貸危機使得大量資金失去了房地產這個重要的流入市場,並 導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為了防止狀況進一步惡化並進而影響全球經濟的增長,各國政府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然而,由於房地產市場前景依然不容樂觀,以股市為 代表的資本市場也是動盪不斷,因此大量注資‘走投無路’,只能投奔商品市場。作為商品市場的‘重要成員’,糧食的價格被抬高也就在所難免了。”

歷史上,糧食供求不止一次發生波動,但是如2007年一般的全球性價格上漲,卻不多見。2007年12月,芝加哥小麥、玉米和大豆月均期貨價格分別達到每噸336.9美元、166.8美元和423.1美元。

與糧食供應短缺同時出現的,是美元大幅貶值。自2002年以來,美元已經貶值超過30%,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爆發後,美元貶值進一步加速。

而 在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中,除了美國外,歐元、澳元、巴西雷亞爾等貨幣都非常堅挺,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以美元結算的農產品價格上升。除了農產品以 外,2007年國際所有大宗商品市場幾乎都出現全面上漲行情。生物燃料的發展,更是打通了石油和糧食之間的價格通道。

“目前的供應缺口,並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價位。”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說,“根據歷史經驗,每逢美元貶值的週期出現,糧食一定會漲價,並且一些國際機構也會發佈一些導向性的資料,來促使糧食漲幅高於美元貶值幅度,以促進農業增加生產。”

2007年12月,在2008年小麥播種面積可能上漲的預期推動下,芝加哥小麥期貨從歷史高位小幅下滑。但隨即美國農業部發佈預計,稱冬小麥播種面積遠遠低於分析師的估計,小麥期貨重新上揚。

大量出口糧食的美國是本輪漲價中最大的受益國,2007年,美國農場純利潤達到870億美元,比10年前上漲了50%。但是與此同時,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稱,美國自己的小麥庫存也在2008年降到60年來的最低點。

“重 要的原因在於商業炒作。”南京財經大學糧食經濟研究所教授李全根說,世界糧食缺口並不如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大,世界糧食貿易量已經多年來穩定在2.5億噸左 右的水平,人口增長速度也相對穩定,而這一輪的糧食上漲週期呈現從期貨到現貨、各大糧食品種交替領漲的情況,顯然與各路資本炒作有關。

相 比有色金屬等品種,糧食的需求穩定,價格也相對低廉,因此頗受投機者青睞。羅傑斯、巴菲特等相繼宣佈,大量買入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期貨合約。 各大投行也眾口一辭,唱多農產品。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1月的3個月時間裏,芝加哥大豆投機持倉由6萬張左右,增加到超過7.5萬張,大部分買 多。

“供求關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種緊張程度並不支持如此高的價格。”丁一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實際上,許多資料都已經說明,國 際糧食市場供求關係的緊張程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嚴重。然而,受利益驅使,使得這種並不嚴重的緊張關係吸引了大量遊資,抬高了價格,從而放大了‘緊張效 應’,造成了國際糧食市場供求關係十分緊張的假像。反過來,這種假像又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流入,進一步抬高了價格。如此反復,形成惡性循環,也使糧食價格上 漲到如今的地步。”

7.糧食是怎麼“吃”人的

曾幾何時,中國就有一句非常經典的政治格言,叫“手中有糧,心裏不慌”, 它時刻提醒著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糧食是多麼的重要,13億人每天都要吃飯。其實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也告訴我們,糧食的問題從來就不是 一個經濟問題,人需要吃糧食,而“糧食問題”有時也是會“吃”人的,饑餓導致的戰亂和亡國的案例,歷史上並不少見。

在這次糧價飆升的過程 中,美洲地區最窮的國家—海地,因為糧食危機發生暴力騷亂和抗議活動,海地首相因為無法收拾殘局,黯然地被趕下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 周立說:“海地的例子就是在20年前,海地每年產大米數是17萬噸,可以滿足這個國家95%的需要,但是在1995年海地向美國敞開了大米貿易之後,海地 本地的大米被美國的大米所替代,因為美國的大米比它本地的大米便宜一半。”

海地有330萬人吃不飽飯。農業人口占全國就業人口的80%。 海地每年缺糧大約45萬噸,國際援助8~9萬噸。從基本可以自給自足,到仰仗大米進口,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周立認為:“因為農民認為種糧食不划算、種大 米不划算,所以他們就紛紛離開他們的土地,到城市中去謀生。而當大米的貿易一直持續下去,到了例如現在海地有3/4的大米是來自於美國,當糧食價格上漲以 後,這些國家的窮人就買不起大米了,因此海地就會發生社會的動亂。”

2006年5月海地總統普雷瓦爾就任時曾表示:要建立起海地的農業體 系,提高海地農產品產量。但是從目前來看,他的願望落空了。周立說:“當美國願意用經過補貼的低價格的糧食,去援助亞非拉的貧困小國的時候,這些國家是接 受和歡迎美國這樣的援助的,但這樣的援助會給本國糧食生產者帶來一個巨大衝擊,因為他們的糧食賣不出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產生了美國的糧食生產體系對 發展中國家生產體系的一個替代。當這種替代發生幾年之後,這些小農紛紛就不再生產糧食,因為生產糧食不能給他們帶來收益了,他們就會轉做美國所需要的經濟 作物,比如香蕉、香料,還有咖啡豆等。”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發展中國家在無力與發達國家比拼財力,對本國農民給予補貼,又承擔著高額國際債務的情況下,不得不讓出本國農產品市場。

2006 年7月3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在第一版顯著位置刊登文章,批評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題目是《好年景時農場主仍從補貼中受益》,文章以馬里蘭州的一個農場 主為例,說他2005年種植的1500英畝玉米獲得豐收,出售玉米收入達50萬美元,但聯邦政府仍支付了75000美元的補貼。這筆錢來自於美國農業部的 貸款差額支付專案。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人類發展報告處處長凱文?霍金斯說:“在自由市場的花言巧語和強調公平競技場優點的背後,鐵的事實 是,一些世界上最窮的農民被迫進入與工業國家的財政部而不是北部農場主的競爭。”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告訴記者:“從烏拉圭回合,從多 哈回合,從我們最近幾年看到的所有的談判,一個最敏感的話題之一,就是農產品價格的談判。那麼農產品價格的談判為什麼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矛盾的焦點 呢?因為發達國家對農產品是補貼的,而且它的補貼幅度非常大,歐盟的一頭牛獲得的補貼比發展中國家一個窮人一年的生活費還要高。但是當它得到補貼之後,它 的價格就可以低於發展中國家供給他們的價格而在國際市場上傾銷。所以,這就會使發展中國家很多糧農在外來的壓力之下、在進口廉價產品的壓力之下破產。”

歐盟的一頭牛獲得的補貼比發展中國家一個窮人一年的生活費還要高。但是當它獲得補貼之後,它的價格就可以低於發展中國家供給他們的價格而在國際市場上傾銷,發達國家每年的農業補貼可以讓4100萬頭牛坐頭等艙機位環遊世界1.5次。

美 國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的資訊顯示,在過去的20年裏,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這一補貼,主要針對20種重要的商品化農產品。世界貿易組織 中的發展中國家曾經戲稱,“發達國家每年的農業補貼可以讓4100萬頭牛坐頭等艙機位環遊世界1.5次,而美國新的農業法案無疑將增加旅程的長度。”對外 經貿大學開放型經濟研究所所長夏友富表示:“農產品一直沒有被正常化,就是說整個農產品市場是被扭曲的。這次糧食危機,包括石油危機,反映的問題是什麼 呢?就是市場經濟失效了。市場經濟不是簡單、真實地反映供給需求的概念,而是市場經濟被扭曲了、失效了,它不是完全競爭時期了,只被一些國家、被一些壟斷 資本操縱了。”

8.探析糧食危機誘因

農業是一個弱質的產業,我們知道工業品的生產,不需要過多地考慮天氣狀況。風調雨 順與否,對工業影響不大,對服務業影響不大,但對農業卻影響甚大,因為農業是唯一一個人與自然相交換的部門。農業的產出,更多地取決於耕地規模和天氣變 化,農作物的生長,是自然界吸收陽光、空氣、雨水、養料的一個自然過程,不像工業品和服務那樣,完全由人為控制。農業生產的實質,是將太陽能轉換為食物能 的過程。也就是說,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不是由人來決定的。

這樣,我們就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農業至少要比工業和服務業部門,多面臨一 項風險—自然風險。此外,我們還知道,在缺乏保護、缺乏組織的情況下,農民們又面臨著比製造業和服務業更大的市場風險。而且,農業的自然風險,主要是由追 求消費滿足的處於生存經濟狀態的小農承擔的,這和追求利潤的企業部門承擔的市場風險是有本質區別的。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疊加的情況下,農業就變成了 一個弱質部門。這是從農業的風險特徵角度來說的。

不可否認,現代國際社會並非第一次經歷糧食危機。如1972年蘇聯天災造成的糧食巨幅減 產,就曾誘發世界小麥、大米和玉米價格成倍增長。然而,此輪糧食危機卻與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的危機要麼因為天災,要麼來自戰亂,今天的危機則是糧食國際供 求關係發生結構性變化使然。

布朗把此輪糧食危機比喻成8億輛汽車與8億饑民間的“奪糧大戰”:發達國家要讓8億輛汽車燒乙醇應對油價上 漲,卻因此使世界上8億窮人陷入吃不起糧或無糧吃的危機。包括布朗在內的多數專家認為,推動此輪糧價暴漲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大規模發展生物燃料。有預計 顯示,2008年美國用於乙醇提煉所需的糧食將達1.14億噸,占美國全年糧食總產量的28%。布朗的研究表明,僅此一項,就使國際糧食需求的增長幅度, 由2005年的2000萬噸,提高到現在的5000萬噸。

導致糧價危機的另一大原因是供需之間的結構性變化。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新興發展中國家有4億人成為中產階層並因此正在改善其飲食習慣。這類人對肉、奶、蛋需求比例的上升,大幅提升了糧食的需求,因畜牧業產1斤肉需消耗4~7斤糧食。

在 糧食消費快速增長的同時,糧食生產的增幅卻因各種原因大幅滯後。天災自不必說,氣候變暖也是糧食減產中日益嚴重的因素。另外,人為因素也在上升,如農業國 快速城鎮化,乃至高爾夫球場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新興發展中國家,也導致大量可耕地喪失。這些都是造成糧食危機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從發展趨 勢看,鑒於此輪糧價危機與以往的實質區別是結構性的,所以目前的糧價上漲趨勢就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扭轉。為避免糧價、糧食危機進一步惡化為社會動亂或國家危 機,國際社會就必須及早協調行動,控制糧食危機的事態發展。否則,糧食危機最為嚴重的窮國,就可能步步滑向“戰亂國”或“失敗國”,從而對世界和平形成更 大威脅,使國際安全形勢更加動盪。

長期以來,世界糧食問題特別是糧食的不均衡問題困繞著人類,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發展到今天,糧食問題不僅更加重要、複雜,也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

從 根源上來說,當今世界可能面臨的日益逼近的糧食危機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歷史上的糧食危機大都是由氣候異常造成的,而目前糧食價格上漲的根源卻是多 方面的,具體地說,全球變暖所帶來的乾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增多,使得作物的生長環境被破壞;土地沙漠化嚴重,導致可耕地面積急劇減少;灌溉水源的匱乏,使 得農作物在旱災時不能被及時地澆灌;用於燃料生產的糧食大幅度增加以及人口增長的糧食需求上升。而尤為重要的是在糧食問題上,低儲備和高消耗的碰撞,從而 可能導致糧食的高價和糧荒的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糧食產量的增速遠高於人口的增速,但糧荒仍然不時地威脅著世界,從冷戰後 至今,世界大規模的糧食危機已經發生了5次。特別是,在過去45年的時間裏,世界糧食消耗從每天230萬噸增加到了每天560萬噸,增幅達149%,而就 世界糧食儲備而言,冷戰期間,敵對陣營各國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戰爭,大量地囤積糧食。據報導,20世紀60年代末,歐美主要國家的糧食儲備可供其國民消耗 80.9天,美國達到103天。冷戰後,各國普遍認為保持大規模的糧食儲備既無必要,也不經濟,因此導致世界糧食儲備的直線下降。

從世界糧食生產方面來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居於壟斷地位,僅美國的糧食出口就占了全球的1/3。全球糧食產量的嚴重不平衡威脅到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窮國。長期以來,那裏大部分貧民都只能依靠外來糧食供應維持生活。

目 前,世界糧食價格的高漲與原油價格的攀升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推廣生物能源的做法是分不開的。據調查,美國目前用於乙醇燃料生產的玉米等作物的比例日 益提高,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燃料生產國。而發達國家生物能源的推廣,使得汽車等能源產品與人爭糧,最終導致世界糧食價格再創新高。

據統計,全球有20%的耕地由於地下水位下降正在變得鹽鹼化,土壤的生產力正在下降,而研究表明,水稻由於全球性溫室效應,在未來幾年內產量會急劇下降。所有這些都昭示著一個潛在的糧食危機時代的到來。

研究機構都有一個糧食供應會減少的預期:一是因為天災,二是因為人禍。

天 災因素在於:由於全球環境持續惡化,各地極端異常天氣不斷出現,導致部分主要糧食產區遭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的災害。比如2007年澳大利亞百年一遇的 大旱,推動了全球糧食價格的整體上漲;美國的高溫造成了很多主要糧食產區減產;持續惡劣的氣候也釀成了歐洲小麥主產區災難性的損失。無疑,天災頻發帶來的 減產是2007~2008年糧食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人禍因素在於:巴西作為玉米生產大國,把35%的玉米用來提煉乙醇;和巴西採取一樣 舉動的還有美國,27%的玉米產量也用來提煉乙醇,而且呈快速增長趨勢,布希總統簽署的《新能源法案》表明,美國將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到 2022年將達到360億加侖。全球汽車數量的增加和原油價格的高漲,讓全世界人都明白了要先下手搞替代能源,這樣汽車要“喝”玉米提煉出來的乙醇,那麼 供應給人吃的玉米就少了,互相一爭,價格自然就上去了。更重要的是,美國和巴西等國是世界農業大國,其出口的農產品占到世界貿易量的大半,這些國家自己用 得多了,那麼世界糧食貿易的供給就會大幅減少,從而推動國際糧價大幅上漲。

這裏還有一個“人禍”,就是全球人口的增長,要吃糧的人多了,需求增加了,資料顯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糧食消費增長了25%左右。

可以歸結為一句話:美元跌,石油漲,糧食漲;石油和糧食同漲同跌。從長期的歷史資料分析,全球的糧價和石油價格似乎同步漲跌。原因在哪里?

糧食在種植過程一需要化肥和農業機械,化肥是石油的衍生品,農業機械需要燒柴油,所以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糧食整體價格也必然走高,因為糧食的生產成本也高了。

從歷史上看,大米和玉米等糧食的價格都與石油的價格是正相關的。所以,從資產價格和成本方面分析,國際原油價格的走高是大米等主要糧食價格走高的深層次原因。

9.糧荒威脅全球安全

正 當次貸危機造成的信貸緊縮讓人們度日如年時,一場被世界銀行稱為更大挑戰的全球通脹又向我們咄咄逼近。2008年2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創下了30年來的最 大漲幅,達到了12%,而黃金的千元價格也成過去,石油價格在每桶110美元上下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各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逐一被刷新。

美 國勞工部2008年4月16日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3月能源價格月率上升1.9%,年率上升17%。受此影響,美國3月CPI月率上升0.3%,年率上升 4%,剔除食品與能源後的核心CPI月率上升0.2%,年率上升2.4%。而作為美聯儲決定貨幣政策時的重要參考資料—核心CPI已經超出了美聯儲心理預 期的1.5%~2.0%。

歐洲的情況似乎更加不容樂觀,以控制通脹為自己主要目標的歐洲央行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前所未有的通脹新高度,歐元 區2008年3月CPI年率上升3.6%,核心CPI年率升幅也由2月的1.8%擴大為2.0%。飆升的通脹進一步打消了歐元區短期內減息的可能性,甚至 有一些專家建議歐洲央行應該在合適時間內加息。通脹上升將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這意味著歐元區內需增長將放緩,對整體的歐元區經濟都會帶來下行風險。“與 次貸危機相比,對於某些國家來說通脹問題將會是一個更大的問題,由它將會導致出現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很難控制。”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吉姆?亞 當斯表示。

全球通脹的核心—食品價格已經向我們的心理極限展開了挑戰。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食品指數顯示,2007年一年穀物價格就上漲 了42%,截至2008年2月的36個月中,小麥的價格上漲了181%。據統計,全球穀物的庫存正在大幅減少。目前,全球的庫存量約為4.05億噸,其中 大米庫存為1.024億噸,為1982年以來的最低點。昔日的世界糧倉們如今已經開始緊閉出口大門。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泰國的大米出口工會向政府提出應 該限制大米出口,使每月的出口量不要超過65萬噸。3月28日,越南政府也宣佈2008年大米出口將減少25%。歐洲糧倉烏克蘭也因為自己的糧食儲備已經 降至40年來歷史最低,決定限制糧食出口。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由於石油價格的上漲,各種通脹壓力導致農產品成本增加以及全球氣候 變暖帶來的災害天氣頻發等因素,都使得農產品這一個有固定週期運行的商品,在短時間內價格不會迅速回落。此輪的上漲壓力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緩解,估計 要到2010年才能實現新的供求平衡。”

糧食價格的大幅上漲與全球市場的有價無貨,將全球安全推向一個危險的境地。越南農民拿著獵槍日夜 守護在田地,埃及、莫三比克、塞內加爾等地饑餓絕望的群眾走上街頭遊行示威,海地總理亞裏克西也成為第一個在糧食危機中下臺的政府首腦。據世界銀行統計顯 示,過去4年食品價格翻倍,可能令低收入國家約1億人陷入貧困,從而會給世界局勢帶來一定的動盪。

9.國際糧食救援行動告急

全球糧價暴漲正在帶來災難。2008年4月3日至4日,在拉美國家海地的萊凱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抗議活動,造成5人死亡和20多人受傷。原因是每天不足2美元的生活費,無法抵禦糧價翻倍帶來的衝擊。有些貧民甚至以泥土麵包果腹。

2008年4月6日,埃及民眾也因麵包等食品漲價進行了抗議,造成7人死亡和50多人受傷。同時在伯基納法索、茅利塔尼亞、印尼和秘魯等地,也發生過因糧價高漲而引發的抗議活動。

無論是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FP)、糧農組織(FAO),還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在近期發佈報告,警告因糧價高漲引發的糧食危機,可能會引發全球的社會危機甚至全球性的動盪。

這讓另一個現實變得更加殘酷:全球仍然有8.54億的人口,正在忍受饑餓或者缺乏營養。這個資料並沒有誇張。在接受記者訪問時,WFP中國總代表韋安夏說,這個數字基本上是恒定的。

“這些貧困人口比較集中,主要分佈在南亞、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目前他們的生活狀況是,只能保證今天能否吃飽,把孩子送到學校和存款是他們永遠的奢望。”

2008年4月2日,在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召開前,世界銀行總裁佐利克(Robert

B.Zoellick),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說,當一部分人擔心他們的汽油箱能否填滿時,也有一部分人擔心他們的肚子能否填飽。

世界銀行掌握的資料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需要拿出75%的資金,用來購買價格日益高漲的糧食。

在10日之後的國際貨幣和金融組織會議(IMBC)上,糧食問題再次成為會議的核心議題之一。

IMF總裁施特勞斯?卡恩說,糧食問題不僅僅是人權問題,還會引起貿易間的不平衡。如果糧食價格繼續上漲,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會出現可怕的後果。

其中,受糧食價格影響最大的國家是辛巴威、厄立特里亞、海地、塔吉克斯坦、緬甸、尼日爾、塞內加爾等。

這些國家的糧食主要依賴進口,當糧食價格上漲,國家沒有足夠的外匯去購買時,政府就不得不提高了糧食價格。這引起了工薪低的中下階層人士的強烈抗議和不滿,各地開始紛紛因食品價格爆發了暴亂。

2008年4月13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表示,他將批准一項1000萬美元、針對海地的食品援助計畫。就在佐利克表態的前一日,因控制糧價不力引發社會動盪,海地總理普雷瓦爾遭國會彈劾下臺。

根據佐利克的援助計畫表,其他一些受糧價上漲衝擊嚴重的國家,世界銀行也將增加資金支持的力度。

佐利克還在世界銀行的大會上建議,全球各主權財富基金應該將其擁有的3萬億美元資金撥出1%,即300億美元,用於在非洲的投資,以促進非洲的經濟增長和發展。

世界銀行2008年4月9日的報告稱,糧價高漲帶來的後果是,破壞了過去5~10年的減貧成果。比如,在葉門,因為2007年小麥的價格翻了一番,1998~2005年取得的全部減貧成果,可能都被吞噬掉。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糧食價格高漲?

FAO駐華代表張中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經濟的發展與人口的增長,一些發展中國家對食品的需求更多,造成生產的增速低於需求的增速。

另外,一些國家用穀物生產生物燃料,也消耗了糧食作物。比如,美國正在用玉米生產乙醇。而當農民們發現,生產生物燃料作物比普通作物更賺錢時,他們便開始減少耕種農作物而轉向生物燃料作物。

國家糧食局研究員丁聲俊對記者說,這10年來,糧價和其他食品一直都是上漲的,只是由於近期幾個因素疊加,導致了本次糧食價格的暴漲。

還有一些糧食出口國,比如澳大利亞和一些中歐國家,遭受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也導致糧食減產。而石油和能源價格的高企,也在影響食品生產的整個價值鏈,帶動了其他領域的價格增長。

再就是受國際投機資本的影響。投資人看哪個價格高可以獲利就往哪兒投,最後造成了一部分資源飽和,一部分資源緊缺。

世界銀行總裁佐利克表示,貿易是降低食品價格的關鍵。當前是打破全球貿易談判僵局的最佳時機,否則僵局將永難打破。全球需要建立一個“更公平、更開放的貿易體系”,這將會鼓勵發展中國家的農民擴大生產。

IMF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在2008年4月9日的《世界經濟展望》發佈會上說,對食品和能源價格,採取更開放的貿易政策,可以減少全球的壓力。

然而,有些國家為了保持國內食品的平衡和供給,仍採取了限制糧食出口的政策,不僅使一些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受到威脅,也使得全球的人道主義救援機構,對貧困國家的救援行動的難度加大。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FP)—全球最大的救援機構—不僅面臨著購買糧食難的危機,更嚴重的是,由於食品和燃料價格上漲,還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危機。

這個機構2008年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是,本來有一部分人買得起糧食,可以基本解決溫飽問題,但由於食品和燃料漲價,他們買不起了。價格把他們推向了饑餓的邊緣。這使得WFP的資金更為緊張。

按預算,2007年WFP計畫在2008年為78個國家和地區的7300萬人提供援助,預算是29億美元。

但自2007年6月以來,糧食採購成本上升了55%。2008年2月底,WFP評估的預算是34億美元,將面臨5億美元的資金缺口,而且這缺口還不包括為任何突發事件提供緊急援助所需的資金。

2008年3月20日,WFP給各國政府發出了緊急倡議信,希望各援助國政府能夠慷慨解囊,在原計劃援助的基礎上追加資金。而隨著食品和燃料價格不斷上升,WFP面臨的資金缺口將會越來越大。

2008年4月14日,在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與佈雷頓森林機構、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共同舉行的高級別特別會議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糧價飛漲已導致WFP維持其援助項目的經費從5億美元上升到7.5億美元,而且資金缺口還會日益增長。

WFP中國總代表韋安夏對記者說,造成目前資金緊張的原因有幾種,一是食品價格和食品運費非常昂貴,需要糧食援助的貧困人口大多是在偏遠地區,像一些有槍戰的危險地區,還需要採取空投的方式,比如蘇丹,這大大增加了成本。

再就是受美元貶值的影響—美國一直是WFP最大的資助國。還有就是受WFP的歷史因素決定的。自WFP成立以來,其主要工作是如何平衡糧食供給,把糧食充足地區的糧食運到糧食缺乏地區,其他事情不需過多的考慮。

另一個現實的原因是,WFP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各政府的援助,只有拿到援助國的資金後才能買食品。如果援助國沒提供資金,就算知道糧食不斷上漲,他們也無法在糧食低的時候買進。

不過,韋安夏向記者表示,WFP將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戰略,並將指定更多更好的計畫,比如,要想辦法在糧食低的時候買進等。

韋安夏對記者透露,WFP將採取有效措施,以應對資金短缺和糧食危機。比如,在援助的內容上,在尊重當地人飲食習慣的前提下,如果他們同意,可把品種昂貴的產品換成另外的價格低廉品種而有營養的產品。

援助機構還將儘量去臨近地點採購,一可以減少運費,二可以幫助當地市場和當地人民進行再生產。再就是更加關注糧食安全問題,關注市場、天氣氣象、食品進出口政策,對食品價格進行預測。

過去,WFP對糧食和燃料每年進行一次評估,2007年的頻率升級為每月一次,現在已經升級到每週一次。

同時,WFP還在完善糧災預警機制。比如,在2008年年初,WFP為援助受旱災威脅的阿富汗,發出了7800萬美元募捐呼籲,並已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回應。

同時,為幫助貧困人口戰勝糧食危機,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也紛紛回應,敦促發達國家幫助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實現5億美元的緊急糧食援助目標。

最近,世界銀行集團已經宣佈,將在2009年把對非洲的農業貸款從4.5億美元增加到8億美元。同時還打算增加和解決短期需要的資金支援、擴大和改善安全網計畫的覆蓋面等措施。

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採取了積極的相應措施。總裁施特勞斯?卡恩於2008年4月10日在華盛頓新聞發佈會上說,為了幫助解決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國際貨 幣組織決定為貧困地區提供諮詢和技術援助,並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為受到糧價上漲衝擊的貧困國家提供協助。

為了幫助貧困家庭和社區自行生產所需的糧食,聯合國糧農業組織已在世界130個國家開展了2500多個小型專案。

顯然,戰役已在全球範圍內打響,敵人就是引發糧食危機的各種因素。

世界銀行2008年4月9日發佈的報告說,2008年和2009年糧食作物的價格預期將會居高不下,之後開始下降,但是2015年之前,大部分糧食作物的價格,都可能保持在2004年的價格水平之上。

一場持久戰剛剛打響。

10.美國的“糧食武器”

與此同時,我們再看看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美國在幹什麼。

從 美國總統2005年8月簽署《能源政策法案》以來,美國就大力推行生物能源政策,通過玉米來生產乙醇,作為汽車燃料。2006年,美國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 共4200萬噸,是1.3億人一年的口糧。按照美國的計畫,到2022年,美國生產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將達到1.8億噸,足夠全世界1/10的人吃一年。難 怪有人稱:“富人的汽車最終會吃掉窮人的麵包。”

過去的20年,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1995~2002年,美國共提供 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糧食產業利潤的1/3來自政府補貼。美國政府年年巨額赤字,為什麼這麼好心補貼農民呢?第一,保證本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 而保證本國糧食儲備;第二,降低美國大米的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通過WTO等國際貿易組織,敲開別國農產品市場的大門。面對比本國大米更低價的美國大 米,很多貧窮國家被迫放棄本國的糧食生產,轉而購買更低廉的進口大米,同時也就養成了本國農業的依賴性。面對這種不平等競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對本國農 業的財政補貼,這也是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但那些貧窮的發展中國家顯然難以抗衡。

高價收購別國的單一農產品,從而造就了中美 洲和非洲許多單一經濟的國家,面對價格誘惑,本國農民都放棄其他作物的耕種,轉而生產能高價賣出的咖啡、香蕉、甘蔗等單一產品,再用錢購買“低價”的美國 糧食。雖然被“榮幸”地稱為某某咖啡王國、甘蔗之國,它們卻已經徹底喪失了本國農業的獨立性。

20多年前,美國通過一場貨幣戰爭和一紙廣場協定徹底打消了日本經濟追趕美國的念頭。20多年後的今天,難道一場糧食戰爭又要打響?

(《環球視野》2010年2月9日第279/280期,書摘)

高糧價的誘因和背後的危機:糧食戰爭(下)

 

11.扭曲的美國農業補貼制度

由於大量農業補貼落在商品化農產品上,直接推低了這些農產品的價格。於是,大量新的食品工業投資直接建立在這些農產品上,從而使得美國慢慢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食物帝國。

早在20世紀20~30年代的經濟危機時期,美國政府有感于農業作為私人物品經營對國計民生的不利,開始介入農業生產。當時最主要的標誌是逐步建立農業常平倉制度以穩定農產品價格、提供農業信貸、穩定農地規模和糧食產量。農業常平倉制度的一個核心機制是“低吸高拋”的糧食儲備體系,使得糧食價格平滑化。這項制度使得農民的種植有穩定的收入預期,自然使得糧食的年產量可以穩定在一個大體均衡的水平上。農產品的加工體系、城市居民的消費體系,也可以維繫在一個穩定的數量和價格上。

這樣一個以價格收入支持為主要手段的農業常平倉制度,自然得到了農民和消費者的普遍歡迎,也直接促進了美國的農業進步。但是,從糧食儲備制度中嘗到好處的少數糧食寡頭,並不僅僅滿足於這樣的制度。在他們多年的動員和遊說下,糧食儲備制度受到質疑,自1996年起,新的農業法案實行,以農業補貼制度代替了糧食儲備制度。政府不再通過糧食儲備拋補去糾正糧食市場的扭曲,而是簡單地支付糧食加工商收購價和農民維持農場可持續的價格差。

市場價格高,則減少補貼,市場價格低,則增加補貼。這給食物集團擴大其利潤邊界、壓低糧食價格並擠佔補貼打開了方便之門。事實上,農業補貼制度的出臺,使得糧食寡頭得到低價格糧食的幾乎所有收益,也將每年的糧食補貼盡數收入囊中,並且建立了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食物競爭力。從農業補貼政策出發,一個人造的世界食物系形成了。

實際上,正是美國對商品化農產品實施的補貼政策,一直在推低主要農產品的價格。最終,形成了一套人工的食物生產、加工與消費結構:(政府)商品糧補貼→(農業)商品糧生產→(公司)低商品糧價格→(公司)低價格食品加工原料→(消費者)低食物消費結構和消費分野。

在過去的20年裏,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這一補貼,主要針對20種重要的商品化農產品。在這20種商品化的農產品中,8種主要農作物(玉米、大豆、小麥、高粱、大麥、燕麥、棉花和大米)約占美國74%的耕作面積,也得到了每年大約70%~80%的政府補貼。補貼的多少取決於基本耕作面積、市場營銷協助貸款、貸款不足的支付、分拆支付以及反週期支付。商品糧市價高,則政府補貼就低,市價低,則政府就支付高額補貼。這使得政府每年的補貼額可能有大幅度的變化,比如2005年的補貼額為243億美元,而2006年則為165億美元。

美國商品化農產品(補貼名錄,20種)

Wheat(小麥) Corn(玉米) Sorghum(高粱) Soybeans(大豆) Oats(燕麥) Cotton(棉花) Rice(大米) Wool(羊毛) Oilseeds(油菜籽) Maize(玉米) Peanuts(花生) Mohair(馬海毛) Beet(甜菜) Cane Beet(長條甜菜) Sugar(糖) Chickpeas(鷹嘴豆) Honey(蜂蜜) Dry Peas(幹豆) Barley(大麥) Lentils(小扁豆)

資料來源:美國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IATP)Farm Bill(2007)。http://www.agobservatory. org/library.cfm?refid=97623。

在1995~2002年間,美國提供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年平均142.5億美元。補貼中,80%流入到農民和農作公司,12.5%是“水土保持專案”,另外7%用於自然災害救助方面。但是這些補貼的分配結構極不均衡,最大的1%的農場,2003年平均得到了21.4萬美元的補貼,最大的20%的農場,平均得到近1萬美元的補貼。但多數中小農場補貼甚少,甚至沒有任何補貼。

補貼狀況的迥異,使得美國農場早已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產業化農場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以保持競爭優勢和得到更多補貼。小規模家庭農場則幾乎悉數被逐出商品化農產品的種植領域,只能在無補貼的其他農作物上生產,並依賴地區性貿易體系,以維繫生存。

田納西大學農業政策分析中心的資料顯示,美國對商品化農產品的補貼,在1990~1996年間,一直在1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1996年美國推出新一輪農業政策後加大了農業補貼,1998年後一直穩定在每年200億美元的規模上。但是這200億美元的補貼,表面上是進入了農民的口袋,實際上農民的農場收入,在近些年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那麼,每年補貼的這200億美元,到底給誰拿去了呢?是上游的農業投入部門和下游的農產品儲運、加工和銷售部門,拿走了幾乎全部的補貼。也就是說,控制上游和下游的食物集團,拿走了全部的農業補貼。

這裏的邏輯是:由於大量農業補貼落在商品化農產品上,直接推低了這些農產品的價格。於是,大量新的食品工業投資直接建立在這些農產品上,從而使得美國慢慢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食物帝國。食物帝國主要由一些食品聯合體組成,他們通過政治獻金和直接出任政府代表控制、經濟控制和大量的廣告宣傳,已經捕獲了政府、市場和消費者,從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地位,以至於這樣的利益分配結構已經固化,並從其美國大本營,不斷伸出巨爪,再“捕獲”列國。

於是,他們繼續在美國國內和國外擴張自己的疆域,營造一個由他們所控制的單一食物體系,逐漸形成一個食物帝國。

由於貿易條件和政策支持都有利於產業化農場,巨額農業補貼也全部流入產業化農場,使得經營產業化農場幾乎沒有財務風險,也使得產業化農場能夠長期地在市場價格低於其生產成本的情況下繼續擴大生產。這樣,小規模家庭農場無力維繫,被迫步入大規模的破產兼併行列。

自1950年以來,美國的農地規模大體穩定,略有下降,由1950年的12億英畝,下降到2006年的9.3億英畝,是中國農地規模的3.1倍(但美國8種商品化農作物的播種面積一直相對穩定,在2.5億英畝左右,約合中國畝15.2億畝),但農場數量卻由1935年最高峰的681萬家,下降到1950年的565萬家,再下降到2006年的209萬家,目前農場數量不足1935年的31%,1950年的37%。1935年以來,470多萬家農場破產兼併,而主要農作物耕作面積並沒有減少,因為兼併主要是在商品化作物之間進行的。由此,帶動了美國農場平均規模一路上升,由1950年的213英畝,上升到2006年的446英畝,平均規模擴大了一倍多。這樣,美國小型家庭農場,在政府(商品糧政策)和商業資本(控制食品生產和經銷價格)的雙重擠壓下、在商品化的種植業中,已經無法生存,只能破產兼併,或轉做其他農作。作為被產業化、被資本化農業和食品體系定義的農民家庭農場,不得不走上“要麼變大,要麼走人”(get big or get out)和“要麼接受,要麼走人”(take it or leave it)的別無選擇的獨木橋。

這一帝國,以少數幾個食物集團為核心,以市場擴張、糧食援助和政治遊說為基本手段,不斷將全球農業生產和食物經銷體系納入其版圖,從而使得各國的農業生產和食物經銷體系,都在其控制之下。這一強大資本,由逐漸扭曲食物利益的分配結構,到逐漸扭曲食物加工結構和貿易體系。同時,也扭曲了消費者營養體系,使得公共健康體系受到巨大威脅。

此前知道美國的養牛專業戶,每天能從政府那裏拿到12美元的補貼,一年大概4300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幣達3萬多元,若是在中國,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了,養3頭牛就掙10萬元了,誰不願意搞農業生產?2000年,美國對小麥的直接補貼為每噸45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為370元),對玉米的直接補貼為每噸27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為220元)。換句話說,美國的小麥和玉米分別從政府補貼中獲得了370元/噸和220元/噸的降價空間,從而使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比較價格競爭優勢。2001年,美國農產品出口額達到536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今天美國不僅是糧食出口世界第一,美國的種子產業從規模到質量再到世界市場佔有率,同樣也是世界第一。如果說美國的糧食態度事關世界人民的肚皮,那麼美國的種子產業就關係世界糧食產業。

12.食物營養結構被嚴重扭曲

一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怪現象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孩快速變高變胖,發育提前;許多發展中國家步發達國家的後塵,其越來越多的國民也患上了肥胖症。

何以如此?答案主要是:農作體系的失衡,帶來了食物加工體系的失衡,從而帶來了消費者營養結構的失衡。

由於美國絕大部分農業補貼落在商品化農產品上,直接推低了這些農產品的價格。於是,大量新的食品工業投資,直接建立在這些農產品的儲運、加工和銷售上,出現了強大的食品產業集團和食品聯合體。

它們通過“無縫的縱向聯合,控制了從基因到超市貨架的整個食物體系”,涵蓋了農產品投入、生產、加工和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它們利用低價格農產品,廢棄自然界成百上千種穀物,只讓農民種植少數高糖或高油的穀物,使得一兩代前還十分自然的食物結構,已經變成了無處不在的人工食物結構。

這一食物結構,主要建立在對廉價的人工配置的高糖、高油玉米、大豆等轉基因作物的利用上。而健康的農產品,如水果、蔬菜等,得不到一分錢的政府補貼,其生產規模相對於需求在不斷萎縮,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消費人群向中高收入階層集中。

一個扭曲的糧食補貼政策,帶來了扭曲的食物生產結構,進一步帶來了扭曲的食物價格體系,從而帶來扭曲的食物營養結構。

在美國食物結構巨大變遷的背後,食品集團在近幾十年內迅速走向集中。2004年,美國銷售的肉類的集中度(即最大的四家公司占全部市場份額的比重),基本上都超過了一半,牛肉包裝竟然達到了84%。麵粉加工與豆油壓榨,集中度達到了六七成。

食物集團的手,還進一步伸向投入環節,使得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多種生產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比如,孟山都(Monsanto)一家公司就控制世界主要穀物和蔬菜種子23%~41%的市場份額,銷售額2004年達28億美元。若再計入杜邦公司,兩家公司控制世界種子份額就達到一半以上。人類的食物,從最初的原材料開始,就走向了單一化!

對種子和農產品收購、加工的壟斷,使得它們的行為無異於系統的生物滅絕。當一種又一種的農作物種子被收入博物館,而市場上僅有幾種它們推廣的、不具有留種能力的人工種子時,不僅農作物多樣性在喪失,居民餐桌和營養結構的多樣性也在喪失。

即使到了食物的銷售環節,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在全球10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國占了一半。這樣,最終形成了資本化農業對食物鏈條的全程序控制。

13. 對食物鏈條的全程序控制

食物美元分配結構的轉換,與食物生產鏈的高度集中相伴隨,從種子、除草劑的購買,到農場融資以及零售,都是如此。例如,美國的一個公司的發言人說,Philip

Morris和Nabisco的合併,會拿走美國食物美元的近10%價值。而在加拿大,3家公司,控制了超過70%的化肥銷售;5家銀行,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農業信貸;2家公司,控制了超過70%的牛肉包裝;5家公司,支配了食物的零售。這麼高的壟斷,使得涉農企業,可以輕易地以較高的價格賣給農民投入品,而以較低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糧食。

更為嚴重的是,高壟斷及其不斷的集中和發展,在進一步擴張其利潤空間。農民、消費者甚至政府,越來越無法選擇,只能接受食品公司開出的功能表!

密蘇裏大學的農業社會學家比爾?赫弗南(Bill Heffernan)說,通過不同的食物生產者之間的兼併、接管、聯盟等方式,產生了更為集中的食品產業集團,這些集團現在通過“無縫的縱向聯合,控制了從基因到超市貨架的整個食物體系”。比如,以孟山都和嘉吉(Cargill)建立夥伴關係為例,它們控制了種子、化肥、農藥、農場信貸、穀物收購、穀物加工、牲畜飼料、牲畜生產與宰殺,以及許多著名的產業化食品品牌。對嘉吉這樣的公司來說,這樣的聯合使他們極大地加強了對成本的控制,從而產生顯著收益。但對於一個種植玉米的農民來說,他別無選擇。想購買種子?如果嘉吉公司是方圓100英里範圍內的唯一的農資和儲運公司,他又只賣幾種孟山都生產的專用於其壓榨、儲運或飼料加工的玉米種子,你就只能買這幾種。你如果不種孟山都的種子,你就找不到一個能賣出你玉米的市場。需要種子貸款?你得去嘉吉擁有的埃爾斯沃思(Ellsworth)銀行,你得告訴他們你用來買孟山都的種子,嘉吉的Saskferco牌化肥。一旦玉米成熟,如果你不接受嘉吉所說的收購價,你就只能拿這些玉米去喂你的豬了!即使喂了豬,你想賣高一點兒的肉價,對不起,只有嘉吉的Excel公司買你的豬肉。你若要繼續躲開嘉吉,脫離傷心的鄉村生活,移民到城市去。你就成為了那60%的被破產兼併的失敗農民中的一員。但即使你逃難到城市,仍然擺脫不了他們的控制:你買的玉米片,是嘉吉提供的麵粉生產的,其他的食物都與嘉吉有關,因為本地不接受嘉吉指定生產方式的農民,都像你一樣破產移民了,你吃不到本地的粗燕麥了,你只能買工業化玉米片,而主要的工業化玉米片,都是由嘉吉生產或供貨的。貨架上的大品牌玉米片,價格似乎都是那麼高,因為這些公司總可以讓市場供不應求。

赫弗南警告說,伴隨食品聯合體縱向一體化的鞏固,“全球食品體系中,給獨立農戶留下的空間,已經微乎其微了。”農民們在加入食品公司聯盟的合同面前,面臨另外一種嚴峻的選擇:“要麼接受,要麼走人。”過去20年,美國按訂單生產的農產品,從10%上升為35%,超過原來的3倍。食品體系中如此之高的集中度,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戶,在面臨食品公司給出的合同前,別無選擇。

在北美,三個食物聯合體(ConAgra/Dupont、Cargill/Monsanto和vartis/ADM),已經將北美市場的食品鏈控制,並逐漸擴散至全球。

當食品聯合體不斷擴大其食物美元份額時,也在不斷地擴大其政治影響力。時至今日,已經毫不奇怪,美國政府的農業政策,包括補貼、稅收優惠、環境立法等,從國內到國際,都不再有利於農戶。比如,食品聯合體掌控了私人與公共部門領先的農業研究機構,使得像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這樣的本應代表農民利益的機構,居然會幫助開發種子絕育技術。這種生物工藝,只能讓農民們更加依賴種子公司。在有些情況下,這些影響是間接的,比如在政府資助的決定上。但即使這樣,有時的研究傾向也非常露骨。比如,當Novartis公司提供2500萬美元去資助一個研究機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去開發生物技術時,其中一個條件就是Novartis公司有第一選擇權,去拒絕任何可能取得專利的發明。在這種情況下,受到資助的伯克利分校,就有很強的激勵去開發絕育種子,從而將利潤從農民手中移走,而非開發有利於農民和公眾利益的技術。即使是一些名為為農民謀利益的政策,比如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最終都是由食物貿易商、加工商、分銷商等控制和鼓吹的。最終,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被寫入GATT(關貿總協定),並進入WTO條款中。在此之前,許多國家都有一個保證其農民就業和收入的本國食物體系,但伴隨食物帝國的侵入,這些國家的保護都被去除。食物巨頭們讓世界各國的農民去進行全球範圍內的直接競爭,而坐收漁翁之利。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估算過16個加入GATT的發展中國家的狀況,得出如下結論:“據普遍報告,總體趨勢是農場走向集中”,小農進一步被邊緣化,農村貧困和失業狀況更加惡化。在這樣一個世界體制下,小農微薄的農業利潤不斷被瓜分,瓜分到最後,連自己的生產成本都沒有辦法補償。此處可引用一下UNDP《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中人類發展報告處處長凱文?霍金斯的一個評論:”在自由市場的花言巧語和強調公平競技場優點的背後,鐵的事實是一些世界上最窮的農民被迫進入與工業國家的財政部而不是北部農場主的競爭。”也就是說,在WTO自由貿易體制下,世界各國的產糧農民,實際上是被迫在跟美國的財政部競爭,而不是在跟美國的農民競爭。表面看來,好像是各國的農民在打糧食,美國的農民也在打糧食,各國農民在跟美國的農民競爭。可是美國的產業化農民,其收入的1/3來自政府補貼,這也就意味著,至少他的價格可以大大低於其生產成本銷售,在價格上,他國農民根本沒有優勢。

況且,美國產業化農場通常有幾千英畝的土地,發展中國家的小農,土地面積狹小,比如中國,一個農戶的家庭農場,平均6~7畝地,合成英畝,只有1畝。而美國通常是一個農民經營整個農場,而中國則是一個家庭綁在這1英畝地上,如何跟美國競爭?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各國的農民種什麼,什麼不賺錢,是必然現象,不僅中國如此,即使在美國,家庭農場也是如此。農民養什麼,什麼也不賺錢,因為美國低價銷售出來的糧食,用做飼料,去養羊、豬、雞等。上游的產品已經便宜許多了,下游的產品自然便宜。美國加入世界自由貿易體系的,又幾乎都是機械化的養殖場,豬肉、牛肉、羊肉、所有乳製品的價格,都會比你低,所以發展中各國的農民養什麼,什麼都不賺錢。這是我這幾年在農村調查,聽到農民最多的反應—種什麼,什麼不賺錢;養什麼,什麼也不賺錢。這是目前的自由貿易體制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這是WTO主張的農產品自由貿易在發展中國家擴張的一個必然結果。

14.“食物帝國”的生意經

有學者認為,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食品巨頭正在形成“糧食帝國”。美國大型食品公司首先控制了全美大部分糧食,而後獲得國際影響力。

它們採用兩大“法寶”操縱糧價:一是推行糧食自由貿易,美國政府對糧食生產予以高額補貼,因此糧價比一般國家低,食品公司想盡辦法推動各國實現糧食自由貿易,以便順利出口牟取利潤;二是通過糧食援助控制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糧食援助是食品帝國常用的“毒品”:在諸多非洲國家,接受糧食援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為美國生產香蕉、可哥等經濟作物,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因此荒廢,淪為附庸。

不僅如此,近年來,美國食品業的結盟,大大加強了其市場壟斷力度。在北美,康納格拉冷凍食品公司與杜邦公司(ConAgra/Dupont)、穀物巨頭嘉吉與種子公司孟山都(Cargill/Monsanto)、諾華公司與糧油公司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Novartis/ADM)已經形成了三個食物聯合體,控制了北美的整條食物鏈,影響力擴張到全球。

例如,控制全球穀物與蔬菜種子23%~41%份額的孟山都公司,與穀物巨頭嘉吉結盟後,如果農民需要貸款購買孟山都的種子,就得去嘉吉旗下的埃爾斯沃思銀行。無論糧價漲跌,它們都可旱澇保收:漲價會使糧食初級產品受益增加;跌價時食品加工貿易則可受惠。受糧食短缺之苦的,則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民。

在大型食品公司的控制下,不僅農業生產者別無選擇,消費者在消費品種、消費價格和數量上,也別無選擇。只是消費者的錢包由於被食品公司視為“上帝”,所以,公司對待消費者比對待農業生產者要客氣許多。粗暴的直接命令方式,被一系列的廣告宣傳、健康諮詢、品位塑造等洗腦方式取而代之。

“食物帝國”推動了糧食政治。我們看幾則糧食援助和禁運的實例,去理解糧食政治的一部分—糧食援助這個比石油貿易更為強大的政治武器。

1945年,南斯拉夫在鐵托總統的領導下進行改革,試圖擺脫蘇聯對南斯拉夫的控制。這時,美國伸出了“友誼”之手,為南斯拉夫提供了巨大的糧食援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國等西方盟國隨即對中國實行包括糧食在內的全面封鎖和商品禁運,妄圖將新生的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美國對中國的禁運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

1965~1967年間,美國總統詹森曾對印度採取限制出口糧食的政策,從而最終迫使印度改變其反對美國入侵越南的外交政策。

1970年,當“馬克思主義者”薩爾瓦多?阿連德當選為智利總統後,美國對智利的糧食援助立即停止了。阿連德領導下的大眾聯合政府,卻是致力於農業改革和公平分配的。在阿連德下臺後,美國的糧食援助很快又恢復了。糧食援助是尼克森政府反對阿連德所採取的秘密戰略的組成部分。

1973年,美國由於國內食品價格史無前例地上漲,對大豆、棉籽及其製品實行禁運。日本97%的大豆依靠進口,其中92%來自美國,因此而受害最大。

1980~1981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對其實行穀物禁運。但當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進行改革時,西方議員阿德?梅爾科特立即指出:蘇聯需要多少糧食就提供多少糧食。之後是蘇聯解體。

糧食援助的另一側面,則不僅僅限於這樣的短期事件,而是打擊、改變進而控制受援國的農業生產體系,讓這些國家形成對美國等援助國的經濟依賴與政治依賴。這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淪為美國附屬國的奧秘。

所謂“沒有扭曲的、充分競爭的、跨國界的、完備的市場體系”,僅僅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帶有烏托邦色彩的幻想,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糧食貿易或援助時常作為大國政治外交的手段,用以干預別國內政。曾是美國雷根政府農業部長的約翰?布洛克在一次聽證會上直言不諱地說:“糧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個國家系在我們身上,那樣它們就不願和我們搗亂。”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份報告說,第三世界國家缺糧“使美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種力量……華盛頓對廣大的缺糧者實際上就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政治家所關心的國家利益,與食物集團關心的經濟利益結合在一起,就促成了危及全球每個地方農業與食品體系的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浪潮。

主要農業發達國家,在農產品自由貿易框架下,已經將世界各國的農業生產,綁上了同一輛戰車:要麼各國比拼財力,進行補貼生產競爭;要麼讓出農產品市場,由這些國家提供低價格糧食和一整套食物體系。由此,產生對糧食生產國的全面依賴。2006年年底以來的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已經清楚表明了這種依賴性。

15.“食物帝國”背後的“食物巨人”

在美國食物結構巨大變遷的背後,站著為數不多的食物巨人—食品集團。這些食品集團,不斷地遊說政府,對消費者洗腦,對農業生產者施壓,去推動食物的商品化,並從每個消費者的嘴裏,聚斂著巨額的財富。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完成之後,它們再進一步通過遊說政府,控制市場和更為深入的消費者洗腦,將食物商品化後的貿易範圍不斷擴充到全地區、全國、全自由貿易區,直至全球。

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食物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食物巨人,再看一下這些食物巨人如何強強聯合,從而實現由生產投入到食物零售等食物鏈條各個環節的無縫聯合。它們以全面的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控制了從基因到超市貨架的整個食物體系。

在行業競爭力研究中,常用4公司市場佔有率(即最大的4家公司占全部市場份額的比重),來衡量一個行業的集中度。實際上,這也是壟斷度的指標。資料顯示,農業食品領域的行業集中度,大到了其他行業難以匹敵的地步(見表)。

表部分農業食品的市場集中度(4公司市場佔有率,2004年)

牛肉包裝 84%

豬肉包裝 64%

豬肉生產 49%

烤子雞生產 56%

火雞生產 51%

飼料加工 34%

麵粉加工 63%

豆油壓榨 80%

資料來源:Hendrickson and Heffernan,2005。轉引自GDAE Working Paper No.05-07: Identifying the Real Winners from U.S. Agricultural Policies(作者Timothy A. Wise),http://ase.tufts.edu/gdae/Pubs/wp/05-07RealWinnersUSAg.pdf

表向我們顯示了部分農業食品的集中度。可以看到,銷售的肉類集中度,基本上都超過了一半,牛肉包裝竟然達到了84%。麵粉加工與豆油壓榨,集中度達到了六七成,連技術含量不高,投入成本不高,本應十分分散的牲畜飼料加工,也達到了34%。在似乎琳琅滿目的食品背後,幾乎每一類食品,都是由幾個食物巨人生產出來的!

食物集團的手,不僅停留在加工環節,還進一步伸向投入環節,使得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多種生產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我們以種子為例來看生產投入環節的集中度。

世界10大種子公司的銷售額(2004年)

公 司 2004年種子銷售額(百萬美元)

1. Monsanto(美國)+Seminis(2005年3月被Monsanto收購) 2803

2. Dupont/Pioneer(美國) 2600

3. Syngenta(瑞士) 1239

4. Groupe Limagrain(法國) 1044

5. KWS AG(德國) 622

6. Land O’ Lakes(美國) 538

7. Sakata(日本) 416

8. Bayer Crop Science(德國) 387

9. Taikii(日本) 366

10. DLF-Trifollum(丹麥) 320

資料來源:ETC集團通訊,2005年9~10月,第90期。

孟山都公司的種子全球市場份額

玉米 大豆 豆類 黃瓜 辣椒 甜椒 番茄 洋蔥

41% 25% 31% 38% 34% 29% 23% 25%

資料來源:ETC集團通訊,2005年9~10月,第90期。

這都表示了在產前投入的主要環節—種子的壟斷程度。孟山都等大公司,對種子的壟斷,導致了僅有少數經過他們轉基因處理的種子,才能得到大面積種植,而自然界裏的成百上千種同類型的種子,則被排斥在規模種植之外。從而使得人類的食物,從最初的原材料開始,走向了單一化。不僅是農作物多樣性喪失,居民餐桌和營養結構多樣性的喪失,而且是人類從食物上更加脫離自然,從而使得各個國家、民族、人民以及文化等,都進一步被食物王國掌控,從而不再具有自生能力,只能淪為資本和強國的服膺。

http://www.nfu.org/wp-content/2007-heffernanreport.pdf

即使到了食物的銷售環節,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由表可見,在全球10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國占了一半,其中,沃爾瑪(Wal-Mart)又是遙遙領先的。

資料來源:Mary Hendrickson and William Heffernan:Concentration of AgriculturalMarkets (April 2007),

http://www.nfu.org/wp-content/2007-heffernanreport.pdf

表進一步顯示了美國前5大食物零售商的零售額和市場佔有率的變化。總體而言,大的食物公司銷售增幅很大,市場佔有率在不斷提升。除第五大公司Ahold外,其他4大公司增長迅速,而且越大的公司,增幅越大。若從更長時期的歷史資料看,零售額的集中是十分迅速的。在1997年,前5大公司的零售額市場佔有率為24%,2001年提高到38%,2004年為46%,2006年則達到48%。

這樣,由大公司控制的各個食物環節,不斷對農業生產者形成合圍包抄,致使食物利益的分配結構越來越不利於農業生產者,也不利於消費者。最終,形成了資本化農業對食物鏈條的全程序控制。

16.食物的政治化

產業資本,不僅在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面前,顯示其強大的影響力和嫺熟的控制技巧,在作為公共部門的政府面前,它們同樣伸出其強大的手,從而捕獲了政府。而被資本綁架的政府,也在國家利益和民主包裝的掩護下,力圖推動食物的政治化,從而使得食物的本來面貌變得更加模糊不清。

作為生活必需品的糧食,是人類生存須臾不可或缺的基本品。糧食很早就滲入了政治因素。在中國,早已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軍事哲學,更有明成祖朱元璋“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以及毛澤東“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政治哲學。在改革開放時代,“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工程”,以及“無農不穩”、“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的農產品公共物品性質認同,也早已經達成共識。但是,在美國,食物作為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生活必需品,其影響力不僅限於中國所謂的征糧派款、租稅分成等方面,而是越出了疆界,成為國際間硬實力的一項標誌。

這一標誌的成立,先是以糧食的人道主義援助的含蓄方式體現,後伴隨農產品的國際貿易自由化,以更清楚的國家間農產品貿易談判與開放體現。

比如,美國在兜售其農業生產體系和食物系統,同時使第三世界的食物系統變得與他們相似(在市場化和食物消費結構方面),也與其形成互補(在農業生產結構方面),其表現是,美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又是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原因就是這些“最強大的國家將建立一個單一的世界糧食系統,由它們進行控制”。可悲的是,多數被控制的國家,既沒有驅逐那些統治國家,也沒有發明自己的解決辦法,反而在刻意地模仿富裕國家的糧食生產系統與食物產供銷體系。在美國產業資本的宣傳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盲目學習下,美國的食物系統被塑造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系統。孰不知,美國強大的糧食生產能力和食物生產能力,就足以使得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麵包籃子”,都成為多餘的“麵包籃子”。《糧食政治入門》中就描述了美國如何成功地用糧食援助,摧毀了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體系,讓這些國家的農民失業,淪為附屬於美國消費需求的經濟作物園工人,讓這些國家的農業基因化、石油化、化學化和機械化,從而購買美國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藥、機械,讓這些國家自給自足的本地化食品體系瓦解,使得人人成為產業化食品體系的消費者,用更高的價格,買取更低的營養,以至於給這些國家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1)無現金儲蓄。產糧農民不得不在收穫季節廉價賣糧,而又要在該年後再以昂貴的價格購入,以度過饑荒。

(2)無糧食儲蓄。甚至連穀種都被吃光,通常也不需要自留穀種了,因為都換成了食品集團提供的轉基因種子,農耕牲畜也賣掉了。走向不斷地以勞動替代資本,欠債度日的惡性循環。

(3)無安全的土地所有權。商品化和饑荒,成為地主奪取佃農土地的機會。更多失地的農民,又意味著更高的租佃價格和更低的雇用工資。

(4)無工作機會。雖然糧價可能上漲,但對失去生產資料的佃農而言,這不再意味著收益,而是成本。他們必須買糧,由此競爭十分稀少的工作機會,產生工資的探底競爭。

(5)無家可歸。當自己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已經與自己無關,甚至連糊口的雇用機會都沒有時,農民只能流落到城市,成為貧民窟的一員。於是,上演著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悲劇。

上述問題,帶來的是對美國更多的依附,從糊口的糧食,到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整個農業產業體系,都變成了美國的原料提供者和農業投入品消費者,而原本自給自足的食品體系,則換成了昂貴的由美國提供的產業化食品體系。

資本化的食物集團,當然不滿足于只擠壓本國的農民、受援助國家的農民,它還要進一步擴張其疆界,將捕獲的手,伸向世界各國,伸向作為公共部門的政府。

作為一個文明發展的基礎,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建立了一個立足自主的食物體系。所以,當工業品、投資品全球化大行其道時,食物體系較少涉足。當然,這不符合食物集團的經濟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於是,食物集團的商人,和美國政客們一起,致力於推動農產品國際貿易的自由化,並於20世紀90年代成功地將其納入GATT和WTO體系。

提出國際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似乎是為了如下世俗理想:一國可以通過貿易途徑,部分或全部解決該國的糧食供應問題,而且世界糧食生產的巨大潛力也為此提供了可能性。但上述結論的成立,暗含著這樣兩個假設:一是在世界範圍內,有一個沒有扭曲的、充分競爭的、跨國界的、完備的糧食市場體系,並且一國糧食貿易量對世界糧食供求的變化有足夠的彈性;二是糧食貿易作為一種純粹的經濟活動,只接受國際上貿易規則的制約,而不受國與國之間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的影響。

但從實際情況看,上述兩個假設並不成立。

在GATT和WTO談判中,農業可能是最具政治敏感性的領域。農業公司尋求在大眾食物、基因資源和農業上的寡頭壟斷地位,在政府以及全球、地區貿易協定中施加影響,創造讓美國傾銷其高補貼農產品的基本條件。於是它們通過遊說政府,使得國家利益的代表者是它們公司的派出人員。比如,世界農產品貿易的自由化,直接與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家食品集團—嘉吉的執行總裁的推動有關。正是他代表公司利益,卻出任美國的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美國農業首席談判代表,極力推動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使得農產品自由貿易成為現實。在WTO農產品自由貿易的框架下,各國要想保持其獨立的農業與食物體系,幾乎不再可能。這一案例,反映了糧食商品化和政治化的絕佳結合,也使得世界食物體系都在這兩股力量的合力圍攻之下。

在社會生活中,政府是以公共部門的形象出現的,其干預應該是朝向促進社會公正和提高經濟效率的方向的。但是,由於政府及政治家也是一個有自身利益的理性人,管制者很容易被他們的權力租金誘惑,從而使得他們被管制者“捕獲”,成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在這一過程中,管制制度能夠帶來租金並因此成為不同的利益集團相互競爭的物件,管制者則根據自身的效用決定管制所服務的利益集團,管制實際上變成了政治家創造租金和攫取租金的工具。因此,在理性人的假設下,就不再有理想意義上的政府,也沒有理想意義上的公共利益,而只有利益集團。管制者依據其自身利益的計算結果,決定其服務的利益集團。在管制理論的鼻祖斯蒂格勒(Stigler)提出捕獲理論之後,後來的一些極端的捕獲理論更加認為:政治家利用管制創造租金,並通過競選捐贈、選票、賄賂來攫取這些租金。存在這麼多特許權與管制的一個重要原因也許是賦予官員們否定它們的權力,然後以提供特許權為回報來換取賄賂。這個理論強調了管制對政治家和官僚的利益,即使當產業由於管制而利益受損,管制依然會存在。

對農業和食物體系的管制權力,同樣帶來了政府租金的擴大。以美國兩黨所接受的政治獻金為例,可以看出農業政策和食物政策的轉變,有其背後的“捕獲政府”因素。政府也由扼殺本國和世界他國可持續農業和健康食品體系的幫兇,走到了主謀的位置上(見表)。

表 美國農業公司的政治獻金(2005年)

公 司 政治獻金(美元) 民主黨(%) 共和黨(%)

Altria Group 1,338,053 37 63

American Crystal Sugar 1,146,267 61 38

Farm Credit Council 972,180 37 63

Dairy Farmers of American 880,835 41 59

Reynolds American 860,000 14 86

UST,Inc. 585,000 15 85

Dean Foods 530,000 29 71

Safeway Inc. 510,457 44 56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 483,300 40 59

Deere & Co. 467,800 15 84

Weyerhaeuser Co. 452,826 23 77

Flo-Sun,Inc. 451,140 66 34

National Cattlemen Beef Asso. 388,794 24 76

Pepsi Co,Inc. 382,092 29 69

International Paper 380,999 11 89

California Dairies,Inc. 379,500 16 82

Connell Co. 374,000 97 3

Pilgrim Pride 351,400 0 100

Food Marketing Institute 345,571 10 90

National Cotton Council 325,496 41 59

資料來源:Opensecrets.org:http://www.opensecrets.org/industries/contribution/asp?ind=A&cycle=2006

由表可見,除1家公司只對一黨捐獻外,其他95%的公司,對兩黨都捐獻,使得任何一黨執政,其利益都能確保。有9家,即接近一半的公司,對兩黨的捐獻大體平衡(在50%的上下20%幅度內),可見,這些公司並無明顯的政治傾向,只是為了公司利益而捐獻。這些“公開的秘密”的進一步公開,並不能阻擋政治家與食品企業家的聯合,使得“捕獲”理論描述的“管制-被管制”關係,可能還不足以形容將食物政治化和商品化的兩股力量,“精英聯盟”這種主動的結盟,才能解釋。“精英剝奪大眾”,不僅在所謂的專制主義國家如此,在標榜民主和自由樣板的美國,也不例外。

食物商品化和食物政治化兩股力量在美國作用的結果,使得美國高額補貼糧價和低價傾銷糧食,成為一種長期現象。美國出售到世界市場上的農產品均低於成本價,而且在1996年新一輪糧食補貼政策後,比重大幅度上升。傾銷比例最低的大豆,達到了12%,而最高的棉花,則高達48%。

不僅美國如此,世界10個提供農產品生產支持的主要經濟體,政府用包括補貼在內的各種方式,對農場提供生產支援,支援總額達到了279.5億美元,總補貼份額占農場收入的比重達30%。

於是問題產生了:一個經濟體願意以低於成本價的方式銷售其產品,對於購買者本來應該是個福音,因為他們甚至可以以低於成本價的方式購買到便宜的商品,出售者願意補貼全世界,讓他去補貼好了!世界各國為何非但不去感恩,反而要用“傾銷”進行聲討呢?如果站在理性人的角度看,事情就容易理解多了。如果沒有食品大亨的全球商業利益,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全球政治利益和政治家的個人前途考慮,一個號稱以自由、民主、平等立國的國家,為何要採用這種不公平的自由貿易手段呢?為何要通過WTO的強制機制,硬把自己的廉價貨品“補貼”給全世界呢?但願以下的分析能夠有助於理解美國向全世界傾銷其糧食的經濟目的和政治目的。能夠向讀者顯明農產品自由貿易背後的利益因素。

17.歷史上的糧食冷戰

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的一句老話。如果沒有吃的了,人的生存問題就解決不了,那就是天大的問題了。在劍拔弩張的冷戰歲月裏,糧食這個關乎民生根本的問題也成了不同國家間進行戰略對抗的工具。這一工具也有了不同的表現形式。

斷絕交通

以一些民眾的生機為威脅以獲得相應的政治目的,是這類制裁的關鍵點,其中包括斷絕交通。在人類漫長的戰爭歷史中,圍城是最傳統的一種。1948年的柏林危機就是一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全境被盟軍分區佔領,柏林也被分成了不同的佔領區。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國在西占區實行貨幣改革,發行了“B”記德國馬克,蘇聯反對。這成為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的導火線。蘇聯於1948年退出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在蘇占區和整個柏林發行新貨幣“D”記德國馬克,並拒絕美國提出的西方三國參加管理柏林貨幣的要求。美國在英、法兩國同意下將其貨幣改革擴大到西柏林。同年6月24日蘇聯對西柏林實行封鎖,切斷西柏林與西方佔領區之間的水陸交通。

西柏林位於大片蘇占區的腹地,居住著250萬居民以及西方國家的佔領軍。西柏林不生產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完全依賴陸路、水路運輸。在陸路和水路交通斷絕後,人民無食物可吃。美國決定對西柏林實施空中補給,代號為“運糧行動”。通過密集的空中運輸,維持了西柏林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從而打破了蘇軍的計畫。

由於雙方都不願訴諸武力,經過談判,終於達成妥協,1949年5月12日解除對柏林的封鎖。

這一次禁運的突破,主要得益於空中交通的發展以及西方國家維持自身利益的決心。但更重要的是凸顯了冷戰的特點,那就是雙方不希望直接發生武力衝突,而是通過非武力的方式逼迫對手就範。

斷絕糧食供應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蘇聯、日本等國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美國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而大多數出口國是美國盟友,使得美國認為有可能與其他出口國聯手對某個主要進口國糧食商業進口實施禁運,從而實現特定的戰略目的。但是,這種理論在圍堵蘇聯時被挫敗。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認為這是對其戰略利益的挑戰,又不願武力介入,於是動用糧食禁運這一武器。卡特政府於1980年1月4日公佈禁運政策。隨後主要出口國加、澳、歐盟同意參與,美國希望對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造成破壞性影響,從而給蘇聯帶來國內政治壓力。然而,1980年蘇聯已進口糧食達3120萬噸,與計畫進口量僅差10%,從而對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很微小。1980年是大選年,雷根當選總統,他在就職後取消了禁運。

這次禁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世界不是鐵板一塊:①出口國達成共識困難。美國及其盟友發起禁運了,但是其他國家抓住了商機,泰國、西班牙、瑞典這些以前通常不向蘇聯出口糧食的國家,開始向蘇聯大量出口糧食。②難以控制糧食的轉口輸送,美國等國糧食賣給第三國後,第三國轉賣給蘇聯。③美國國內政治因素影響。美國是農業出口大國,禁運觸犯了相應利益集團的利益,它們批評政府並要求政府給予補償。這也成了總統大選期間的一個對卡特的攻擊點,雷根上臺後就據此廢除了禁運。

這也反映了全球化時代,各國利益多元化的現實。

國家形象的武器

冷戰也是兩個不同國家體制的鬥爭。社會主義國家為了國民生計,也為了彰顯制度上的優越性,從而猛抓工農業生產。中國和蘇聯在這一過程中為國家的工業化打下了基礎,但是在政策的推行上,走了一些彎路。

以中國為例,1958~1960年開展了大躍進運動,希望短時間內國家能趕英超美。在農業領域,糧食產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產80%,由3900億斤達到7000億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產50%,由7000億斤左右達到10

500億斤。官員為了向上級爭功,“浮誇風”盛行,如1958年7月,湖北長風農業生產合作社,早稻畝產15

361斤,放了一個大“衛星”。同年農業部公佈夏糧產量同比增長69%,總產量比美國還多出40億斤。這些帳面上的成績代替不了現實。隨後就發生了1959~1961年的名為“三年自然災害”的大饑荒,餓死了許多人。

幾乎同時期,蘇聯的赫魯雪夫也希望通過狠抓糧食生產來展示優越性,包括他在全國不顧地域地推廣種玉米,雖然在局部有成效,但是在其他許多地方顆粒無收,從而導致了1963年全國性的歉收。1964年,赫魯雪夫把地方的黨委分成工業黨委和農業黨委,以加強農業生產的管理。但是這導致了官僚機構扯皮、行政效率低下的毛病,並成為政敵讓他下臺的口實之一。

在這裏,糧食就成了成就的指標。但在缺乏科學的規劃基礎上,往往導致欲速則不達的結果。

以糧食為誘導

禁運是一種手段,糧食援助也是一種改變其他國家立場、實現本國戰略利益的方式。

1959~1961年間,中國嚴重饑荒時期,中蘇兩國關係有交惡的趨向。此時,美國總統甘迺迪及其政府認為這給美國帶來了調整對華政策的契機,尤其是在和蘇聯對抗的大背景下,緩和中美兩國關係,能夠緩解美國的戰略壓力,於是決定嘗試通過糧食援助以實現這一目標。為此,美方制訂了援助中國的方案,並通過不同渠道向中國傳達這一資訊。

在這個溝通過程中,中國特使王炳南表示,“中國人民絕不依靠別人的施捨而生活,更不會拿原則去做交易。”因而拒絕了美國的糧食援助提議。美國以糧食援助來獲得盟友的計畫再次遭遇了挫折。

不過美國也有成功的範例,如在冷戰時期停止對印度的糧食援助,最後迫使印度跟美國改善關係。

冷戰時期的糧食武器,展示了這樣的景象,即涉及民生的這些物資也成了武器。但是是否奏效還要看各個物件國的態度,以及通過多種手段對抗制裁和引誘的決心。今天,這種糧食武器更會具有全球化的特點。

18.誰在控制著我們吃什麼

2007年9月,我(周立)在美國中北部做農場調查時,有一晚住在艾奧瓦州的農民蓋瑞家。蓋瑞只耕作2英畝土地,擁有一個小型農場。晚餐中,我們談起了食物收益的分配結構。他深有感觸地從櫃子裏拿出了一盒早餐燕麥片,問我:“你說,這盒燕麥片我們農民能得到多少錢?”他告訴我,這盒美國人最常見的早餐食品,在超市中至少賣3.5美元,而出售燕麥的農民,只能從中得到5美分,也就是1.43%。實際上,伴隨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結構的變遷,消費者在食物上的花費越來越多,農民得到的收入卻越來越少。錢被誰賺去了呢?是那些食物巨人—大型食品企業。在認識了食物帝國的糧食武器後,我們還有必要認識食物的商品化,以及食物巨人在食物商品化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從1996年起,美國新的農業法案實行,以農業補貼制度代替了糧食儲備制度。市場價格高,政府減少補貼;市場價格低,則增加補貼。1998年後,美國政府的農業補貼一直穩定在每年200億美元,但是這200億美元的補貼,表面上是進入了農民的口袋,實際上,農民的農場收入,在近些年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美國農場的全國淨收入,由一度的540億美元,下降到不足500億美元。補貼實際上全部落入了控制農業生產上游投入品和下游加工、儲運、銷售各個環節的食品集團手裏。

這些糧食寡頭,在得到低價商品糧的補貼後,以此為原材料基礎,建立了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食物競爭力—廉價糧食基礎上的廉價食物體系。這一強大的資本,不僅扭曲了食物利益的分配結構,還扭曲了食物加工結構和貿易體系,扭曲了消費者營養體系,使得公眾健康受到巨大威脅。

就食物加工和貿易而言,這些食品集團涵蓋了農產品投入、生產、加工和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實現了全球性的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使得跨國交易變成了公司內部貿易。他們有選擇地只讓農民種少數經過基因改造的高糖或高油穀物,使得一兩代前還十分自然的食物結構,已經變成了無處不在的人工食物結構。這一食物結構,主要建立在對廉價的人工配置的高糖和高油玉米、大豆等轉基因作物的利用上。而健康的農產品,如水果、蔬菜等,得不到一分錢的政府補貼,其生產規模相對於需求在萎縮,消費人群越來越集中于中高收入階層,其價格也在不斷地上漲。在過去的20年裏,美國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價格,已經上漲了40%,而軟飲料、糖類、油脂類以及飼料家禽等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軟飲料價格下降了20%多。

於是,表面看,美國人的餐桌在豐富,世界上各個發展中國家國民的餐桌也在豐富。然而,一個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怪現象也隨之出現,窮人越來越胖。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步發達國家後塵,它們的國民也越來越多地患上了肥胖症,而真正的富人,卻體態正常或消瘦。這正是農作物體系的失衡帶來了食物加工體系的失衡,從而帶來了消費者營養結構的失衡。一個又一個表面自由和自主的消費者,變成了按公司開出的食物配方餵養自己的食物消費機器。

為了俘獲更多的消費者,我們看到,鋪天蓋地的營養廣告、營養專家建議,以及一波又一波的飲食潮流,在衝擊著人們的胃腸和心靈;一個又一個消費者,削尖了腦袋要迎合被產業資本定義的格調和風尚,卻一個又一個地掏空了錢包,落入了不健康、不自然之中。有資料顯示,美國農業部3.33億美元的營養教育預算,與食物與飲料公司的“營養教育”相比,少得可憐,僅是百事可樂(12億美元)的27.8%、食品集團(66億美元)的5%。消費者被誰教育、被誰洗腦,由此一目了然。

農業是一個與自然相交換的部門,農業生產者的組織化是相對分散的。食物消費者由一個個小家庭和個人組成,更談不上有效的組織化。可是,將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的食品集團,卻是高度組織化的。在美國以及少數農業大國,它們與另外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強勢機構—政府,實現了強強聯合,於是,就出現了強者的盛宴和弱者的眼淚。在市場經濟的框架下,如何考慮安排市場交易者的對等地位,可能是避免美國故事在中國上演的關鍵。但要應對食物帝國的擴張,則遠遠不是在市場經濟框架下能夠解決的問題,也超出了一國的能力範圍,可能需要國家間更多的協調,來制衡食品集團的跨國貿易。

美國為何要當食物帝國

當食物逐漸脫離其人類生存必需品性質,被商品化和政治化後,美國正逐漸成為一個食物帝國。這一帝國以糧食對外援助、農產品自由貿易、單一食品體系的擴展,將糧食作為武器,控制了諸多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目前的全球糧食危機,是這一帝國擴張的過程和結果。

2006年以來,世界糧食價格持續上漲,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不僅不能從糧價上漲中獲得好處,卻面臨著破產的命運。原因何在?

從表面上看,這是自由貿易體系下,小農家庭農場競爭不過產業化農場的失敗,背後原因卻是小農家庭農場競爭不過美國的財政部。在過去的20年裏,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在1995~2002年間,美國提供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年平均142.5億美元。在2002年,美國還通過了一個新的農業法案,該法案將美國基本農業補貼體系再延長10年,預計補貼總額高達1900億美元。以補貼支持的產業化商品糧生產體系,將本來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小農經濟擠壓到了生存危機的邊緣。可以說,世界上最窮的農民正被迫與工業國家的財政部競爭。這就是近幾十年來發展中國家“三農”問題的一大背景。

19.美國為何要強行補貼全世界

問題產生了:一個經濟體願意以低於成本價的方式銷售其產品,對於購買者本來應該是個福音。出售者願意補貼全世界,讓他去補貼好了!世界各國為何不去感恩,反而要用“傾銷”的字眼兒聲討呢?美國為何要通過WTO的強制機制,硬把自己的廉價貨品“補貼”給全世界呢?

實際上,農業產品的自由貿易帶來的是世界各國對美國更多的依附,從糊口的糧食,到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整個農業產業體系,都變成了美國的原料提供者,原本自給自足的食品體系,則換成了昂貴的、由美國提供的產業化食品體系。比如,通過電視廣告,大食品公司成功地從發展中國家奪去了他們傳統、廉價、營養豐富的本地化食品,代之以現代、昂貴、缺乏營養的工業化食品。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消費者付出了更多的錢,卻得到了更少的營養。曾有人這樣論述:在肯雅,消費者用一個肯雅先令可以購買到900~3630卡的熱量,條件是他們食用當地的玉米或麵粉。而在當地購買經加工的早餐食品時,他將只能得到

40~176卡的熱量。大盒裝的早餐麥片,需要肯雅最富裕地區一個勞動力兩天的工作收入。

美國兜售其廉價的農業生產體系和食物系統,最終形成了中心週邊型的依附性農業生產和食品消費體系。這一單一食物系統,使得第三世界的食物系統變得與他們相似(在市場化和食物消費結構方面),也與其形成互補(在農業生產結構方面)。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美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又是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多數被控制國家,既沒有驅逐那些統治國家,也沒有發明自己的解決辦法,反而在刻意地模仿富裕國家的糧食生產系統與食物產供銷體系。在美國產業資本的宣傳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盲目學習下,美國的食物系統被塑造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系統。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自給自足的本地化食品體系瓦解,而食物集團的商人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

由此,作為生活必需品的糧食,成為了美國的賺錢機器和政治武器。

如同在儲備石油一樣,美國一樣在儲備糧食產能。美國強大的糧食生產能力和食物生產能力,足以使得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麵包籃子”都成為多餘。近20年來,美國主要糧食作物的耕作面積,一直在15億中國畝左右,由於政府補貼休耕,美國還有大約1/3的土地處於休耕狀態。而且,美國的農作,歷來只是一熟制,合理密植技術也遠遠沒有像中國這樣得到淋漓盡致的利用。所以,保守估計,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在短期內提高30%~50%的糧食產量。而從10年以上的長期看,提高100%的糧食產量也並非難事。在目前情況下,美國早已經擁有了摧垮絕大多數國家糧食生產體系的實力,如果再加大產量,像中國、印度這樣的已在WTO規制之下的傳統農業大國,亦將無法倖免。對於食物帝國的營造者而言:魚已經進網了,至於何時收網,只是一個等待時機的問題了。一個單一食品體系的形成,一個食品帝國的崛起,伴隨著食物商品化和政治化的不斷推進,在不斷地延伸和發展。當單一食物帝國奠定基礎後,誰還能不聽憑食物帝國的調遣?

2006年以來的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只是食物帝國新一輪的洗牌過程。當中國、印度等國的農民,又一次在政府和市場鼓動下,紛紛投入糧食生產,而在收穫時,迎接他們的是連續幾年的低價格時,類似大多數亞非拉小農國家的命運,就將在未來的3~5年內上演。擺脫單純就糧食談糧食、就農業談糧食、就簡單的供求失衡談糧食的討論模式,才能進一步挖掘新一輪糧食價格上漲表像的背後邏輯。

在食物帝國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形成和拓展其疆域的時候,想要逃脫被其控制的命運,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許,我們能以局部的、改良性的替代方案,來延緩這一進程的實現。比如,可以像美國反對產業化食品體系的實踐者那樣,以消費文化革命為精神內涵,以一個本地化食品體系的創建為實際行動,來實現三個替代:以消費天然食品替代消費人工(產業化)食品;以公平貿易方式替代自由貿易方式;以本地化食物體系替代全球化食物體系。

糧食武器的作用手段,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糧食援助,另一個是農產品貿易自由化。

糧食援助,使得許多亞非拉國家不需要,也不能夠生產糧食。原有的農地,多數轉作發達國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產。大量的農民,也在這樣的種植結構調整和土地兼併過程中,被趕出土地,流蕩在城市的邊緣。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使得美國等主要糧食生產國,可以將其經過高額補貼的商品糧,低價在全球範圍內傾銷,使得其他國家的糧食生產,基本無利可圖。由此,又帶來了市場交易條件下的大規模種植結構調整和土地兼併。發展中國家的大量農民,又在市場機制的吸引下,被拽出土地,成為工業化的邊緣人群。

失去了獨立的糧食生產體系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糧食上產生了對美國的依賴,其食物體系同樣因美國建立在廉價糧食基礎上的工業化食品體系的強大競爭力,也被美國等國家替代。

農業食品集團也在通過種植合同和垂直一體化的擴張方式來加強它們在農業中的主宰力。種植合同是農民和公司之間風險多元化的一種基本形式,它不但在發達國家而且在發展中國家中都變得越來越重要。依靠種植合同,農民提供土地並且提供生產必需的勞動力。種植合同是一個工業模式,公司在這個模式中尋求外包以獲取自己所需的原材料。

種植合同與垂直一體化不同,後者是當農業生產的上游階段和下游階段被包含進一個公司時才發生。垂直一體化的例子包括:農產品加工公司擴展其業務至原材料的生產,或者農業產品運輸公司將其業務擴展到農產品加工領域。然而,種植合同與垂直一體化都允許公司擴大它們對農產品加工和對農民的控制。多年來,在美國生產甘蔗和甜菜採取種植合同或垂直一體化的方法。同樣,90%的育種作物生產也採取同樣方式。大部分烤禽生產也是通過養殖合同與垂直一體化這兩種方法,88%的火雞產品依靠相同方式生產。一些大規模農業食品集團控制了水果和蔬菜領域。與此背景相反,農民正在逐步失去對農業生產的控制,他們下降到農業勞工的地位,而且農業食品集團可以決定他們的合同期限。

20.富人的垃圾桶和窮人的胃

世界糧食價格在高漲,糧食危機在逼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它們吃糧多,用糧多,浪費糧食也多,還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2007年,美國人均穀物消耗量為1046千克,中國則不到400千克。2007年人均肉的消耗量,西歐為89千克,美國為124千克,中國僅為54千克。法國國際廣播台2008年5月23日的一則消息說,西方國家糧食浪費驚人。20世紀90年代,美國人浪費的食品為27%,英國為1/3,瑞典為1/4。英國人浪費食物年超百億英鎊,僅酸奶就有130萬罐。隨著石油價格的攀升,歐美等西方國家將玉米、大豆、甘蔗等經生化技術轉化為“生物燃料”,替代汽油和柴油。美國2007年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比2006年同期增長五成,占玉米總產量的兩成。歐盟國家生產的六成油菜籽用於生產燃料。是這些令糧食供應失衡,推高價格。

日本《經濟學人》週刊曾報導說,日本60%的糧食都是進口,日本實際上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浪費糧食大國”。在日本,對消費者的熱量供給幾乎沒有大的變化,但是人們攝取的熱量從20世紀70年代後卻出現減少的傾向。拿2000年來說,國民人均每天的熱量供給是2642千卡,而熱量攝取是1948千卡,就是說,有694千卡並沒有被吃掉,而是被扔掉了。

美國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消費大國,其熱量供給和攝取間的差距也很大,1995年是浪費最嚴重的一年,當時熱量供給的約27%,即相當於4370萬噸的糧食被零售、餐飲業及家庭浪費掉了,但是美國糧食的浪費率最近幾年有所下降。其結果是,在供給量中浪費所占比率,日本是26.3%,成了“世界第一的糧食浪費大國”。

據1996年度厚生省的食品廢棄物資料表明,一年當中,食品廢棄物的產生在加工製造階段約為340萬噸,食品流通、餐飲階段為600萬噸。此外,普通家庭產生的食品廢棄物約為1000萬噸。包括超市、連鎖店裏過期的食品及賣剩下的食品等在內,在食品流通和餐飲業中所產生的600萬噸食品廢棄物,相當於世界糧食援助總量740萬噸的80%;而家庭廢棄的1000萬噸,則相當於發展中國家約5000萬人一年的消費水平。在總共約2000萬噸的食品廢棄物中,有52萬噸製成了肥料,104萬噸當成了飼料。用做肥料和飼料的廢棄食品合計不到廢棄食品的10%。其餘的則都被燒掉或填埋了。浪費問題最嚴重的是婚宴,浪費率達23.9%。其次是其他宴會,為15.7%。在婚宴和其他宴會上,把“吃不完”看成是豐盛和氣派的象徵,是一種故意的“食品浪費”,而這種情況可以說非常普遍。食堂和餐廳的浪費率為3.6%,浪費率還比較低。從食品浪費統計來看,企業和機關食堂的浪費率越來越低,在那裏的浪費僅限於“吃剩下的”,在食品製作階段的損耗極少。但是如果把統計中沒有列入的“損耗量”(運輸上的損耗、倉庫和店鋪在儲藏過程中的損耗),以及“不可食部分”(皮、骨、碎渣等)都包括進去,浪費率恐怕就不止這些。普通家庭的食品浪費率不如想像的那麼大。由於“過了保質期”、“在冰箱中放的時間太久”、“沒吃完”等原因扔掉的食品占7.7%。從沒有包括在統計中的食品便利店的實際情況來看,據說每個店鋪平均每天要扔掉價值1萬~1.5萬日元的盒飯,一個月就是45萬日元,一年要浪費540萬日元。據2002年商業統計,日本全國有4.08萬家便利店,這樣算起來,盒飯的浪費按售價計算高達2200億日元。如果盒飯的材料費按銷售價的30%計算,那麼便利店廢棄的盒飯損失也達660億日元左右。

(《環球視野》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