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扮基遊戲?(柏琛)

扮基遊戲?(柏琛)

今回,張宇人再度在立法會上飾演涼薄僱主,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擔心立法後僱主會誤墮法網,而且未婚員工隨時可能扮同性伴侶騙取福利。在張議員眼中,僱主才是弱勢社群,隨時被騙被剝削,而扮同志又是一件超好玩的事,大家會爭住扮嚟搵著數!

法國喜劇電影《攣工遊戲》(The Closet) 將他的恐懼拍成電影,失婚又悶蛋的中年男人阿扁面對隨時被解僱的危機,聽基佬鄰居教路,毅然決定在辦公室扮基,希望利用反歧視法保住自己飯碗。直男人扮基令他瞬即成為同事茶餘飯後的話題,被評頭品足、被排擠、被恥笑,或是換來「政治正確」的「以禮相待」,徹頭徹尾同一個人在貼上「基佬」標籤後遇到截然不同的對待,社會文化對同志的偏見和歧視在連串笑料中表露無遺。要在孤立無助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本來畏首畏尾的小男人阿扁也緞練出膽識和意志來,活靈活現地演譯了同志從羞恥畏縮到驕傲站出來的蛻變歷程。

誰才是弱者

《攣工遊戲》明明是一部以法式幽默諷刺性傾向歧視的電影,明光社人士竟曾經引述這部電影作為「逆向歧視」的範例,簡直是對一部好電影莫大的侮辱!

回到現實中,同志在華人社會出櫃到底有多好玩,單從趙式芝和趙伯伯早排不斷上頭條便可見一斑。若沒有趙小姐的才智和能耐,忠告直人或細路切勿胡亂模仿,否則釀成家變,被逐出家門或被斷絶關係,亦未可知呢。

而現實中的平等機會條例又有多厲害?殘疾人士佔人口百分之二至三,試問今時今日有多少機構或公司在聘請相同比例的殘疾人士作為員工?當政府會大事宣傳首名南亞裔女警畢業,我們便知道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過往從未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即使不談平等機會,又有多少基層勞工被僱主公然剋扣公積金或有薪假期,但為保住飯碗而不敢爭取,更遑論要與僱主對簿公堂?到底誰才是弱勢社群?

明光社一再強調要維護反對同性戀者的「良心自由」(或可理解為「歧視自由」),但若根據他們的邏輯,那麼支持同志平權的直朋友的「良心自由」同樣值得尊重。有支持同志的家長,在家長WhatsApp群組收到明光社的反同志訊息感到不舒服,但又不想出聲鬧人或搞串派對。有為性少眾權益做資料蒐集的基督徒表示,如果教會知悉他們參與這種工作,他們會好麻煩周身蟻。他們的「良心自由」亦被明目張膽地冒犯,那誰又應照顧他們的感受呢?

如今明光社的支持者號召維護封閉式的家庭倫理,但他們有否想過這些行動最終傷害的正正是他們要維護的孩子呢?《為波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 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薛歌尼韋花飾演虔誠保守派基督徒瑪麗,上帝為她安排了非一般的考驗,小兒子波比竟向哥哥透露自己可能是基的。瑪麗誠心相信上帝會「治癒」兒子,要求兒子見精神科醫生,催逼兒子禱告悔罪,結果波比不單沒有被「治癒」,更走上絕路,了結自己的生命。

悲痛欲絕的瑪麗終於嘗試放下偏執,走入同志社群,盼重新以兒子的角度,理解他當日的掙扎與困擾。她的結論是:「我終於明白為何上帝沒有治癒波比,祂沒有治癒他因為…… 他根本沒有問題!」瑪麗自此積極參與同志平權的活動,在一次同志遊行中,她遇上一個酷似波比的男生,她不由自主地與他擁抱落淚,如同擁抱自己孩子一般。

今天,那些花樣男孩或陽光女孩,或愛男的,或愛女的,也都是我們的同志孩子,正等待著我們的擁抱。

(原載於明報星期日生活)